首頁 > 人文

名山聖水出美酒

由 微平涼 發表于 人文2023-01-22

簡介酒作為入口的特殊食品,關乎民眾切身利益,歸根結底,品質是根本,近年來,崆峒酒積極尋求技術的提升突破,與多家科研院所、高校進行合作,開展科研攻關、技術交流、人才培養等工作,先後籌辦了多次專業培訓、學術交流等活動,不斷提升產品質量的同時,促進行

名山勝水什麼意思

名山聖水出美酒

作者;陳志宏

今天,我們循著道源聖地的渺渺仙氣,嗅著崆峒酒的濃濃酒香,相聚在平涼廣成大酒店,探討平涼酒業發展之路,共商隴酒振興大計。

下面,我圍繞《崆峒酒在打造隴酒新風尚中承擔的使命和責任》談點粗淺認識,望不吝賜教。

一、崆峒酒的文化魅力

華夏文明五千年,其文化淵源流長、博大精深,自成體系。這中間崆峒文化不可或缺,其中,崆峒酒文化就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名山聖水出美酒

從中國早年“猿猴造酒”的傳說,到杜康造酒,證明了酒源於自然。人類在自然規律的啟迪下,發現了酒,進而主動地釀造酒。古代帝王祭祀天地、舉行宮廷大典、軍中論功行賞、徵收酒稅、唐時鄉試的飲酒禮、“鹿鳴宴”等等足以說明酒文化的歷史悠久。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到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酒貫穿於整個社會發展的全過程。而把酒表現的最為透徹和關係最為密切的,則是中國的詩酒文化。

從宮廷到民間,酒與詩不僅是人們物質生活的需要,也成為人們一種精神生活的享受。《詩經·賓之初宴》篇中有“飲酒孔嘉,維其令儀”,膾炙人口的名句更是不勝列舉。三國時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我杜康”;陶淵明的“試酌百情遠,垂觴忽忘天”;到唐代,李白、杜甫、賀知章、孟浩然詩人嗜酒,詩歌繁榮,詩酒交融出現盛況;以後歷代直至今日,酒在各個領域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名山聖水出美酒

作為地方文化的崆峒文化與崆峒酒文化自然脫離不開中國文化和中國酒文化的大背景。“泱泱崆峒,悠悠文化”。崆峒山方圓百里是中華先民最早生息地之一,至今已有4600多年的歷史。莊子載:“廣成子,居崆峒山石室中,黃帝而造焉。”“唯我軒轅黃帝,創世遠古,開國之祖,功蓋乾坤;孜孜為民,急其所患,三臨崆峒,問道廣成,得治國長壽之道,恩澤五嶽,澤被九州。至中華民族繁衍於華夏,為普天下所有共敬共尊。”;史記載:“黃帝東至於海,西至崆峒。”;秦始皇、漢武帝也相繼登臨崆峒山,充分說明崆峒山作為“天下道教第一山”之文化底蘊深厚和歷史悠久。

從平涼境內出土的酒容器最早見於漢代,有貯酒容器,也有飲酒容器,可見平涼的酒文化也起源較早。盛唐詩仙李白斗酒詩百篇,帶有傳奇色彩的一生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把詩酒文化演繹得淋漓盡致。他幾乎踏遍了大唐的名山勝水,漫遊崆峒山,勝境加美酒,豪飲半酣,詩興大發,留下了“世傳崆峒勇,氣激金風壯。轉戰略朝那,倚劍登燕然。”的傳世佳句,為崆峒文化和崆峒酒文化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僅舉幾個故事就可以說明崆峒酒文化底蘊的深厚。

黃帝造酒——《黃帝內經·素問》記載了黃帝與醫家歧伯討論“湯液酒醪”之事,東晉人葛洪所著《抱朴子》中提到黃帝曾經發明過“酒泉法”,即利用曲米加上藥丹造酒。而黃帝曾問道廣成子,問養生長壽之道,因此黃帝造酒與平涼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王母夜宴——距平涼東七十公里的涇川回山,為西王母降生處,據考證西王母生活在公元前三千年前,是陝甘高原部落的女首領,“西王母”一詞既是始祖的稱號,也是部落首領的稱號,屬於世襲首領稱號。相傳,周穆王駕八駿西巡時,絕美多情的西王母以禮賓之儀相待,兩人在瑤池邊飲酒唱和。那位回山上的多情美女雖然已隱沒在歷史的煙雲中,但那沁人心脾的酒香卻瀰漫了幾千年。

文王祭天——西周時,周文王伐古密須國取得勝利之後,在平涼靈臺縣築靈臺祭天為民,行周禮祭祀,在當時所用祭酒為平涼當地所產。

蔡挺酒後賦詞——蔡挺是北宋年間平涼太守,他在平涼任職為官的時候,一次酒後憑著醉意賦詞一首,就是著名的《喜遷鶯》,其中的“太平也,且歡娛,莫惜金樽頻倒。”就是寫照,這首詞在文學界與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齊名。蔡挺寫了這首詞以後,很快就傳到北宋宮中,宋神宗聽了之後,感念蔡挺年老守邊之苦,將其調回京城任樞密院副使。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中國古代白話長篇小說《水滸傳》的一個精彩片段,在渭州(今甘肅平涼市)

酒後三拳打死鎮關西。據考證,中國小說著名《水滸全傳》之第二回“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故事發生在渭州狀元橋,狀元橋大概就是現在的中山橋。中山橋是後改的,當時的渭州城,六街三市,商賈雲集,州官府衙,賣膏藥、擺地攤、煙花酒樓、彈琴賣唱,異常繁華。魯提轄可能就是在狀元橋下頗有名氣的潘家酒樓喝了“老燒酒”之後,才率性而為拳打鎮關西的。由此看,古代的渭州(平涼)、涇州(涇川),酒文化是極發達的。

加之,平涼因地處隴山以東,習慣上稱為隴東,是我國農業起源最早地區之一,商周時期隴東地區農業發展就有較高水平,酒的生產有著深厚的物質基礎和文化淵源,也是釀酒業得以生存、發展的基礎。經考古發掘,和平涼相連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發現了中國最早的旱作農作物標本,距今7000年左右,大多是粟,無論稷(糜子)與粟(穀子),都是古人釀酒的重要原料。

從周先祖定居隴東開始,一直到漢唐時代,平涼始終是古都長安的西北重要門戶、交通要塞。平涼因為靠近古都長安,造酒業就比較發達,衍生出了許多關於酒的人文歷史掌故,為平涼酒文化研究留下了光彩的一頁。

二、崆峒酒的發展歷史

文獻中對崆峒酒歷史有明確記載的是宋代“老燒酒”,傳至清朝末年,平涼頗有名氣的“景家燒坊”,其釀造的酒,已在整個西北地區首屈一指。後來,“景家燒坊”更名為“鈺慶恆”,地點就在原柳湖春酒廠所在地徐家園一帶。

新世紀柳湖春酒業公司前身為國營柳湖春酒廠,始建於1951年,是建國後甘肅省內建廠最早的釀酒企業,是建國後由平涼當地具有一定規模的“景家燒坊”、“柳湖燒坊”、“暖泉燒坊”三傢俬營酒坊合併而來。目前,公司現存的14個木海子,20個竹海子至今作為貯酒容器仍在使用,成為崆峒酒的珍貴文物和歷史見證。上世紀80年代,柳湖春是享譽省內的甘肅白酒“四大春”之一。當年的“白崆峒”可謂平涼人民餐桌、宴席、饋贈必備佳品,“黑崆峒”被譽為隴上小茅臺,俗稱氣死茅臺,在省內外馳名遐邇,這些均有力證明崆峒酒是隴酒發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壯大隴酒序列優質產品、推動隴酒品牌提升做出了一定貢獻。

追本溯源,崆峒酒的前世今生,從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柳湖春到現如今的崆峒酒,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創新,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好評和讚揚。民間素有“喝了崆峒酒,能活九十九;喝了崆峒酒,走遍天下無敵手;喝了崆峒酒,神仙跟你交朋友”的說法,也有借問酒家何處有,遊人遙指崆峒酒。今日酒業數誰勝,崆峒美酒榜有名的讚譽。

名山聖水出美酒

三、崆峒酒的潛力優勢

歷經68年的積澱,崆峒酒具有了獨特的發展優勢:一是文化底蘊深厚。做酒就是做文化,這是酒行業普遍的觀點,絲路重鎮,千年道法加持,為崆峒酒繪就了厚重的歷史文化色彩,尤其崆峒山是道家文化思想的發源地,即道源聖地;二是崆峒酒紮根平涼,自然環境得天獨厚。自古名山聖水出佳釀,採崆峒之靈氣,集涇水之精華,聚道源之天成,融自然之靈韻,加之有別於傳統五糧配方和生產工藝,造就了崆峒酒匠心獨具的風格特徵;三是“崆峒”是全國少有的以行政區劃註冊的品牌,專屬性明顯;四是市場基礎牢固,隴東地區酒行業發展整體滯後,崆峒酒作為地產酒的排頭兵,市場空間很大;五是背靠新世紀投資控股集團,規範的管理和雄厚的經濟實力支撐,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堅強後盾。六是崆峒酒具有自我發展創新的能力。能夠看到自身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不夠高;市場拓展不力,輻射半徑小,視野不開闊,整體發展慢的差距,從而揚長避短,奮起直追。

四、崆峒酒的使命擔當

1。傳承歷史鑄品牌。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崆峒酒是平涼大地自然精華釀成的美酒,帶著崆峒文化的特色,含著家鄉的芬芳,喝崆峒酒,喝出濃濃的鄉情,喝出平涼人的驕傲。無論柳湖春,還是崆峒酒,伴隨平涼人走過了68年的風雨歲月,體現著西北漢子的情懷,這既是平涼父老鄉親記憶深處的情感寄託、精神財富,更是隴酒百年曆史的見證和延續。所以說,將崆峒酒這一中華老字號品牌發揚光大既是責無旁貸的使命,更是一種家園情懷的責任擔當。

2。提升品質促效益。酒作為入口的特殊食品,關乎民眾切身利益,歸根結底,品質是根本,近年來,崆峒酒積極尋求技術的提升突破,與多家科研院所、高校進行合作,開展科研攻關、技術交流、人才培養等工作,先後籌辦了多次專業培訓、學術交流等活動,不斷提升產品質量的同時,促進行業成果共享,促進經營效益的增長,推動了企業良性健康發展,向隴酒的前沿陣地邁進。

3。誠信經營擔責任。作為區域地產酒的代表,在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崆峒酒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誠信經營,消費者利益至上,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為地方經濟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4。創新引領樹新風。對於工業企業而言,創新是企業永恆的主題,面對新的時代和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崆峒酒要搶抓機遇、開拓創新、銳意進取,要有勇立潮頭的信心,敢打敢拼的恆心,以區域領頭者為定位,倡導綠色發展、健康消費、成果共享、和諧互贏的隴酒新風尚,做大做強蛋糕,為隴酒蓬勃發展助力添彩。

Tags:崆峒平涼文化隴酒崆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