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一夜鄉心五處同”是千古名句,卻很少有人記得全詩,非常經典

由 小春說歷史 發表于 人文2023-01-20

簡介其中借月亮來傾訴對故鄉親友的思念最為多見,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還有我們今天要說到的“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這句詩是名句,卻有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出處,我們今天就來介紹一下

抑是古文什麼意思

“一夜鄉心五處同”是千古名句,卻很少有人記得全詩,非常經典

月亮是古詩詞中常常描繪的意象,歌詠月亮的詩詞俯拾皆是,張繼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借月亮渲染氛圍,寄託相思;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借月亮來抒發空靈恬淡的情懷;張若虛的“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借月亮來抒發對宇宙、人生的思考……

其中借月亮來傾訴對故鄉親友的思念最為多見,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還有我們今天要說到的“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這句詩是名句,卻有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出處,我們今天就來介紹一下。

“一夜鄉心五處同”是千古名句,卻很少有人記得全詩,非常經典

時難年荒世業空,

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干戈後,

骨肉流離道路中。

弔影分為千里雁,

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

一夜鄉心五處同。

這是白居易的一首詩,《唐詩三百首》也只選了他的這一首,或許很多人納悶,這首詩怎麼沒有題目呢?其實不僅有題目,而且文字特別多,面面俱到: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樑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這樣的長題目讀起來雖然有些費力,但能將這首詩產生的背景交代得很清楚。因為題目較長,人們又簡稱為

“望月有感

”,這樣簡潔而容易誦記。

這首詩作於唐德宗年間。當時河南多地發生叛亂,朝廷派兵平叛,戰爭規模大、時間長,給當地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詩人一家兄弟姊妹離散,天各一方。於是他有感而作,抒發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一夜鄉心五處同”是千古名句,卻很少有人記得全詩,非常經典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全詩從“時難年荒”起筆,概括了戰爭帶來的苦難,家園殘破,骨肉離散。“世業”即祖業,家業已在戰亂中破壞殆盡,詩人一家也和廣大百姓一樣,只得背井離鄉,各奔東西,於是兄弟姊妹天各一方。

“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頷聯進一步描繪戰亂後的淒涼之景,入眼是荒蕪的田園,是流離失所的人們,所到之處都是戰爭帶來的災難。

“一夜鄉心五處同”是千古名句,卻很少有人記得全詩,非常經典

“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用“雁”和“蓬”比喻四處漂泊的親人。

雁本是成行而飛的,此時卻是各自分飛,遠隔千里,只能形影相弔。

蓬草乾枯後極輕,隨風飄轉,親人們正如這斷根的蓬草,離別了故鄉,漂泊四方。

頸聯以傳神之筆,將離亂之苦寫得無比淒涼,令人動容。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尾聯轉向“望月”。兄弟姊妹應是和詩人一樣,正舉頭凝望明月,想著不知親人們是否安好,又怎能不潸然淚下。

對家園的思念、對親人的思念,讓人一夜難眠,想來流落五處的兄弟姊妹應是彼此相同的。至此收束全詩,筆有餘情。

“一夜鄉心五處同”是千古名句,卻很少有人記得全詩,非常經典

其實細細品味全詩,不難理解詩人的感情:

中唐時期戰亂頻繁,社會變動劇烈,本來聚居一處的家族,常常因為各種原因分居多地,而從小一同長大、感情深厚的兄弟姐妹,也無法時常見面。

夜深人靜、無法安眠之時,不免憂從中來,傷感亂世離別的悲涼處境,擔心家人們的平安健康。

在這個時候,天上的明月就成了最好的聯結紐帶。雖然家中兄弟姐妹早已如蓬草般隨風四散,分處各地,各自的資訊也因為道路險阻而無法傳達,但是無遠弗屆的月光,能夠照射到世界的任何角落,此刻自己注視著天際的明月,分散五地的兄弟姐妹一定也和自己做著同樣的事。

在這個時候,骨肉之間靈犀相通的情感與思念,便會隨著月光聯結起來。雖然身體無法相聚,但是心靈卻以這種方式重新匯合在一起,差可安慰獨自離鄉的寂寞。

“一夜鄉心五處同”是千古名句,卻很少有人記得全詩,非常經典

這首詩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出了簡單的情感,沒有複雜的修辭,沒有深奧的典故,卻能感動古今無數品嚐過離別之苦的人。

蘅塘退士評此詩“

一氣貫注,八句如一句”

,其實照我看,八句只當得四句卻是真,也就是說,應該截去一半而成為一首絕句:“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表達省淨多了,而且意義上不見得有任何損失。你覺得呢?

Tags:明月五處全詩共看時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