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如何把“月色”寫得很文藝?|十首寫月詩詞與千里之外的你共嬋娟

由 紅葉文案館 發表于 遊戲2023-01-14

簡介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對雨後月夜美景的感受是鮮明的:雨停後,風吹雲霧散盡,開啟窗戶看夜色,半邊明月剛從東方冉冉升起,夜深了,秋霜萬里鋪滿大地,長江如練向東橫流

什麼水什麼天的四字詞語

十分好月,不照人圓。如何才能把“月色”描寫的很文藝呢?

讓我們一起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共賞月色,開懷暢飲。

十首“月色”詩詞:

————— · 01 · —————

《月下獨酌·其一》

唐代·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這首詩約作於唐玄宗天寶三載,當時李白身居長安,正是官場失意之時。

當時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心情是孤寂苦悶的。所以寫下本詩,告訴自己及時行樂。

詩人在花叢中擺上一壺美酒,身邊卻無親友可與他對飲,詩人只能自斟自飲,舉杯向天,邀請明月,與自己的影子相對,就當是有人在陪他飲酒了,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

然而明月不能理解詩人開懷暢飲之樂,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隨在詩人左右。

詩人孤獨到了邀月與影那還不算,甚至於以後的歲月,也休想找到共飲之人,所以只能與月光身影永遠結遊,並且相約在那邈遠的上天仙境再見。

如何把“月色”寫得很文藝?|十首寫月詩詞與千里之外的你共嬋娟

————— · 02 · —————

《望月懷遠》

唐代·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卻共賞月亮。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裡不眠而把親人懷想。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你,只望能夠與你相見在夢鄉。

《望月懷遠》是一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是作者在離鄉時,望月而思念遠方親人而寫的。

“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渾闊大,是千古佳句。

它和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謝靈運的“明月照積雪”,謝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鴻海上來”等名句一樣,看起來平淡無奇,沒有一個奇特的字眼,沒有一分點染的色彩,脫口而出,卻自然具有一種高華渾融的氣象。

“天涯共此時”前乎此的有謝莊《月賦》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後乎此的有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中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都是寫月的名句。

如何把“月色”寫得很文藝?|十首寫月詩詞與千里之外的你共嬋娟

————— · 03 · —————

《霜月》

唐代·李商隱

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

剛開始聽到遠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鳴叫聲,蟬鳴就已經銷聲匿跡了,我登上百尺高樓,極目遠眺,水天連成一片。

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爭豔鬥俏,比一比冰清玉潔的美好姿容。

這是詩人在深秋月夜,登樓遠眺所觀賞到的景色時所寫下的。

青女,主管霜雪的女神。

素娥,嫦娥,月中仙女。

嬋娟,美好的姿容。

詩人李商隱寫霜月,不從霜月本身著筆,而寫月中霜裡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是霜和月的象徵的,她們耐冷的精神就是霜月的精神。

這精神是詩人從霜月裡發掘出來的自然之美,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在混濁現實裡追求美好、嚮往光明的深切願望;是他性格中高標絕俗一面的自然流露。

如何把“月色”寫得很文藝?|十首寫月詩詞與千里之外的你共嬋娟

————— · 04 · —————

《十五夜望月》

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庭院地面雪白樹上棲息著鵲鴉,秋露無聲無息打溼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們都仰望當空明月,不知道這秋思之情落在了誰家?

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遠的七言絕句。

詩人在中秋佳節與朋友相聚時所作,寄友人杜元穎的。原詩詩題下注雲:“時會琴客”,說明佳節良友相聚,並非獨吟。

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親。在家鄉的人思念遠離的親人;離鄉之人遙望家鄉親人。於是,水到渠成,吟出了這兩句。

詩人不再正面寫自己的思親之愁,而是用一種疑問式的委婉語氣道出那綿綿的愁念會落在誰家。

天下離人千千萬萬,懷人愁緒如綿綿秋草,逐處叢生;詩人在思誰是確定的,說“不知秋思落誰家”並非真不知,而是極寫秋思的浩茫渾涵,似虛而實,深得詩歌含蓄之美。

明明是自己在懷人,偏偏說“秋思落誰家”,這就將詩人對月懷遠的情思,表現得蘊藉深沉。

似乎秋思唯詩人獨有,別人儘管也在望月,卻並無秋思可言。這真是無理之極,然而愈顯出詩人痴情,手法確實高妙。

在煉字上,“落”字新穎妥貼,不同凡響,生動形象,彷彿那秋思隨著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

如何把“月色”寫得很文藝?|十首寫月詩詞與千里之外的你共嬋娟

————— · 05 · —————

《春山夜月》

唐代·於良史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春日山中景色美不勝收,直至夜幕降臨後仍留戀不已,忘記歸去。

掬一捧泉水,泉水照見月影,好像那一輪明月在自己的手裡一般;撥弄山花,馥郁之氣溢滿衣衫。

遊興頓起,不會在乎路途的遠近;想要離去,總難捨下花草的深情。翹首南望鐘聲悠揚之處,翠微深處,樓臺掩映。

詩中描寫春夜山中賞月的樂趣,詩人描繪了一幅清幽淡遠的春山夜月圖,流露出一種悠然自得、縱情山水的暢快心情。

“掬水”、“弄花”詩人完全沉醉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唯興所適,根本不去計算路程的遠近。而當要離開時,對眼前的一花一草不能不懷依依惜別的深情。

全詩風格清淡閒雅,描摹物態歷歷如繪,極富神韻,尤其是頷聯兩句,物我交融,神完氣足,意境鮮明,妙趣橫生,歷來膾炙人口。

如何把“月色”寫得很文藝?|十首寫月詩詞與千里之外的你共嬋娟

————— · 06 · —————

《望江南·天上月》

五代·佚名

天上月,遙望似一團銀。

夜久更闌風漸緊。為奴吹散月邊雲。

照見負心人。

遙望著窗外,朦朧的月亮就好像一團白銀。夜深人靜,身邊風聲漸緊。月亮被烏雲遮住了。風呀,請你吹散月亮邊上的烏雲,讓它照到我那負心漢。

這首是敦煌曲子詞,是一首寫於封建的詞。

同時也是一首失戀者之怨歌,或是一首民間怨婦詞。

寫一個棄婦的悲吟,“痴心女子負心漢”,這是封建制度造成的無數悲劇。

詞中著重寫中的女子獨自望月懷人到深夜,而那男子卻變了心是為了反映出封建社會里婦女的痛苦愁怨的心情。

但僅僅指出其中的怨意,是很不夠的;還須體味詞中蘊含的那一份痴情,須看到女主人公對“負心人”尚未心死,才能夠味。

如何把“月色”寫得很文藝?|十首寫月詩詞與千里之外的你共嬋娟

————— · 07 · —————

《絕句》

金朝·王庭筠

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

可憐今夜月,不肯下西廂。

清瘦的竹影和著詩句,梅花的香氣伴著我入夢。可惜我的心情就像今晚的月亮,遲遲不肯落下西廂房。

詩人便將“月”和盤托出。可憐者,可愛也。

當詩人信步庭院時,月光與竹影、梅香是那樣的和諧;而回到西廂房時,這月光卻不能“下西廂”,這多麼地令人遺憾!

詩中透露出一股月與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遺憾或幽怨的情緒。

詩人遺憾或幽怨的是什麼?

也許是有情人天各一方,不能互通情懷;也許是君臣阻隔,上下無法溝通;也許什麼都不是,只是詩人置身此時此景之中的一種朦朦朧朧的感受而已。

如何把“月色”寫得很文藝?|十首寫月詩詞與千里之外的你共嬋娟

————— · 08 · —————

《蝶戀花·早行》

宋代·周邦彥

月皎驚烏棲不定,更漏將殘,轆轤牽金井。

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綿冷。

執手霜風吹鬢影。去意徊徨,別語愁難聽。

樓上闌干橫斗柄,露寒人遠雞相應。

月光皎潔明亮,烏鴉的叫聲不停。更漏已經要沒有了,屋外搖動轤轆在井裡汲水的聲音傳進房間。這聲音使女子的神情更加憂愁,一雙美麗明亮的眼睛流下淚水,她一夜來眼淚一直流個不停,連枕中的紅綿溼透了。

兩人手拉著手來到庭院,任霜風吹著她的頭髮。離別的雙方難捨難分,告別的話兒聽得讓人落淚斷腸。樓上星光正明亮,北斗星橫在夜空。天色漸明,遠處傳來雞叫,彷彿催人分別。

“月皎驚烏”深夜月光分外明亮,巢中的烏鴉誤以為天明,飛叫不定,暗示行者整夜不曾閤眼。

“更漏、轆轤”天將破曉。更漏中的水滴已經快要滴盡,夜色將闌。同時遠處傳來轆轤的轉動聲,吊桶撞擊著井口聲,已經有人起早汲水了。

此首純寫離情,題曰:“早行”,出現在詞中的是行者在秋季晨風中離家時那種難捨難分的情景。

篇中沒有感情的直抒,各句之間也很少有連結性詞語,所以,詞中的離情主要是靠各句所描繪的不同畫面,靠人物的表情、動作和演出來完成的。

如何把“月色”寫得很文藝?|十首寫月詩詞與千里之外的你共嬋娟

————— · 09 · —————

《雨後望月》

唐代·李白

四郊陰靄散,開戶半蟾生。

萬里舒霜合,一條江練橫。

出時山眼白,高後海心明。

為惜如團扇,長吟到五更。

當四野陰雲消散的時候,開啟窗戶看見一彎月升在雲上。萬里原野瀰漫著一片霜霧,月下橫著一條素練似的大江。

在它初升時山中泉眼透白,當它升高時海水透出明光。只因為憐惜這像團扇的明月,一直不眠長吟到天色大亮。

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對雨後月夜美景的感受是鮮明的:雨停後,風吹雲霧散盡,開啟窗戶看夜色,半邊明月剛從東方冉冉升起,夜深了,秋霜萬里鋪滿大地,長江如練向東橫流。

月亮剛出時把山野照得雪白,月到中天時海水的中心也被照得明澈透亮。

因為愛惜這似團扇一樣美麗的月亮,詩人一直對她詠詩讚誦到天將亮時。

如何把“月色”寫得很文藝?|十首寫月詩詞與千里之外的你共嬋娟

————— · 10 · —————

《夜坐》

宋代·張耒

庭戶無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氣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

寂靜的前庭空無一人,只有秋月仍舊明亮,夜霜還未落下秋氣已先清冷、蕭瑟。梧桐樹矗立在庭前,也不甘就此衰落,僅剩的幾片樹葉迎著秋風卻仍在颯颯作響。

這首詩是張耒晚年的作品,是一首七絕是秋夜即景詠懷詩。

張耒自幼有雄才,然而仕途卻十分坎坷,晚年罷官後,投閒困苦,卻口不言貧,詩人透過詠不甘凋零的梧桐來寄託自己倔傲的心志,表現了他剛毅而超脫的性格。

詩人在夜深人靜之時,難以成眠,獨坐月下,把自己融進了靜謐而優美的自然之中。

“秋月明”乍看似陶淵明“涼風起將夕,夜景湛虛明”的明澈淡遠之境,可是韻味迥然不同。

“庭戶無人”將月色襯托得孤冷寒冽,使秋景變得蕭瑟清寒。

清秋之夜,霜霧並不是驟然降臨,它常常是隨著月轉星移而逐漸顯現,氣清才顯月明,月明益見氣清,讓人驚歎於詩人對大自然觀察、描繪的細膩與準確的同時,詩人也讓那遠在天邊高高在上的明月與人離得更近了。

明月近人,如此才更能逗引詩人心馳神往。

如何把“月色”寫得很文藝?|十首寫月詩詞與千里之外的你共嬋娟

圖片來源於網路

閱讀更多精彩圖文:

宋詞:“秋風清,秋月明”詩仙李白的悲秋之詞,哀音促節悽若繁弦

宋詞:“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那些令人驚豔的絕美八字詞句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紅葉文案館

Tags:詩人明月秋思望月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