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此人憑一己之力滅了一國,本該青史留名,卻因舉措不當遭世人詬病

由 創作者reghekg 發表于 人文2023-01-16

簡介可遺憾的是,王玄策並沒有天竺國內進行有效的勢力佈置,進而使其發生有利於唐王朝的轉變

舉措不當怎麼解釋

唐太宗時期,南亞各國慕名來朝,貞觀十五年(641年),天竺國第一次派出使臣前來大唐,作為中華大國向來講究禮尚往來。於是,在七年之後即648年,太宗以長史王玄策為正使,率團出使天竺。沒想到,此次出使成就了王玄策的威名,他以一人之力滅了一國。

此人憑一己之力滅了一國,本該青史留名,卻因舉措不當遭世人詬病

這一年,王玄策一行經過艱苦跋涉終於抵達天竺國境,可是這時的天竺橫遭突變,戒日王在橫河沐浴時溺亡,國內局勢大亂,大臣阿羅那順乘機篡位自立。他深知自己得位不正,擔心周邊的強國干涉,尤其懼怕大唐出兵。所以他一不做二不休,將大唐使團財物搶劫一空,然後全部關進了大獄。

經過幾番努力,王玄策逃出了天竺國。太宗得到訊息後,準備派兵征討,這時,王玄策完全可以返回大唐,然後興兵討伐。可是他沒有這麼做,而是想憑藉一己之力對天竺亂臣興師問罪。於是,他翻越喜馬拉雅山,求得吐蕃及其尼婆羅的幫助,率領了一支一萬多人的騎兵討伐天竺。

此人憑一己之力滅了一國,本該青史留名,卻因舉措不當遭世人詬病

原本阿羅那順的位置就不穩,在王玄策大軍的攻擊之下,天竺國迴歸正統。訊息傳到長安後,太宗下旨褒獎王玄策,稱讚他智勇雙全,以一人之力滅一國,並官升朝散大夫。此後,大唐在南亞的威望達到頂點。可弔詭的是,王玄策“一人平定天竺”這番功績卻沒有被後世充分認可。而他隨後的一些戰略舉措,反而遭受詬病。

原來,從貞觀四年(630年)開始,到唐高宗初年,唐王朝對西北、西南邊疆地區進行了大規模征伐戰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勝利。北滅東突厥,臣服吐谷渾,平高昌、定龜茲,覆滅西突厥,唐王朝在中亞的聲望如日中天,唐太宗也因此被稱為“天可汗”。

然而,大唐輝煌之時,崛起於青藏高原的吐蕃卻逐漸成了大唐的勁敵。雖然歷史上有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的佳話,可是事實上在政治上的影響卻十分有限。從太宗到高宗,吐蕃和大唐反覆在西域、河隴地區爭奪。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對天竺加以扶持援助,即便不能形成南北夾擊之勢,至少也能在吐蕃背後插下一把利刃。

此人憑一己之力滅了一國,本該青史留名,卻因舉措不當遭世人詬病

戒日王時期,天竺內部平穩,唐朝只能透過外交途徑對天竺施加影響。那麼當王玄策平定阿羅那順時,唐王朝享有無可爭議的威望。可遺憾的是,王玄策並沒有天竺國內進行有效的勢力佈置,進而使其發生有利於唐王朝的轉變。

假如王玄策遵循西都護府的先例,完全可以將天竺建立一個旨在團結各部力量,共同遏制吐蕃擴張的國際機制。但遺憾的是,這一切最終沒有實現。然而就是當時的戰略實施不當,所以讓吐蕃有了可乘之機。

唐高宗以後,吐蕃佔領吐谷渾,並以此為基地攻陷大唐安西四鎮。高中派遣薛仁貴統兵十萬征討,在大非一戰中被吐蕃40萬軍隊包圍,幾乎全軍覆沒。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邊軍內調平叛,吐蕃趁機大舉入侵,攻陷關中、隴右、劍南數十州,甚至一度佔領長安,幸得郭子儀等奮戰,唐軍才克復都城。可在驅逐外寇、平定藩鎮的兩線作戰中,唐王朝也逐漸走向了衰亡。

此人憑一己之力滅了一國,本該青史留名,卻因舉措不當遭世人詬病

王玄策在山窮水盡之時,憑一己之力實現驚天逆轉已然難能可貴,但在國際外交與政治上,他遠遠不如東漢的班超出色。他的功績在史書上只有短短的幾行文字,他的大名也因此被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Tags:王玄策天竺吐蕃大唐羅那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