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震卦:震為長子,鼎的功業由震繼承,透過考驗就可以傳下去

由 第三瞳 發表于 人文2023-01-16

簡介“故受之以震”,所以鼎卦後面是震卦

黃石易梅花易數怎麼樣

第三瞳易經詳解系列內容第109篇。

鼎卦之後是震卦,接著是艮卦。震為動、艮為止,動到極點是靜,靜到極點是動,這兩卦是分不開的一體兩面。震艮相綜,震卦第六爻動極轉靜,就到了艮卦,艮卦上九修到“敦艮”之後也動了,不過不是回到震卦,而是進入下一卦漸卦,漸卦也是動、慢慢地動。

震為長子,在後天八卦方點陣圖中居正東方,大家稍聯想一下就能知道東方代表什麼。歷史上歷朝歷代的儲君都是住東宮的,也叫“東宮太子”,太子一般是嫡長子。鼎卦的功業由震卦繼承,通過了考驗就可以傳下去,這是站在卦序角度的理解。

可能有人會疑惑,前面鼎卦不是剛剛講接班人要考慮所有子嗣不侷限在嫡長子嗎?並不矛盾。學易一定不要有思維定式。比如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真是靠儒術治理的天下嗎?並不是。尊儒是為了束住讀書人,治理天下的根本還是法家或道家那一套。

站在更高維度來看:“帝出乎震,萬物出乎震。”

震卦代表生機、是萬物的主宰,它的第一卦義是動,萬物都需要動,一動,生機就來了。

震字上面是雨下面是辰,也叫“雨之辰”。雨既代表資源也表示陰陽合。辰字在《說文解字》裡解釋得很有意思,是用震來反著解的。

辰:震也。三月,陽氣動,雷電振,民農時也。物皆生,從乙、匕,象芒達;廠,聲也。辰,房星,天時也。從二。二,古文上字。凡辰之屬皆從辰。

“物皆生”後面的內容與這裡不相關可以先不管。他說辰就是震,代表三月,三月陽氣動雷電振,民眾根據時令進行農時勞作,萬物滋生。三月有兩個節氣,分別是驚蟄和春分,從驚蟄開始,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至春分,萬物已生機盎然。

辰是十二地支之一,以時間來看是早上七點到九點,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春天和早晨都代表生機、震卦也代表生機。“雨之辰”是在合適的時間恰當的陰陽合產生的能量,這個能量是生生不息的。

《雜卦傳》說:“震,起也。艮,止也。”震卦正東方,從正東方開始順時針轉一圈在東北方停下來,就是艮卦,艮在東北方。“起”是起點,“止”有停止、截止等含義,以艮卦來講,是止欲修行,跑了一圈得停下來換別人上,不能老佔著位置。

《序卦傳》:

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動也。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

震卦:震為長子,鼎的功業由震繼承,透過考驗就可以傳下去

“器”指鼎,“主器者”就是主鼎者,鼎象徵權柄、是國家公器。那為什麼不用“主鼎者莫若長子”呢?《彖傳》的作者很高明,如果這麼用就差了意思。

器是需要雕琢的,玉不琢不成器,雕琢後的器才能用。

國之利器,不是誰都能掌握的,長子最合適,因為對長子投入的資源和心血最多。“故受之以震”,所以鼎卦後面是震卦。

“震者,動也。”震就是動,繼鼎之後得動起來,可是,“物不可以終動”。這種表達方式在《序卦傳》裡很常見,講的是事物到某個狀態點之後必然得轉變。不動沒有生機,也不能一直動不停,這個在理政上很常見,叫做撫民以靜或者與民休息。

通常剛上來的人,總喜歡鬧個“新官上任三把火”什麼的,折騰幾下沒問題,可也不能折騰個不歇。

政策制定好之後就不要動了,監督執行即可,這就叫止,“止之,故受之以艮”,所以震卦後面是艮卦。

“艮者,止也。”艮卦的卦義是止,由此也引出了不少誤會,很多人認為止就是停止,不是這樣。

佛家講的修行、道家講的修身、儒家講的修德,都是止的功夫。

止,是止欲。宋朝的程顥、程頤,提出了一個響亮的道德修養目標,叫做“存天理滅人慾”,這是把止給用偏了。存天理沒有問題,滅人慾是反人性的,人慾沒了那是行屍走肉。

“物不可以終止”。佛家講心無掛礙,四大皆空,又講普渡眾生,都心無掛礙了還普渡眾生幹什麼呢?不是前後矛盾嗎?並不矛盾。佛法分小乘和大乘。

小乘佛法就是止,修到極點是羅漢,再進一步就得下山渡人,那是大乘佛法、渡得好,就是佛菩薩。

“故受之以漸”。止到極點就得動,漸卦是雁行團隊的象,慢慢影響並帶領大家走自覺自性之路,也叫普渡眾生。

普渡眾生不是均渡,是有緣進入這個雁行團隊中,領頭雁才能渡,也叫佛渡有緣人。

來看卦辭。

震:亨。震來虩虩[xì xì],笑言啞啞[è è]。震驚百里,不喪匕鬯[bǐ chàng]。

震卦是雷動,雷後通常有雨,雨是可致萬物亨通的資源,這是從自然現象來看。以王權公器來看,鼎卦“元亨”,是開創者,開創的事業由震卦接班,所以少了開創的那個“元”,把“亨”留下來了。亨和震連在一起,是說動起來才能致亨。

“虩虩”是形容恐懼的樣子,“震來虩虩”是說雷打下來大家都很害怕。在影視劇裡經常看到這種情節,A不相信B,B說他可以發誓,如果怎麼怎麼樣,願受天打雷劈,然後A就信了。藝術源自生活,人都怕遭雷劈,這是事實。“啞”是笑聲,雷動產生的威能使萬物驚懼,大家都很謹慎不敢妄為,由此得福。《周易正義》裡有段解釋解得蠻好的,引用一下供大家參考。

震之為用,天之威怒,所以肅整怠慢,故迅雷風烈,君子為之變容;施之於人事,則是威嚴之教行於天下也。故震之來也,莫不恐懼,故曰“震來虩虩”也。物既恐懼,不敢為非,保安其福,遂至笑語之盛,故曰“笑言啞啞”也。

有個詞叫“龍顏震怒”,還有個詞叫“天子一怒,伏屍百萬”。一把手如果怒了,後果那是很嚴重的,大家都不敢怠慢。這種急速的變化,君子也為之動容。

以人事來講,用威嚴的教化行於天下,就叫震。在這種教化下,大家都很恐懼,恐懼就不敢為非作歹,不為非作歹,就不會有禍,沒有禍就是福,有福大家都很高興。

“笑言啞啞”是在威嚴教化下不妄為產生的結果。

“震驚百里”講的是震的範圍。古代最早的諸侯國,一般以百里為封地。“不喪匕鬯”,“喪”是丟失;“匕”是古人取食的器具,現在我們用的羹匙就是匕演變來的;“鬯”是祭祀用的酒;“匕鬯”,代指宗廟祭祀,也泛指飲食用具。這就很清楚了,君主的教令像雷一樣震驚百里,傳到了諸侯國,諸侯戒懼,由此得以保全宗廟社稷、不丟飯碗。“不喪匕鬯”是雙關語,既指君主也指諸侯。

彖曰:震,亨。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也。

震卦:震為長子,鼎的功業由震繼承,透過考驗就可以傳下去

“亨”分析過了。“恐致福”是解釋“震來虩虩”的。震威襲來,剛開始是恐懼,在恐懼中自修、自省,必能招致福澤。“笑言啞啞,後有則也。”致福之後很高興,可是別忘了“笑言啞啞”是怎麼來的,怎麼來的?

在恐懼中自處有則,有則則安而不懼,後面才笑得出來。

“後有則”不太好理解,在前面加個字就好理解了:“(震)後有則”。

“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邇”是近,君主的教令猶如雷震驚聞百里,遠者驚而近者懼。這是形容威能遠播。“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也。”“出”指外出,君主外出了,誰守社稷?長子。長子可以守宗廟社稷、可以為祭主。祭主也就是主持祭典的人,祭典不是誰都能主持的,得是一把手。震來虩虩、震驚百里之後,完成了由鼎到震的接班。

象曰:洊[jiàn]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

“洊”,是接連不斷的意思,震卦的卦象上震下震,雷一個接著一個來,就叫“洊雷,震”。“洊”字在坎卦出現過,坎卦是“水洊至”,一個浪頭打過來,後面還跟著一個更大、更狠的浪頭,面對這種坎險怎麼應對?修習以應對。坎卦需要習坎、需要以常德行習教事。

震卦的應對是“以恐懼修省”。“以”是能夠,能夠在恐懼中修省自身,並扛過震盪的浪頭,將來才堪當大任。具體怎麼做?在爻辭裡有。

這一篇先到這,下一篇分析震卦六爻。

往期內容,歡迎點選頭像,到個人主頁檢視。

Tags:震卦震來恐懼百里故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