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智慧】佛教對死亡的恐懼是人類普遍的心理,佛教對死亡的精神恐懼

由 歷史國學教堂 發表于 人文2021-05-13

簡介因此,佛教用“轉世”說進行“臨終關懷”,認為因疾病而壽盡命終,歷經生、老、病、死的過程,都是有福報的人,從而減輕人的痛苦,幫助人從死亡恐懼中解脫出來

不畏死何懼生

人生在世,對死亡的痛苦與恐懼是人類普遍的心理,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生命消亡前肉體的劇痛;其二是對死亡的精神恐懼。

因此,佛教用“轉世”說進行“臨終關懷”,認為因疾病而壽盡命終,歷經生、老、病、死的過程,都是有福報的人,從而減輕人的痛苦,幫助人從死亡恐懼中解脫出來。

【智慧】佛教對死亡的恐懼是人類普遍的心理,佛教對死亡的精神恐懼

佛教對於死亡及死亡後的世界研究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開始。唐代的善導大師是淨土宗的創立者,淨土宗的基本理論建立在觀無量壽經及阿彌陀經等經典著作中。

這些經典,為人們描繪了一個“西方極樂世界”,那是一個沒有貧窮、沒有病痛、沒有貴賤、也沒有生死的無限美好的世界。

善導大師及其以後的追隨者們認為,生命的過程是一個無限痛苦流轉的過程,人只有在其生時就發起嚮往“西方極樂”的信心,才在臨命終前不至於為死亡的恐懼所纏繞,他當會意識到,雖然肉體的生命即將結束,但另一個精神生命卻得到了“往生”,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在等待著自已。

【智慧】佛教對死亡的恐懼是人類普遍的心理,佛教對死亡的精神恐懼

一個人在生死苦海中浮沉,最重要的是尋求解脫之道。如果沒有得到解脫,知道有來生又有何用?與不知道有來生有何兩樣?況且,解脫生死後就不再輪迴受苦,徹底解決前生今世、今生來世的問題。

誠然生死學是佛弟子一生必修的一門課程,也是世上所有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人人都會死,一律平等,誠如一偈中所說:“死至無貧富,無勤修善法無貴亦無賤,老少無冕者;無祈請可救,亦無欺誑處;無捍格得脫,一切無免者。”

對於無人能免得死,人們本能地有一種畏懼,很難坦然面對。唐末五代禪僧玄泰在感覺自己將西逝時,作了一《遺偈》:“今年六十五,四大將離主。其道自玄玄,箇中無佛祖。不用剃鬚,不須澡浴。一堆猛火,千足萬足。”

【智慧】佛教對死亡的恐懼是人類普遍的心理,佛教對死亡的精神恐懼

在玄泰看來,死就死唄,何可足惜,付之一炬就是了。人本是“四大和合而成,人死“四大”散,因而根本就沒有必要在臨死之前大肆張羅一番,不用剃鬚”,也“不須澡浴”,一切任其自然。

這首禪詩表現了一個覺者超然的生死觀,表現了一個悟道者的“真空有無觀”。試想,一個“四大”和合的皮囊,哪還用得上淨身剃鬚,一堆猛火則“千足萬足”矣。

人本自空,終於歸空,然而這個空卻不是斷滅空,而是玄之又玄的妙有。既然一切是空,又談什麼佛什麼祖。

【智慧】佛教對死亡的恐懼是人類普遍的心理,佛教對死亡的精神恐懼

玄泰的《遺偈》表明了坦然超脫、於死不懼、視死如歸的“死”觀點。這樣的一種“死”觀在五代曹洞宗禪師重雲智暉的《辭世並戒門人偈》中亦得到了表現,該詩偈是這樣說的:“我有一間舍,父母為修改。住來八十年,近來覺損壞。早擬移住處,事涉有憎愛。待他摧毀時,彼時無相礙。”

重雲智暉禪師把“四大”和合而成的人身比作是一間父母為“我”修蓋的一座房舍,人之將死,就是屋舍將壞。

【智慧】佛教對死亡的恐懼是人類普遍的心理,佛教對死亡的精神恐懼

屋舍壞了,“我”移個住處就是了屋舍最終塌毀,“我”已“喬遷新居”,兩相無礙,何懼之有?以遷居來喻死,隱含著“生死不二”的無分別境界,因為,死只是遷,而不是滅,“我”從這兒遷到那兒,“我”依然還是“我”,這兒和那兒對“我”又有什麼分別呢?

玄泰從“四大皆空”的角度來表達坦然超脫的“死”觀,重雲智暉則從生死不二”的角度來表達坦然超脫的“死”觀,兩者殊途同歸。

由此可見,佛教並沒有把“死”描繪成一個可怕的、充滿青面獠牙的惡魔的地獄,而是把“死”描繪成一幅落花流水、清風明月的安詳、靜謐的水墨畫。

【智慧】佛教對死亡的恐懼是人類普遍的心理,佛教對死亡的精神恐懼

坦然超脫的“死”觀,其核心無疑應該是不畏死,說得通俗點,就是不怕死,但是佛教的不怕死與歷史和現實中所常見的種種殉道者的不怕死是有著本質區別的。

殉道者的不怕死是把死當作實現某種外在信仰的手段,而佛教的不怕死,則是一種人生圓滿的境界。死既不是做另一件事的手段,也不是做另一件事的目的,而是人不可或缺的生命活動本身,無需介懷。

【智慧】佛教對死亡的恐懼是人類普遍的心理,佛教對死亡的精神恐懼

Tags:玄泰不怕死生死坦然超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