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鐘鼓樓周邊第五立面風貌恢復 登樓南望覽中軸線風貌

由 中國新聞網 發表于 人文2022-12-02

簡介近年來,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街道以中軸線申遺為抓手,持續推進老城整體保護和有機更新,鐘鼓樓周邊第五立面環境品質提升專案已透過專家驗收,圍繞什剎海的“文化探訪路徑”正式形成

扯鼓什麼什麼

中新網北京新聞11月6日電 (記者 杜燕)北京中軸線北起鐘鼓樓、南至永定門,長7。8公里。鐘樓和鼓樓,合稱鐘鼓樓,是北京中軸線上最高的兩座建築。近年來,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街道以中軸線申遺為抓手,持續推進老城整體保護和有機更新,鐘鼓樓周邊第五立面環境品質提升專案已透過專家驗收,圍繞什剎海的“文化探訪路徑”正式形成。遊客無論是高處俯瞰,還是漫步騎行,均可領略中軸線文化精華,感受老城傳統風貌,品讀老北京歷史文化。

今天,記者從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街道瞭解到,鐘鼓樓周邊第五立面環境品質提升專案自2021年6月啟動,鐘鼓樓周邊平房四合院及沿地安門外大街商業店鋪的第五立面風貌、公共空間環境實現整體提升,極大改善鐘鼓樓俯瞰眺望景觀。

微整治恢復鐘鼓樓周邊風貌

屋頂被稱為建築的第五立面。鐘鼓樓周邊第五立面是中軸線申遺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北京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紅牆黃瓦老皇城、青磚灰瓦四合院,豆汁焦圈鐘鼓樓,藍天白雲鴿子哨,講述的就是老北京城的歷史風貌。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從鐘鼓樓上俯瞰眺望所看到的不再是青磚灰瓦,周邊建築屋頂上的私搭亂建、生活設施。隨著北京中軸線申遺,鐘鼓樓周邊第五立面環境品質提升勢在必行。

在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街道組建鐘鼓樓周邊第五立面環境品質提升工作組,根據片區劃分工作小組,以“微整治、微修繕、微更新”為理念,尊重在歷史演化過程中形成的時代特徵和歷史資訊。對不符合中軸線申遺要求的屋面進行改造,包括拆除樓頂違建、改移附屬設施、改造鴿舍等。

自2021年6月至今,鐘鼓樓周邊第五立面環境品質提升共整治點位344處。截至目前,西北片區完成屋頂修繕整治64處,空調室外機全面消隱、屋頂上架太陽能板全部撤除,4條衚衕公共空間整治完成,福德庵整體修繕即將收官,地安門派出所降層完畢。東南、西南片區完成了沿地安門外大街9處重點整治物件的屋頂修繕改造,16組院落內二層違建基本拆除,屋頂全部完成修繕整治,空調全面消隱、太陽能板全部撤除。

 一戶一策留住老北京的鴿哨聲

鴿子哨作為北京城的“空中交響樂”,是很多人記憶中的北京聲音。隨著第五立面整治工作的開展,如何保證鐘鼓樓周邊第五立面環境品質符合中軸線申遺標準,又要保留住屬於老北京的鴿哨聲,讓鴿籠改造成為重要議題之一。

在鐘鼓樓西北側的一個狹窄的小衚衕內,住著老史一家四口以及十幾只鴿子,鴿籠就架在屋頂上。為妥善解決鴿子籠改造問題,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作組成員充分利用居民議事協商,聽取老史等養鴿戶對於鴿籠整治方案的看法,從實際出發,利用“一戶一策”的方式,或為他們免費置換了新鴿子籠,或將鴿子籠改到不顯眼的地方。

老史的新鴿子籠是鐵做的,頂上做成老房頂的樣式,整體塗成深灰色,與鐘鼓樓周邊第五立面的風貌融為一體,從高處望去,誰也看不出那裡曾經是一處扎眼的鴿子籠。傍晚時分,老史來到屋頂,開啟新的鴿子籠,把鴿子趕到房子上空,看著連成片的鴿子在鐘鼓樓周邊一圈圈地盤旋,聽著那再熟悉不過的鴿子哨聲,構成了老北京獨有的煙火氣息。

規劃先行 整體提升城市品質

此次第五立面環境品質提升專案,什剎海街道堅持規劃先行,整體提升。委託清華設計院為設計單位,結合中軸線申遺工作編制高水平設計方案。方案著重規劃第五立面整治與地外大街整治相互結合,整體推進,同時二者交圈位置要做到設計對接、交相呼應。

在地外大街9號的整治過程中,結合地外大街外立面改造,充分考慮歷史風貌特點,重新確定屋頂形制及肌理,恢復傳統屋面,將原有煙道等設施統一設計藏於坡頂傳統屋面等,整體打造,提升城市品質。

什剎海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鐘鼓樓周邊第五立面環境品質提升專案的完工,圍繞什剎海的“文化探訪路徑”正式形成。以舊鼓樓大街為起點,經地外大街、平安大街、西什庫大街、西安門大街、鼓樓西大街,最後回到鼓樓腳下。遊客無論是高處俯瞰,還是漫步騎行,都能領略到中軸線文化精華,感受到老城傳統風貌,品讀老北京的歷史文化。再配上不時傳來的鴿哨聲,讓人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北京城。(完)

Tags:鐘鼓樓立面第五中軸線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