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讀《素書》讓我認識了有勇有謀、自信的張良

由 我的從未 發表于 人文2021-12-14

簡介他的放下,不是佛系青年,初出茅廬的無慾無求,得過且過的渾噩一生

不世之功是什麼意思

讀《素書》讓我認識了有勇有謀、自信的張良

責任感!放下!

《素書》相傳為秦末黃石公作,民間視為奇書、天書。它雖提出“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素書》以道理為宗旨,同時以道、德、仁、義、禮為立身治國的根本、揆kuí度宇宙萬物自然運化的理數,以此認識事物本原。

傳說黃石公三試張良,而後把此書授予張良。張良憑藉此書,助劉邦定江山。“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以守信約。

張良卻沒有把這部書傳給後人,而是將書埋進了自己的墳墓。張良死後大約五百年,盜墓人從張良墓裡偷了這本書,才在民間流傳開來。為何?他為何要將書埋起來? 他是什麼心理呢?

晉亂,有盜發子房冢,於玉枕中獲此書,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傳於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傳,亦受其殃。”嗚呼!其慎重如此。

我明白他埋書的心理了,寧願埋葬,也不想惹下禍端。

《書》曰:“陰計外洩者敗。”秘密的計劃向外洩露就會失敗。哎!

賢明能幹的人物,品德高尚的君子,都能看清時勢道理,知曉規律,修煉自己靜待時機。

多學習思考,時刻問自己各種問題,這樣可以豐富自己的思想。“穩”真的是一個很神奇的字,在“穩”字中竟然存在著“急”!穩由禾和急組成,像禾苗生長一樣,不知不覺、不急不躁。管仲:“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我怎樣才能“穩”呢?專注、淡定。

辭鋒不露是什麼意思呀?不露鋒芒的言辭。

凡事做到心中瞭然便會淡定從容。

採用靈活手法施展計策,解開糾結所在。心照不宣、天時地利人和,可以遠怨無咎,堅定初心做自己,堅強勇敢、生機盎然、生生不息、生機勃勃。

堅定志向、篤實力行,深思熟慮、未雨綢繆,安於忍辱。

進德修業,用心至誠,最吉祥的想法,莫過於安分知足,切忌:欲求太多。

莫要心神離散、反覆無常。因為語言招致怨恨,一定會有禍患。

自我懷疑則不會信任別人,所以要自信。怎樣才能擁有自信呢?廣識、思辨、行勝於言。賢者知道何時進退。

腳下受寒,心肺受損。

見到已發生的事情,應警惕還將發生類似的事情,預見險惡的人事,應事先回避。

張良精通黃老之學,深知功成身退的道理,鑑於此如果是我的話,我該怎樣生存呢?我不參與,遠離各種地方,只是明哲保身修煉自己。

運籌帷幄,成語,籌:計謀、謀劃;帷幄:古代軍中帳幕。指制定作戰策略。引申為籌劃、指揮。在軍帳內對軍略做全面計劃。常指在後方決定作戰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計,考慮決策。運:運用;籌:算籌,引申為策劃;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張良熟諳道家真諦,拿得起,更放得下。《道德經》中有盛極必衰、物極必反的規律,“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有功成身退、明哲保身的教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我認為學會識人太重要了,有些人就是要及時止損遠離他。

他的放下,不是佛系青年,初出茅廬的無慾無求,得過且過的渾噩一生。而是積極入世,敢於擔待;建不世之功,立千秋之業,閱盡人間冷暖之後,放手的從容。身不由己?抱負?責任感?我不是他,不能感同身受。

讀《素書》我學習到什麼了?我認識了張良,我覺得他真的是一個非常勇敢的人,自信、有謀,我很佩服他,我要多學習思考,讓自己能夠自信。

Tags:張良素書自信此書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