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果能此道矣的道什麼意思一起讀《政德》,我們學習不能靠別人逼迫。

由 使用者62965353585 發表于 人文2021-05-12

簡介”夫子附近一定有忠信的人,但是他們都沒有他好學,所以孔子成為聖人

果能此道矣的道什麼意思

好學近乎知

一起讀《政德》

好學近乎知:

我們學習不能靠別人逼迫,必須自己知道學習的意義。要讀聖賢書,要學做聖人。

過渡

“好學近乎知”,無論是求學還是求道,都必須好學、喜學、願意學,這樣才能有成就。凡是歷史上有成就的人物都不是老師逼出來的,都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都是自主自願地去學習,不用老師逼迫,他自己就廢寢忘食,這樣的人才能有成就。曾子就給我們做出了“好學近乎知”的榜樣。

《群書治要·曾子》中就給我們講了什麼叫好學:“君子攻其惡,求其過,強其所不能;去私慾,從事於義,可謂學矣。”就是君子要能夠“攻其惡”,責備自己的不良行為、自己的過惡;“求其過”,求自己的過失而不是去看別人的過失;“強其所不能”,自己還不會做和做得不夠好的地方要加強,勉勵自己去做得盡善盡美;“去私慾”,要克除自己的私慾;“從事於義”,做事情都要依照義的標準來做。

古人告訴我們義的標準就是《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無論是起心動念,還是言語行為,我們都能夠符合這三個標準,才叫“從事於義”,這樣做才可以稱得上“學”。

“君子愛日以學,及時以行,難者弗避,易者弗從,唯義所在。”這句話講君子要珍惜時日來學習,古代的人學習都非常珍惜時間,只有廢寢忘食地發奮讀書,才能夠有所成就。而且要適時地把所學的付諸行動,在生活中去落實。難做的不迴避,容易做的也不盲從,只考慮是不是符合道義。“日旦就業,夕而自省,思以歿其身,亦可謂守業矣。”就是說白天攻治學業,到晚上就自我反省檢查,一直到老死,一輩子都這樣堅持,這才可謂堅守學業啊。這句話是曾子把自己的學習心得向我們彙報,我們知道他說的“吾日三省吾身”,說明他自己確實是這樣去做 的。

後面還有一段話也是表現出曾子的好學。“君子既學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習也;既習之,患其不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患其不能以讓也。君子之學,致此五者而已矣。”孔子也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夫子附近一定有忠信的人,但是他們都沒有他好學,所以孔子成為聖人。他是怎麼樣成為聖人的呢?是靠好學而成就的。我們講“好學近乎知”,“好學”和“知”很接近,因為知是我們本性中所自有的,透過學習可以達到接近知。

《中庸》裡告訴我們,怎麼樣才是好學?“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意思是說,學就要學會、學能,沒有學到能的時候,就不能放下;我們有機會提問,那就一定要問得徹底;思考問題一定要思考透徹,思出一個結論,思出一個所以然;辨別問題時一定要辨別得非常透徹、徹底明瞭;我們要實行就要行到十分,不要只行到八九分就停止放下了。雖然人的能力、智慧、聰明不相等,但是隻要肯學、好學都能夠成就,所以不要自暴自棄,像《弟子規》裡說的“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雖然我們的能力比不上人家,人家一下子就做好了,但是我們下上千倍的功夫,我們的能力也能變強,就看自己肯不肯學、肯不肯幹。

我們在生活中學習不能靠別人逼迫,必須自己知道學習的意義。讀要讀聖賢書,要學做聖人。所以學什麼最重要呢?

學不是我們學知識、學技能,重要的是能夠學聖賢教誨,也就是要讀“四書五經”。中國古代的不少皇帝都很好學,我們現在人也很好學,但是學的內容和古人不一樣。皇帝要學習的時候,一定是請一個對經典(包括儒釋道的經典)很通達的人,給他講解一段,帶著群臣一起來學習。

在清朝康乾盛世的時候,皇帝都會禮請儒釋道三家的大德,把儒家、道家、佛家的教誨講給自己聽,他帶著文武百官一起學習,所以全國上下思想一致,自私自利的心也就沒有生起。

慈禧太后當政的時候,她每一天也去聽講課,儒釋道三家的大德每天在講,結果聽到大德們所講的都像是在批評自己,最後她就把宮廷講經的傳統廢棄了。結果怎麼樣?“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人不學聖賢書,自私自利的習氣和慾望就會生起來,結果就導致了清朝政府的急劇腐敗,最後被外族所侵。

凡是在歷史上稍有成就的皇帝,他們都尊重歷史,都熟讀聖賢書,以史為鑑,所以學才能夠“近乎知”,才能學成聖賢。

很多人學習有障礙,成不了聖賢,這個障礙是什麼呢?在《大學》中有一句話,“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大道必須以忠信的心、誠敬的心來學習,才能夠獲得。如果自己很傲慢,還看老師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這個驕慢之心一生起來就學不到東西了。所以古人說,一個學生如果觀老師的過失,這個人一定不會學有成就。

所以古人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那麼,“千分誠敬,就得千分的利益”,我們沒有誠敬,就獲得不了任何的利益。即使這個人是個凡人,你把他當成聖賢來看待,你從他身上所得到的就是從聖賢那裡得到的利益;如果這個人是聖賢人,你把他當成凡夫俗子來看待,即使孔子在你面前,對你也沒有幫助。

我們同在一個學校學習,同在一個地方修學,有的人修學提升很快,而有的人卻沒有提高,什麼原因呢?就在於我們的心不同,我們的態度不一樣。所以曾子說:“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個重點是什麼呢?重點就是忠信。忠信是學習的要點,也是傳授生徒的要點。比如,《大學》中說“忠信以得之”,《論語》也說“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論語·述而》也說,“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這些都是講忠信的態度對我們求學的重要性。就是告訴我們,為什麼有的人能夠學成,有的人卻學無所成,主要是態度不一樣。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群書治要·論語》)。

人有生而知之者、學而知之者、困而學之者。“生而知之者,上也。”但是這樣的人比較少,其餘的普通人都需要學,就連孔子也承認,他是學而知之者,而不是生而知之者。譬如說,在《論語》中記載,他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所以孔子一生好學,他自己和普通人不同之處,也就是他比別人好學。他好學到什麼程度?以至於“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孔子一生好學,他學周公,好幾次在夢裡夢見周公。他研究某一個道理,可以終日不食,晚上睡覺也睡不著。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孔子是怎麼樣好學的。

孔子去向師襄子學琴,學了十天,仍然沒有學習新的曲子。師襄子說:“你可以增加學習的內容了。”孔子說:“我已經熟悉樂曲的形式,但還沒有掌握方法。”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又說:“你已經會彈奏的技巧了,可以增加學習內容了。”但是孔子說:“我還沒有領會這個曲子的意境。”又學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你已經領會曲子的意境了,可以增加學習的內容了。”孔子還是說:“我還不瞭解曲子的作者。”又學了一段時間,孔子神情儼然,彷彿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時而莊重穆然,若有所思,時而怡然高望,意味深遠。孔子說:“我知道他是誰了。那個人面板深黑,體形頎長,眼光明亮遠大,像個統治四方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還有誰能作出這樣的曲子?”師襄子聽了之後,趕緊起身再拜說:“我的老師也認為這首曲子的確是《文王 操》。”

孔子學音樂,學得很專精,學得很認真,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絕對不是淺嘗輒止,一知半解就放棄了。

這裡“不如學也”,就是“好古敏以求之”的意思。這個“古”,是指古書所記載的古聖先王的道理,所以孔子、顏回所學所好都是聖賢之道。所以孔子一生“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說自己沒有什麼發明創作的,所學習的都是古聖先賢的道理。我們現在也有很多人喜歡看書,也很好學,知識面也很廣博,但是所看之書未必是聖賢之書,未必是經過歷史的檢驗而沉澱下來的智慧。

我們讀經典,學聖賢之道,這些都是大浪淘沙、為歷史所一再證明的成果,所以我們絕對不會走錯路。而且聖賢經典都是聖人心性的自然流露,他們都是明心見性之人,怎麼能夠說錯?所以在經典之中所記載的道理沒有錯誤可言。

很多人說經典之中有糟粕,“經者,常也”。稱為“經”的東西,所記載的都是恆常不變的道理,沒有糟粕可言。

有人問一位通達經典、有德行的長者:“經典之中有沒有糟粕?”他說:“有。”“哪些是糟粕?”“看不懂的地方就是糟粕。”的確,我們看現代人對聖賢經典的批判,很多時候都是因為聖人站在二十層樓,而我們一般人站在二層樓,我們體會不到聖賢人所體會的境界,還以二層樓的境界去批判二十層樓的境界。是因不懂,不懂經典的深義,還把古聖先賢的道理給誤會了,所以才會導致被認為是糟粕。

所以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對自己所閱讀的書、所看的電視節目都要有所揀擇,不能什麼都看、什麼都學。在《賈子新書·修政語》裡有這樣一段話,湯曰:“學聖王之道者,譬其如日;靜思而獨居,譬其若火。夫舍學聖之道,而靜居獨思,譬其若去日之明於庭,而就火之光於室也。然可以小見,而不可以大知。是故明君而君子,貴尚學道,而賤下獨思也。”

在這裡有一個很好的比喻。湯說學古聖先王之道的人,可以把他比作太陽;一個人靜思獨居的時候,就像火光一樣。如果捨棄了學習聖賢之道,而一個人冥思苦想,就像捨棄了外邊太陽的光明,而去屋子裡接近小的燭光。這個燭光可以讓你有小小的見識,能夠見到周圍小的範圍,但是開啟不了你的大智慧。所以明智的君主,乃至聖賢、君子,都崇尚學習聖賢之道、崇尚讀經典,而不是一個人獨自冥思苦想。

這段話告訴我們,要學就要多學經典,多學聖賢之道,學習之後能夠變化氣質,這樣才能夠學有所成。

《顏氏家訓》裡有一段關於讀書、求學目的的很好的論述。“夫學者,所以求益耳。見人讀數十卷書,便自高大,陵忽長者,輕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敵,惡之如鴟梟。如此以學自損,不如無學也。古之學者為己,以補不足也;今之學者為人,但能說之也。古之學者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學者為己,修身以求進也。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修身利行,秋實也。”

這一段話對我們知識分子,特別是對我們學儒學的人是一個很好的警告:學習,目的是求得長進。

古代求學的人是為了充實自己,以彌補自身的不足;現在的一些求學的人是為了向別人炫耀,所以誇誇其談。

古代求學的人,是為了利益他人,推行自己的主張,以造福於社會。像孔子周遊列國,推行自己的仁愛學說,目的並不是升官發財,而是為了使好的學說能夠為國君所用,造福社會、利益人群,這才是他周遊列國的真正目的。

現在求學的人大部分也是為了自身的需要,增長自己的才幹,而不是為了做官。學習就像種果樹一樣,春天可以賞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取它的果實。什麼是花朵?什麼是果實?講論文章,就好比賞玩春花。就像我們講《論語》,講道德,學習傳統文化,這都是在賞玩春 花。

真正的學問是什麼?就是能夠把自己所學的落實在生活之中,也就是他的德行、為人處世、待人接物都能夠有所提升,能夠把五倫關係做好,盡到本分,這是最起碼的要求。

結語

2018/8/13

————好學近乎知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可以在文章底部給我們留言,記錄閱讀時刻。

感謝本書內容提供者——北京華景時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其一直秉承內容創意精益求精、渠道深耕細作的理念,打造暢銷加長銷的優質圖書。產品線包括:社科、時政、文學、經管、心理自助、少兒等。策劃團隊策劃出版並簽約了一系列名家的作品。

掃碼購買《政德》

Tags:好學聖賢學習孔子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