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草書線條的質感是什麼,我們應該怎樣創作?

由 維知書法 發表于 人文2021-12-07

簡介書法學習草書逆鋒絞裹並用的筆法,使線條形象的活力在力度的支撐下表現出來

拔山舉鼎形容的是誰

你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昨天講了草書作品的欣賞,維知今天要帶大家繼續瞭解草書,關於草書線條質感的解惑。

書法是以線條作為自己的語言的,這一點在草書中表現得尤為明顯,草書的線條是一種載情性極強的節奏線條,具有韻律、方向、粗細、強弱等方面的靈活多變性以及融永珍於一爐的高度抽象的性質。所以古人常常透過形象的比喻來描寫書法線的意味,諸如“千里陣雲”、“萬歲枯藤”、“矯若遊龍”、“銀鉤蠆尾”、“重若崩雲”、“輕如蟬翼”等等。因而在作品中的線條應符合藝術的規律和要求。

草書線條的質感是什麼,我們應該怎樣創作?

書法學習

關於草書的質感,這裡的“質”並不是某一種物質或是某一具體的物體,而是指一種抽象的活力感。古人評書多以“血肉豐滿”來形容線條的活力,而以“折木”、“死蛇”來形容枯死、僵硬的線條,說明它們不具有活力感。所以古人用“萬歲枯藤”的形象比喻,來說明線條的剛拔韌勁和蒼老不枯萎的感覺;用“春蠶吐絲”來形容線條的連綿柔韌,飄動不虛浮的感覺;用“三春弱柳”來形容線條的飄逸而且有新的生機的感覺;用“銀鉤、蠆尾”來說明線條的彈性。總之,在創作時要使線條充滿生機活力,就必須枯而不僵,濃而不肥,輕而不飄,疾而不浮。這樣,觀賞者才會從中體會到世間萬物抽象為線條後所存在的質感。

草書線條的質感是什麼,我們應該怎樣創作?

書法學習

草書線條質感表現必須是“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因為活力的表現是“肯定”的,不猶豫的,它們的形象也是鮮明的。所以無論是“萬歲枯藤”還是“三春弱柳”,他們的形象性、生命性都是確定的、不含糊的。因而要求草書作品中線的表現也要確定,無論是採用“導”還是“頓”。更何況,草書線條的質感表現向來是以厚重為前提的。

草書線條的質感是什麼,我們應該怎樣創作?

書法學習

草書逆鋒絞裹並用的筆法,使線條形象的活力在力度的支撐下表現出來。蔡邕在《九勢》中講,書法的線條應當是“藏頭護尾,力在其中。下筆用力,肌膚之麗。”說明了這種相應的關係,肌膚之麗的產生是下筆用力,而力在其中的原因則是藏頭護尾所造成的。因此古代草書大家沒有一個不在用筆和線條的力度、厚重上用心研究,如“用筆當須如印印泥”,“……用筆如錐畫沙,使其藏鋒,畫乃沉著”,這些語言告訴我們,要達到厚重的線條要求,在書寫時應是使筆常在執行的軌跡中行進,並使紙和筆在執行中產生一種克服阻力的運筆力的墨色入紙的控制力。這樣才能使線條厚重,有從紙上躍出的感覺。

草書線條的質感是什麼,我們應該怎樣創作?

書法學習

但要注意的是,厚重和粗細並不是相同的概念。粗線如果無力未必有厚重感,肥胖臃腫的線條會使人產生軟綿綿輕浮的感覺,古人把這種線條稱為“墨豬”。而細線如果運用得當,就會給人一種舉重若輕的感覺,所謂“以拔山舉鼎之力,為舞女插花”。所以線條雖如遊絲,如若控制得當,力透紙背,會給人一種雖細而有如繞纏鋼絲,並不給人以輕薄的印象。這裡的關鍵,是筆墨是否入紙,筆形、筆法的運用是否得當,對筆墨紙的控制是否熟練。懷素《自敘》多為細線,但筆筆圓潤,如盤鋼曲鐵,厚重感很強。張旭《古詩四帖》和懷素並不相同,有很多如“萬歲枯藤”的線條,但他們給人的厚重感、活力感卻是相同的。這是因為他們無論粗細。都是以力行之,在遒勁、彈性上都達到了線條的極高要求。

草書線條的質感是什麼,我們應該怎樣創作?

書法學習

好了,咱們明天繼續聊草書的內容。如果對書法學習和欣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維知書法”,維知每天給您帶來書法知識和名家書法欣賞。

對於草書線條質感的解惑,你有什麼更好的見解呢?一起來說說吧!

Tags:線條草書書法質感維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