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想開悟離不開善知識的指引,茫茫人海,唯有明白這些才可能遇得到

由 俺林老豬 發表于 人文2021-08-02

簡介三、因緣有異,殊勝無別也就是說,一切存在但沒有生命的物質,在某種特殊的因緣之下,也會是善知識的另一種存在,這一點實在是太令人匪夷所思了,一時之間,可能無法讓人接受得了

寶積禪師如何自悟

想開悟離不開善知識的指引,茫茫人海,唯有明白這些才可能遇得到

一、欲知山中路,須問過來人

今天我們所要來探討的話題,便是“善知識”。

很多在家學佛的人,其實辛苦得很,就說我吧,在這二十年裡,即使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問題,也找不到一個善知識可以請教,為了求道,什麼冤枉路都走過。

不可否認,每一位真心向道的人,也都在不遺餘力的尋找善知識,但什麼才是真正的善知識呢?

像儒家所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是一種善知識。

道家也說過: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遇到不善的人,正是考驗和成就我們德行的時候)。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這裡又進一步來說明,善與不善,在人,益不益我,在於自己的心。

俗話也常說“欲知山裡路,須問過來人。”

一個人若想要求道,如果不懂得向過來人問道,自己偏要跑到夜裡去摸黑,這便是愚痴。

我今天之所以要寫這個話題,沒有其它原因,只有一個心思,同參道友之間能夠放開心懷,互勉互利,不要到了這個世間跑了一趟,卻又虛來了此程,豈不冤哉。

今生能有此殊勝因緣,得已接觸到這些聖賢經論,就莫要再犯了“入寶庫而不識真寶,逢金仙而不明真道”,那時候再來懊悔,也就太遲了。

想開悟離不開善知識的指引,茫茫人海,唯有明白這些才可能遇得到

二、非但佛身,獨現於前

很多人一想到善知識,往往只會想到小說裡,所描述的那些躲在深山老林裡的隱士高人,或者身藏在名剎古寺中的高僧大德,抑或者是社會上的名仕賢達(成功人仕)。

但從佛門經典裡,凡是有所記載,那些有關智慧化身顯現的說法,卻讓我們看到了另一種不一樣的情況。

善知識其實就在這個人間,就在我們所處的,這個最平凡的現實人生當中,就隱身在這個社會的每個階層裡面。

有可能就混跡在普通的人群當中,想要從那一個個看起來並不是很顯眼的路人當中,去發現他們,除非我們能具有一雙智慧之眼,否則是很難分辨得出來。

例如,在觀世音菩薩的各種化身裡面,除了有佛菩薩、羅漢尊者之外,還有天人聖賢、王公將相,更有販商走卒、山民村夫。

菩薩的化身,可謂是遍及整個眾生的各個境界層次,包括普羅大眾也在內,並不是單一的聖賢化。

於是我們對於善知識這一個概念,一下子就豁然開朗了,知道所謂的善知識,不再僅僅只是侷限於某一個特定的範圍了。

其實對於善知識的理解,我們的胸襟和境界,完全可以放得再開闊一些,像佛經裡所講述的:

“或現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於人,悉皆度脫。”

“非但佛身,獨現於前。”

從這兩段經文裡,我們又可以看到諸佛菩薩的化身,不再只是存在於有智慧的眾生裡面,世間萬有皆有可能是智慧的顯現。

那麼,這就一下子把善知識,從有情的眾生指向了無情的事物。

想開悟離不開善知識的指引,茫茫人海,唯有明白這些才可能遇得到

三、因緣有異,殊勝無別

也就是說,一切存在但沒有生命的物質,在某種特殊的因緣之下,也會是善知識的另一種存在,這一點實在是太令人匪夷所思了,一時之間,可能無法讓人接受得了。

但如果我們能夠從古人悟道,那些奇妙的因緣經歷裡,來體會這番道理的話,就比較容易理解,自然也就可以明白無惑了。

無水也無月

過去,在日本有一位比丘尼千代野,刻苦修行許多年,始終未能開悟。

一個夜晚,她提著盛滿水的舊木桶,正行走之間,看到映照在水桶中皎潔如玉的明月,忽然,竹編的水桶箍斷裂,木桶散了架。

水傾瀉出來,桶裡的月亮,消逝得無影無綜!頃刻,千代野開悟了,多麼神奇的一瞬間啊!

你看,這月亮、水桶、以及桶裡的水也在那一刻,頓時都化身成為了指引千代野悟道的善知識,比丘尼還特意為此,寫下了一首優美且韻味無窮的禪詩:

《無水也無月》

我曾竭力使水桶保持圓滿,

期望脆弱的竹子永遠不會斷裂,

然而頃刻之間,桶底塌陷,

從此再也沒有水,

再也沒有水中的明月,

而我的手中是——空。

尋春不見春

唐朝有一位女禪師,一直在外苦苦的尋師訪道,始終不得開悟,直到有一天在歸途中,偶見枝頭盛開的梅花,而大徹大悟。

你看,那飄雪裡最尋常的那一朵梅花,此刻不正是女禪師長久以來,苦苦尋求的那位良師大善知識嗎?在悟境中,她即時誦頌出這首膾炙人口的開悟詩偈:

盡日尋春不見春,

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偶捻梅花嗅,

春在枝頭已十分。

處處得逢渠

曹洞宗的祖師洞山良价禪師,有一次出外雲遊,在趕路時,偶然臨溪見到自己照在水中的映影,而恍然大悟的一剎那間,才真正“大悟前旨”。

並唱出了《過水頌》這一流傳千古的佳偈,這汨汨溪水和自已的倒影,不也正是啟悟良价禪師的大善知識嗎?

《過水頌》: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

這樣一來,善知識的範疇,就不再僅僅只是那些身居在深山古寺、或高堂殿宇的智者和高士了。

而是開始走向了民間、走向了俗世,更是從有情的世間走向了無情的世界,能為我們智慧上帶來啟悟的善知識,化身無處不在。

自有天風送

綜上所述,我們就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不怕我們遇不到善知識,只怕我們在這現實人生的消磨當中,丟失了自己好不容易才擁有的向道(追求最高智慧和道德)之心,這才是重中之重。

智慧的境界無有止境,善知識的顯化更是無處不在,只有懷以專誠的精進心,好好的去護持這一份向道的心。

就像我在寫孫悟空求道時,那首打油詩裡所寫到的,“起身自有天風送”一樣,才得以藉助無上的善緣,能夠親近無量無邊的諸善知識,以求獲得無上的福德智慧。

《尋道》

一躍孤筏便持篙,

起身自有天風送;

著得人衣何處是?

依然涉海尋他去。

想開悟離不開善知識的指引,茫茫人海,唯有明白這些才可能遇得到

四、專依一人,方得始終

以前有一位法師,要依止李炳南居士修習佛法,老居士就跟法師說,若是真心想跟我學修,就得滿足我提出的四個條件才可以:

第一、從今天起,再也不能聽其他任何一位法師、大德的講法和開示,只能聽我的;

第二、從今以後看任何書,必須經過我的允許;

第三、以前所學的那些,統統都要放下;

第四、依止我最少學五年。

後來這位法師在修學的過程,明白了老居士的苦心,所以五年期滿以後,法師又自願增加了五年,前後一共依止了十年。

而在此期間,法師也遵守師教,從未聞聽過其他任何一位大德高僧的講經說法。

十年以後,李炳南老師才告訴他,現在可以聽其他的開示,也可以看其他的書,不管是世間的,還是出世間的,不管是佛教的還是外道的,包括那些天魔外道講的,都可以去看。

當年,我就是因為看到這位法師講述自己的這段經歷,我才能堅定信心,一心只讀南師的書。

超過十年的時間,沒有去讀任何其它近代的大師所講法的書,直到這兩年以來,才開始去讀其它大師出的書。

很多初學佛的人,都是打一開始接觸佛教,就會去看很多高僧大德的開示,為何要這樣呢?

這也是每個人所具足的因緣不同,本身因緣好的,福德智慧兩種資糧都比較好,才能從一開始接觸佛法時,就可以專一跟隨有緣大德來修習。

但幾乎大多數在家人都不是這樣的,所以很多出家人才會說咱們在家學佛的人,都是大雜燴,這是有道理的,很多人也確實就是這個樣子。

學習,不管是學習世間法(科學技術、心理哲學、經營管理、營銷廣告……),還是修習出世法(宗教、道學、佛法……)。

剛開始修學的時候,確實是需要多方雜學,就像密宗所說的要去積累資糧,也像商人所說的要懂得積蓄資本,或是技術人員所說的要多積累經驗,是一樣的道理。

但也不能總是一味的雜學,要不然就會成了半桶水了,所以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懂得依止一位師父或者選擇一個法門,一路專精到底,這時就好比鍊鋼,到了粹煉這個階了,能不能成材,就在此一粹了。

若能專依一師,再修習多年,一旦因級成熟,忽然透門而出,學有所成了,就要開始廣涉諸家,做到博採眾家之長,到了這個時候,才稱得上是真博學。

這便是佛法修持,到了要修普門成就的時候了,雜而不專,智慧起不了用,專而不博,雖然能起智慧運用,但生不起方便般若來,終究還是個有限公司。

所以,若能依止一位具德大師,那怕僅僅只是依止大師的著作,也總比自己像一隻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飛亂竄,成就自然要來得迅猛些吧。

想開悟離不開善知識的指引,茫茫人海,唯有明白這些才可能遇得到

五、諸佈施中,法施為上

善知識要弘法難,聽法的更難,這兩者也都是很深的修持法門,而橫垣在其中,最大的障礙,正是這“輕(看不起別人)慢(傲慢自重)心和懷疑心”。

想要修法佈施的人,要是能放下我執我慢,才能越說越中肯越恰當,自心的智慧也會越來越空靈自在。

更不會因為別人的輕視、牴觸、反駁和敵懟,而產生嗔心怨責、偏激怒氣、或者傷愁退轉等錯誤心態的出現。

過去我講國學佛法時,是沒有人肯聽,但只要讓我遇到合適的人,一瞅準機會,就會呱呱的講個不完,也不理會對方情不情願聽。

在我身旁,就有好幾位好友,曾經受過我這個苦頭,我太太也常說“你要是有哪一天,誰也不敢來找你,看你該怎麼辦?”

但我就是死性不改,一是為了報答四重恩,二也是為了修法施(根據《金剛經》的說法,若想求得無上智慧,修習法施是為第一),那麼個人一時的得失榮辱,又算得了什麼!

有時,要是實在找不到人來聽了,我就會在內心,對著虛空中,所想象出來的眾生講。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法佈施所得的是智慧果,當下把自己所悟所得,毫無吝嗇的佈施出去,自心的智慧境界,即刻便可獲得全新的突破,很迅猛,也很殊勝的。

想開悟離不開善知識的指引,茫茫人海,唯有明白這些才可能遇得到

六、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在南北朝時,有位高僧叫“道生”,說法不僅沒人相信,最後還被眾人驅趕,只能躲到山裡去住。

雖然沒人肯聽他說法,他就擺放了一堆石頭,當作是聽法的眾生,自己一個人坐在那裡講法。

有一次講到生動時,就問那些石頭:“你們說,我這樣講,講得對不對啊?”

沒想到那些石頭竟然齊齊點頭,所以有一個成語叫作“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那麼聽法的人,又要怎樣才能放下自己的分別和輕慢心呢?

像有些道友一說法,有人就會在心裡想:“我先來聽聽他怎麼講,看他講得對不對。”

這便是輕慢心,用自己的心量,去衡量他人的講法和分享,你所能獲得的,永遠也不會超過自己原有的。

這就好像用五十毫升的杯子去量海水,海雖大,你永遠只能量到一杯子,即便量到死,也還是隻有五十毫升而己。

或者有人也會這樣想:“這個人是誰啊?又不是聖賢大德,一個凡夫而己,看起來也和我差不多嘛,不見得高明到哪裡去,也敢當眾開口說。”

以當下在說法這個物件,目前的身份和地位、以及名望,來判斷這一個人所講的法,是否是正法?

有時過分地執著於“聖賢凡夫”的分別,對於自己所認可的聖賢,就完全不假分別,便倍加祟仰,這便是依人不依法。

而對於凡夫,無須經過任何思索,就對其任何言論都極其輕視,因人而廢言,這本身就是大慢心,是最大的障礙,不得不深自省察。

所以無論是在聽法,還是想要去弘法,更重要的是如何在這個過程當中,懂得透過去觀修,來擴長自己的心量、以及昇華自心的智慧。

而剩下需要我們去對治的,便是隱藏在自心當中,那些輕慢和懷疑的心態。

Tags:知識智慧依止法師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