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再看北川丨132秒走進北川巴拿恰,感受藏在青山綠水中的羌鄉味道

由 齊魯網 發表于 人文2021-07-02

簡介經歷512地震之後的老北川城新北川縣城的巴拿恰步行街,被稱作新縣城的“明珠”,是現在當地居民主要的文化娛樂場所

巴拿恰在哪裡

齊魯網四川5月10日訊

編者按:“5·12”汶川特大地震即將迎來十週年祭。當回憶起10年前的大地震,我們忘不了刻骨的傷痛,也忘不了匯聚的大愛。大地震之後,中央確定由山東省對口援建北川縣,在距離老縣城23公里處建起了一座新北川。巴蜀大地見證了魯川一家親的情誼,孕育著感恩奮進的前行夢想。十年轉眼而過,5月9日起閃電新聞刊播系列特別節目——《再看北川》,透過記者的鏡頭,去看看北川有了哪些變化。

第一期,記者去到被稱作新北川縣城“明珠”的巴拿恰步行街,感受藏在青山綠水中的羌鄉味道。

再看北川丨132秒走進北川巴拿恰,感受藏在青山綠水中的羌鄉味道

經歷512地震之後的老北川城

新北川縣城的巴拿恰步行街,被稱作新縣城的“明珠”,是現在當地居民主要的文化娛樂場所。巴拿恰,羌語的意思就是做買賣的地方,就是通常所說的商業街。

再看北川丨132秒走進北川巴拿恰,感受藏在青山綠水中的羌鄉味道

巴拿恰夜景

北川的巴拿恰,由威海市和濟寧市共同援建,於2009年12月28日動工,2010年8月30日竣工,在北川新縣城的中軸線上,長582米,寬130米。透過碉樓、廊橋和小廣場的設定,形成豐富的天際線。

巴拿恰採用的建築材料是片石和原木,充分體現了北川羌族的建築風格,同時這裡也是北川新縣城的旅遊綜合體。走在巴拿恰的石板路上,兩側商鋪林立,羌族氣息撲面而來。

再看北川丨132秒走進北川巴拿恰,感受藏在青山綠水中的羌鄉味道

小吃店店主楊歡:感恩山東人民

“豆花、豆湯飯、滷肉飯、蒸菜、燒菜 、老臘肉,北川蕎涼粉、陝西涼粉 、旋子涼粉,稀飯蒸餃都有,想吃這邊坐。” 正在賣力吆喝的人叫楊歡,2010年巴拿恰剛剛建成,她就租了一個店面開始經營本地特色小吃,今年正好是第八個年頭了。

“地震以前我是在外面上班,就是幫別人賣軟體。之後來到北川做生意,這樣也方便了照顧小孩老人,經濟也提高了。”楊歡告訴記者。

地震之前給別人打工,如今,楊歡僱了6名店員,搖身變成了老闆。其中有2名店員,就是在512地震中受災最嚴重的老北川人。

小吃店店員張明會告訴記者,地震過後,感覺天要塌下來了。“這幾年過去,好像有點變化了。我就出來憑自己的雙手來掙一點錢吧,感覺還是挺好的,生活也過得也很充實,感覺沒什麼壓力。”

採訪的當天恰逢週末,巴拿恰人頭攢動,楊歡的小吃店擠滿了人,她和店員們忙得不可開交。 楊歡告訴記者,節假日時,小吃店每天能賣出200多份小吃,毛利潤2000多元。

飲水思源,日子過得逐漸富足,楊歡忘不了這一切來之不易,“山東人民給我們很大的幫助,比如說給我們捐贈東西,也幫我們建房屋,感謝他們。”

巴拿恰:以假日經濟為主 解決北川上千人就業

當初,為了打造好這個景觀中軸線和步行廊道,山東的援建者傾注了大量心血汗水。巴拿恰是山東援建北川第三產業發展的重點專案,對北川新縣城經濟發展的助推作用不可小覷。

再看北川丨132秒走進北川巴拿恰,感受藏在青山綠水中的羌鄉味道

在巴拿恰商業街,北川老臘肉深受遊客歡迎

北川發展巴拿恰商業管理公司辦公室主任吳豔介紹,整條街主要以假日經濟為主,“因為這個地方地理位置不是特別有優勢,所以週一到週五可能人流量會相對來說少一些。去年的話,特別是以咱們北川的羌歷年為主,人流量已經達到了日均十萬人左右,形成了一個明顯的假日經濟。”

在巴拿恰,類似楊歡這樣的商戶還有上百家,它解決了北川及周邊地區上千人的就業問題。

經過地震洗禮、災後重建的北川,也正以嶄新的姿態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

閃電新聞記者 錢雲飛 韓瑩 劉金旺 四川報道

Tags:北川巴拿恰楊歡地震小吃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