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維摩詰“在家”修行第一居士

由 禪理禪趣 發表于 人文2021-06-22

簡介關於維摩詰居士的故事,大家可以閱讀《維摩詰經》,經中很多故事比起《金剛經》《心經》等的道理更形象通俗,平實真切,“心淨則佛土淨”及“亦入世亦出世”、“在入世中出世”的思想更可以為在家修持的我們指引修行之途,此經可以說是在世修行佛法的最好的行

四無礙辯才什麼意思

作者:禪理君

編輯:禪理君

農曆六月初十是金慄如來聖誕日,金慄如來名號,相信一般普通人都少有耳聞,但若說起《維摩詰經》,大家一定不會陌生,維摩詰居士前身就是金慄如來,維摩詰是著名的在家菩薩,在大乘佛法裡的地位,超過一般的菩薩和羅漢,並早已成佛,號金慄如來,是過去佛。我們熟知的佛菩薩釋迦牟尼佛也是出家弘法後成佛的。而維摩詰居士則是在家修行幫助佛陀度眾生,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如何在家修行的。

維摩詰“在家”修行第一居士

在家修行居士的榜樣

維摩詰,意譯為淨名、無垢,意思是潔淨,沒有染汙的人。

他身為中印度毗舍離城的長者,雖身在塵世,但是精通大乘教義,修為高遠,雖出家弟子猶有不能及者。他曾於過去劫中承事供養無量諸佛,深聞法要,契入不二;他勤於攻讀,虔誠修行,能夠處相而不住相,對境而不生心,得聖果成就,被稱為菩薩。

維摩詰居士的妻子貌美,名叫無垢,有一雙兒女,兒子名為善思童子,女兒名為月上女,皆具宿世善根。一家四口,平日以法自娛。當善思童子還在襁褓中時,即能與佛及諸大弟子問答妙義。佛陀曾至毘舍離城,善思童子獻花與佛,佛陀為他說法,當下就證得無生法忍。

月上女出生時,不曾啼哭,且能開口道出宿世因緣,由她身上散發出的光明勝於月照,猶如金色,照耀家內。八歲大時,已長成美妙多姿的童女,引起城內諸大臣、居士、長者、婆羅門及豪門貴族的童男愛慕追求,因而展開一場神通遊戲的招親活動。最後月上女度化了諸童子入佛道,發菩提心。月上女曾以她的辯才神通,與聲聞、菩薩討論佛法妙義,並蒙佛授記。

所以經中描述維摩居士“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這種不可思議的宿世妙緣,是佛化家庭的最早典範,維摩居士則堪稱是佛陀時代第一居士。

維摩詰“在家”修行第一居士

維摩詰的佛學修養很高,連很多菩薩都來向他請教問法。經中記載普現色身菩薩曾問過維摩詰:“你有父母妻子,也有親戚等眷屬,還有部屬和朋友,這不是很累贅嗎?”言下之意是你既是一位大菩薩,卻又拖家帶眷,怎會自在呢?

維摩詰回答:“我母為智慧,我父度眾生,我妻是從修行中得到的法喜。女兒代表慈悲心,兒子代表善心。我有家,但以佛性為屋舍。我的弟子就是一切眾生,我的朋友是各種不同的修行法門,就連在我周圍獻藝的美女,也是四種攝化眾生的方便。”

這一問答,涵蓋了在家人生活環境中的種種人事物,維摩詰不但不會覺得累贅,反而以大智慧來運用大慈悲。他雖然過著有妻有子的世俗生活,但也能無垢相稱,自得解脫。能把佛法與世間法融合地如此精妙,值得我們去深入探尋和學習。

維摩詰“在家”修行第一居士

維摩詰居士的經典對答

維摩詰居士自久遠劫來,曾供養無量諸佛,善根深厚,深知諸法實相,具足四無礙辯才,有著如佛陀般的功德智慧,一言一行都是清淨純善,無不合乎大乘佛法。他的種種美德,上為諸佛所讚歎,下為百姓所崇敬,不論佛弟子、帝釋、梵王、世主、大臣、庶民等,都曾經受到他的教化。

經常說自己“有病”。每次“生病”時,都有許多人去探望,他便藉機會讓大家進一步了知無常的道理。也從側面反映出他的大乘般若性空的思想,以及他倡導的“不二法門”,為佛教尤其是禪宗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資源和方法論依據。

有一次,維摩詰居士派人告訴釋尊,他這回病得很重,需臥床休息。釋尊明白了他的意圖,要派一個慰問團去探病。

維摩詰居士預知文殊菩薩將率眾前來,而他的居室只有一丈見方,便以神通空其室內,只放一張床榻,自己躺在上面。當文殊等人來到之時,所有人等都可以入內,不顯壅塞。

維摩詰說:“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

文殊道:“如是,居士。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所可見者,更不可見。不知居士之疾,因何而起?世尊殷勤囑我,致以無量問候。”

維摩詰說:“從痴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菩薩視眾生如親子,所以眾生病,則菩薩病。”

文殊心領神會,知道今日將說大乘法門,便問居士說:“此病因何而起?”

維摩詰居士回答:“菩薩疾者,以大悲心而起。”

文殊當機轉移話題說:“居士的丈室何以空無侍者?”

維摩詰微笑道:“諸佛國土,亦復皆空。”

又問:“以何為空?”

“以空空。”

“空何用空?”

“以無分別空故空。”

大眾聽了他們的問答,敬佩得五體投地。

維摩詰“在家”修行第一居士

另有一次,《維摩詰經·弟子品第三》中記載:佛陀希望密行第一的羅睺羅去看望病中的維摩詰居士,然而羅睺羅深表慚愧,不敢前往,他向佛陀描述了維摩詰居士和他的對話……

羅睺羅說:“有一次很多長者的孩子來到我住的地方,問我:羅睺羅,[你是佛陀的兒子,本可以繼承王位,但你放棄王位出家修行,那麼請問,出家修行有什麼好處,能讓你放棄了這一切呢?我就向他們說了很多出家修行的功德利益。”

這時候維摩詰居士走上前來說:“羅睺羅你錯了,你不該說出家修行的功德利益,因為不求功德利益,這才是出家的本意!”

但凡出家修行,就應遠離邪見,不執著此境,也不貪圖彼岸,又不滯留於彼此之間,隨順自然的進入涅槃境界,這才是智者所受持和奉行的出家之道啊!

隨後,眾人又問維摩詰居士:“佛陀說,不經父母同意,不應出家,這個該怎麼理解呢?”

維摩詰居士說:“是這樣的,但並非是離家修行才叫做出家,如果能夠發無上道心,也就是出家了。

維摩詰居士的這一番話,讓羅睺羅感覺到自愧不如……。”

維摩詰“在家”修行第一居士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維摩詰經》是大乘佛教早期經典之一,又稱《維摩詰所說經》《淨名經》《不可思議解脫經》,由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因為此經的主人公為維摩詰居士,故而得名。

據傳,南北時期,士人人手一本《維摩詰經》。在《維摩詰經》中,明確指出了十方三世諸佛如何證道,如何得到解脫,如何證得菩提之路。並告訴我們,真正的佛法就在我們這個世間求解脫。如果求他方世界依賴別人,想了生死,想成佛道,是不可能的。因為外力僅是方便法門,非究竟法門。究竟法門必須要自度自了。

《維摩詰經》可謂是是在家居士奉為圭臬的修行寶典。他其中提到:

“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穿著打扮不是為了彰顯自身的富貴,而是展露出莊嚴相好。”

“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在家人當然要吃要喝,但不是暴飲暴食,一切的飲食營養是為了自己得道。”

“若至博奕戲處,輒以度人”,也去娛樂場所,但是他去這些地方是為了方便教化度人,在那個場合仍然還在佈施持戒。

“受諸異道,不毀正信”,瞭解一切外道,但是以佛法的正信教化人。

“雖明世典,常樂佛法”,懂得世典是世間一切學問,但真正的中心是修佛法。

“入治正法,救護一切”,他在所住的毘耶離城等於是當地的首領,儘量愛護犯錯的人,重的罰減輕,輕的罰取銷。如果居士從政或者執法的話,要有智慧,但是不能一味的慈悲。

“入諸酒肆,能立其志”,他也去飲酒場所,有酒德,喝酒心不醉亂,因自己的清醒,能使酒徒不沈迷,能自救自拔。

他奉行菩薩道,為度化聲聞二乘人,運用權巧方便,教導娑婆眾生,當下照見心靈淨土,身心保持一致,內心自在,外身安定;闡說不可思議的解脫法門,強調“煩惱即菩提,不離生死、不證涅盤”的不二法門,點化修行人。

維摩詰“在家”修行第一居士

關於維摩詰居士的故事,大家可以閱讀《維摩詰經》,經中很多故事比起《金剛經》《心經》等的道理更形象通俗,平實真切,“心淨則佛土淨”及“亦入世亦出世”、“在入世中出世”的思想更可以為在家修持的我們指引修行之途,此經可以說是在世修行佛法的最好的行為示範,足可以奉為圭臬,細細品讀。

Tags:維摩居士修行菩薩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