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藏在詩歌故事裡的唐詩

由 真的是露水味 發表于 人文2021-06-22

簡介後來得知,以前奔赴日本傳授文化和佛學的還有個叫“寒山”的高僧同樣也擅長作詩,在日本人心中有著很崇高的地位,受此影響自然對這首帶有禪意的寫愁詩喜愛與重視了,並圍繞著這首詩發生了許多故事

云何依常性,而起於無常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在我們從小就熟知並背誦的“唐詩三百首”中的七言絕句下,收錄了這首著名的羈旅詩《楓橋夜泊》。一千多年過去了,我們還能透過詩中的字詞在腦海中構建出當時的場景“月亮跌落烏雲之中,枝頭烏鴉在啼叫,那寒冷風霜遍佈天空與大地……。。。。”

大唐詩詞文化

談論起這首詩來,便不得述說下這首詩所在的唐朝了,以及它的詩文化。公元618年從李淵建立唐朝到公元907年李唐王朝的結束,兩百多年中經濟從起步到繁榮昌盛再到衰敗覆亡,這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成果。對整個社會的發展起到重大的促進作用,有著盛世大唐的美譽之稱。唐朝更是古代最強盛的朝代之一,期間進行大量的文化外輸,與多個地域,海外文明有著文化的交流來往。

唐朝對當時的日本文化建設更是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我們所熟知的便是公元742年,高僧“鑑真”東渡日本傳播大唐的佛教與文化。海外到現在都有稱中國人為唐人的習慣,可見當時唐朝的繁華,文化之昌盛,對外影響之深遠。

唐朝的歷史是帶有一些詩意的歷史。這是一個詩人與詩的鼎盛時代,所記錄的詩人和詩詞作品繁多,宛如天上的熒光星火一般,在歷史上抹下重重的一筆,更是其他朝代所不能比擬的。詩詞上的繁花錦簇也寓意著當時社會物質層面上的繁榮,造就出思想上的富裕,有如海納百川之勢,磅礴而大氣之美稱,可見其種類、流派,詩文化之豐富。

而唐詩主要是五言和七言詩,在結合前代已有的詩詞進行創新,把詩詞文化推向了一個新高峰。古詩是有著體載豐富,嚴格且完整的分類,詩、詞、曲,在形式上又有著古體詩、近體詩之分,現在我們統稱之為詩詞。

在不同時期下的詩詞都有著屬於它自己的形式、體載。詩詞從先秦時期的開放、隨意、自由漸漸走向了唐朝這種工整有規律的一個狀況,也因相互間的差異化和唐詩的繁榮興盛,我們便把唐朝以前的詩、詞、歌、句稱之為————古體詩。

藏在詩歌故事裡的唐詩

古體詩在形式特徵上要比唐詩來的更為自由,並不講究對比、框架,不拘泥於字句之間,更為靈活的體載存在,對詩人來講可創作範圍更大。從唐朝開始便是近體詩(格律詩)在韻意、字、句上有著嚴格的規定或限制。而近體詩又有著新的支流和分別,律詩與絕句為主,在句子數和每句幾字間存有區分。

而作為先秦時期的古典文學存在《詩經》裡面所收錄的便是古體詩。從周朝到春秋時期的幾百年,反應了這段時間社會文化、民間、山野田園、國家、戰爭、婚姻等廣泛方面,多數為佚名存在,作者早已無從查詢。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相比短小精練的唐朝格律詩,這首我們同樣廣為所熟知,先秦時期《詩經》中的《蒹葭》則是在字句間設定更為隨意些,並無像唐詩般拘泥於形式、字句的框架內。其中所呈現出的愛慕、思愁之情與景物微妙的相融在一起,塑造一種朦朧的意境。

詩詞發展上的唐朝無疑是一朵光輝燦爛的奇瑰存在,給我們留下了重要的文化寶藏。詩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當時的社會狀況,民風等現象,我們也從詩句描述中所蘊含的思想探尋到了當時的社會文化發展。

唐詩就充分體現了唐朝的各時期發展狀況,與唐朝發展緊密的聯絡在一起,無疑是有著重要的影響存在。期間出現過許多有名的詩人和知名的詩詞作品,而詩詞作為古代的文學作品存在,則是透過詩來抒發詩人的情感、思想,社會風貌等。

電影《妖貓傳》更是帶你夢迴大唐盛世。夜晚的燈火通明,呈現出一番恢弘壯闊的大唐夜景,更是為我們獻出一場“極樂之宴”無論是莊嚴的皇宮還是燈火萬家的街廊,都體現了大唐的錦秀繁華。作有一首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的“李白”、美貌溫婉的楊貴妃、日本的僧人、擊鼓鳴樂的胡人“安祿山”等等,背後都說明了當時的盛世景象。

不同時期對唐詩的改變

唐詩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呈現,而不同時期的唐詩在意境上也是存有差異。詩詞在大唐民間普遍流傳,有一定修養的人都很樂於去吟上一首或是詩詞創作,小到放牛兒郎大到那白髮橫紋的老者都能朗誦它幾句。

在當時以朝廷李氏皇族為首的上流階級更是流行與重視。關於詩的民間活動也是頻繁進行,與詩有關的燈會還有關聯的科舉考試等,對唐詩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唐詩已然成為當時社會文化的一部分存在。

藏在詩歌故事裡的唐詩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這是詩人王績在唐初所寫的五言律詩《野望》,此時期也正是格律詩廣為流傳的前期。詩中描寫了山野秋景之色,又帶有情感色彩,心懷一絲的惆悵,在山嶺裡於日落中驅趕牛群,騎馬帶獵而歸。路人相見不相識,呈現出安靜、清雅之意,詩人高歌唱起了《詩經》中的《采薇》一詩歌,走向山野之間。

先是有著唐初四傑等知名詩人,對當時在詩詞形式與詩風上頹廢的前朝古詩進行改變,注入新的思想和創作風格。後是以一首我們熟知《登幽州臺歌》的陳子昂、王勃等人繼續推進改革,對詩詞的格律與思想作進一步補充與定型。慢慢的到了盛唐時期,不僅朝野上下一片繁榮錦簇,在詩詞創作上同樣也是達到了黃金時期,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上都是其他朝代難及項背的。

有王維、孟浩然為主的山水田園詩風,描寫邊塞軍旅戰爭的高適、岑參等人。更是有擁有詩仙之稱的李白,可見其取得的成就之大。盛唐時期李白的詩中充滿著浪漫主義的色彩,是對當朝社會繁榮的一種抒寫,也是對一個時期的縮寫。

李白的詩中,情景描寫獨到又是充滿著藝術氣息。他的詩所含意境之深遠給人一種夢幻般的遐想,山河在他的描述下像仙境一般,脫凡超俗。作有大量的詩詞作品《靜夜思》《望廬山瀑布》《行路難》《早發白帝城》等,是我們最為熟悉的詩人。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這首我們小時候課本上必朗誦的經典名詩,則讓我不由回想起小時候那朦朧的點滴記憶。我也時常於夜晚目視那一輪明月,那皎潔微涼的月光灑滿著昏黑大地,而夜色也總是靜悄悄的,引發人的無限遐想。

藏在詩歌故事裡的唐詩

755年,天寶十四載“安祿山”與“史思明”引發了“安史之亂”隱藏在太平盛世下的社會各個矛盾、隱患也被點燃了。此事件對唐朝來講無疑是個轉折點,由興盛到沒落、由太平到混亂的關鍵事件所在。事件爆發後唐朝便開始衰退,而女帝武則天在位期間的690年到705年,都未對大唐爆發過如此大的傷害,反而起到一個承前啟後作用,對制度與經濟大改,把大唐繁榮富強推向新的高峰。

受此影響,此時的詩風一轉偏向於現實主義風格的創作。從唐朝鼎盛時期以李白為首的浪漫主義、風土人情、壯麗山河描寫轉向了因唐朝盛世衰落,以現實主義為首的詩聖“杜甫”,詩寫了當朝社會各種狀況,民間疾苦、國家憂患、貪汙腐敗的社會亂象。這一期間的唐朝詩詞是具有一些悲慼情懷在內的,記錄了國難和民間的各種疾苦,而這首《楓橋夜泊》正是唐朝處於危難時張繼途經蘇州河畔作下的。

安史事件帶來的愁苦不光禍及了百姓,也在當權者身上發生著。756年,受事件影響當時的唐皇帝帶著大臣們離開長安往江南地區奔赴。同時內心也是悔恨不已,錯信了奸臣,痛斥曾經看好的安、史兩人,楊貴妃也在路途中被迫自縊了。

有一首詩就講述了這位皇帝淒涼的晚年

“南內淒涼西內荒,淡雲秋樹滿宮牆。由來百代明天子,不肯將身做上皇!”

而隨皇帝奔赴江南的人當中便有進士張繼,不知是哪一時,張繼來到了蘇州,一個深秋裡的夜晚,內心滿懷對亂世的惆悵。

在一個晚秋裡的寂靜夜晚,皎月早已隱匿烏雲之中,不遠處卻響起烏鴉嘶啞鳴叫,在夜晚中顯得一絲清冷孤戚。深秋冬臨,寒冷的氣息宛如那冰霜遍佈著天空與大地,嗚呼的作著嘯響,那緩緩流動的江水附近種著幾棵大楓樹,在遠處又好似有座石橋凜立江面。楓樹那枯萎、泛黃的葉子在寒風中隨意飄落,撒滿在僵冷的地面和寒冷江流之中。面對如此寒酷的夜色讓張繼內心不由得聯想起此時正處於混亂與危難中的大唐,亂世之下也是這般苦寒、悲慼、寂靜,頓時心中憂愁不已。那楓樹不遠的漁船正亮著一絲燈火也是無心睡眠吧,不知過去幾時了,那蘇州城外的清冷寺廟響起了鐘鳴之聲,穿過寂冷的夜色,朝我乘坐的客船而來。

藏在詩歌故事裡的唐詩

此時的張繼完全被眼前的景象所觸動,隨後便作下這首著名的《楓橋夜泊》一詩,受到許多人的喜愛並被收錄到各個詩集當中,廣泛流傳。詩中的用字、句、意境描述、動靜、明暗之間,這些情景的交織結合都充滿著韻意。詩中更是帶有一絲禪意,意境深遠而獨特,整篇詩中所呈現的憂愁更是貼和當下的社會狀態。

與此同時這也是一首在字詞含義上具有爭議的詩,在後世的各朝代都出現過多種的不同解析,到現在仍然沒有統一的說法。如“江楓”指的是江邊的一座石橋而不是楓葉樹。“寒山寺”指的是遠處建立在寒冷山石上的寺廟,又或者是一座叫寒山的山,上面有座寺廟。“半夜鐘聲”一般寺廟是清晨敲鐘,哪有半夜去敲鐘的,又有人說在當時的蘇州確實有半夜鳴鐘的習俗。

安史之亂後政治、社會混亂,不光對詩的創作有影響對詩人更是如此。此時的李白由宣城來到了郯中,後又是隱居廬山。此後,李白的詩一改以往浪漫主義色彩,貼和了當下社會現狀,所寫的詩更多的是對憂國憂民的感情訴訟。後來李白投靠了永王,永王與他人爭奪權力失敗後受到牽連被流放在外,後被特赦,可此時的李白已是遲暮之年猶如那風前殘燭,早已不復年輕。

盛世漸逝,美好積極的思想回歸到現實理性一面。唐朝中期以白居易為首的詩人延續了杜甫的現實主義風格,詩詞意境更為貼合生活,注重現實的特點。到了唐後末期整個朝野上下瀰漫著一股日薄西山的蕭瑟味,憂愁意味更是濃郁,在詩的上面更是如此,詩風一片低迷,詩詞創作與詩人不復往昔的繁花之景。

不同時期,朝代的文學形式也不同。唐朝流行詩,宋朝流行詞,元朝的曲子,而明清則是小說。不同時期下呈現出的思想、文學載體不同,從簡潔清雅,講究韻藝到篇幅大的通俗易懂,文化緊隨時代的不同而變幻著。

不變的詩意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

從唐朝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千多年,歷史的悠久讓我們忘卻很多,藍海漸微、山石漸蝕,斯人已逝,昔日不再有。

從張繼作下《楓橋夜泊》那個深秋夜晚開始,秋天已經來了一千多次,樹木開花結果反覆了一千多次,那楓葉樹呀!它又飄落了一千多次落葉。那寒山寺裡悠長的鐘聲更是響徹了一千多年,這對生命來講也是夠遙遠的,也是如此的脆弱與短暫,新老交替,聚散離合無常。

關於唐詩的故事,關於那《楓橋夜泊》的故事還不時在時光中泛起波漣。

後來的人們更是把《楓橋夜泊》一詩刻石成碑,以示對詩的喜愛與重視,可見後世對這首唐詩的評價之高。此外在汪洋大海外的日本也對這首詩十分喜愛,尤其詩中所寫到的寒山寺,在日本人的內心中有著特殊的意義存在。後來得知,以前奔赴日本傳授文化和佛學的還有個叫“寒山”的高僧同樣也擅長作詩,在日本人心中有著很崇高的地位,受此影響自然對這首帶有禪意的寫愁詩喜愛與重視了,並圍繞著這首詩發生了許多故事。

詩人們的身軀早已化作飛灰,了無蹤跡,唯有詩意長存,猶如那寒山寺裡悠揚鐘聲。有時倒希望眼睛一睜躺坐那楓樹下,紛飛的落葉、昏黃的夕陽,現在的一切都是夢一場。

Tags:詩詞唐朝唐詩這首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