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佛教:為什麼不能“邪淫”?這六個內容,道出了緣由

由 問過藍天 發表于 人文2021-06-17

簡介而在佛教的修行中,福德資糧是成就智慧的基礎,佛或菩薩之所以覺悟智慧,就是由於他們修到資糧圓滿無漏,換句話說,我們還沒有佛或菩薩的智慧,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資糧的積累不夠,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再犯“邪淫”,僅有的一點資糧就會消失不剩,距離覺悟智

墮入惡道是什麼意思

學佛的人都知道,“邪淫”是佛教的禁忌,容不得半點馬虎。

也就是說,一個修行的人,若是不小心犯了“邪淫”,那麼,其果報是非常嚴重的,正因為如此,在佛教的戒律當中,才把“邪淫”這一戒條列為重中之重,由不得有半點含糊。

佛教:為什麼不能“邪淫”?這六個內容,道出了緣由

樂山大佛

不僅如此,有時候甚至把能否斷除“邪淫”當成修行成敗的關鍵,換句話說,如果斷除不了“邪淫”,那就意味著不是一個真正的學佛之人。

那麼,學佛之人,為什麼不能“邪淫”呢?

以下的這六個內容,道出了緣由,即:

一、與佛教倡導的大悲心相違背

眾所周知,佛教倡導慈悲為懷,救苦救難,普度一切眾生,也就是說,佛教的目的是為了讓一切眾生出離苦海,不再受生死輪迴的束縛。

佛教:為什麼不能“邪淫”?這六個內容,道出了緣由

佛像

而“邪淫”則完全不一樣,因為“邪淫”的本質是貪慾之心,是“眾生有苦”最大的來源,換句話說,一個人若是犯了“邪淫”,那就意味著永沉輪迴,無法解脫,佛或菩薩正是認識了這一真相,才制度戒律,讓人們受持,其目的就是救度眾生出離生死輪迴,不墮入惡道。

佛教:涅槃的真相

問過藍天

購買專欄

因此,“邪淫”是與佛或菩薩倡導的大悲心完全相互違背的。

二、“邪淫”致使資糧迅速耗盡

什麼叫資糧?

其實就是修行的積累,如福報等。

也就是說,人一旦“邪淫”之後,煩惱心自然生起,這就好比裝有甘露的容器底部出現漏洞,再多的甘露,也會瞬間消耗,不剩分毫。

佛教:為什麼不能“邪淫”?這六個內容,道出了緣由

而在佛教的修行中,福德資糧是成就智慧的基礎,佛或菩薩之所以覺悟智慧,就是由於他們修到資糧圓滿無漏,換句話說,我們還沒有佛或菩薩的智慧,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資糧的積累不夠,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再犯“邪淫”,僅有的一點資糧就會消失不剩,距離覺悟智慧也就變成更加遙遠。

三、“邪淫”會讓一切戒律形如虛設

在佛教之中,無論是大乘還小乘,都講究持戒,而其中的“不邪淫”就是重中之重。

為什麼呢?

佛教:為什麼不能“邪淫”?這六個內容,道出了緣由

因為如果斷不了“邪淫”,那就是有“淫慾”之心,而“淫慾”之心,最終會導致其它慾望的泛濫,不可收拾,也就是說,“邪淫”事實上就是人們“有所執”或間接產生其它慾望的真正來源。

四、不斷“邪淫”者,無法進入禪定

《楞嚴經》有云:“若不斷淫而修禪定者,如蒸沙成飯,雖千百年名為熱沙,不名為飯,所以者何,此非飯本”。

佛教:為什麼不能“邪淫”?這六個內容,道出了緣由

意思是說,不斷“邪淫”的修行者,想要進入真正的禪定,就好比用沙土來煮飯一樣,無法實現。

更何況佛教的修行,講究戒定慧三學,而犯“邪淫”,就意味著“戒”沒有了,又何以再談“定”,即福德資糧也已經耗盡了,禪定絕然不會憑空而來。

因此,修行之人若內心貪著於女色,只會煩惱不斷,又何談清靜修行,連短時間的無念都做不到,更何況甚深禪定。

五、喪失智慧

古語有云:“一念貪心起,百萬障門開”。

佛教:為什麼不能“邪淫”?這六個內容,道出了緣由

貪念一起,就會有無數道障礙之門,讓人無法覺悟到原本就具足的德相智慧,而“邪淫”正是最大的障門,因此,犯“邪淫”,也就意味著把障礙之門開啟,無法證及真正的智慧。

六、墮於惡道

戒色寶鑑:令你身心安康、財富充滿,佛教最全的9種戒色方法

淨慧梵行

購買專欄

佛教講輪迴,也就是說,一切眾生若是無法覺悟智慧,那就會生生世世的流轉於輪迴之中,無法解脫,而輪迴本身,就有六道。

按照佛教理論的說法,這六道是根據“業”的輕重來分割槽分的,即業重的就會流轉於惡道,業輕的就流轉於人道或天人道。

佛教:為什麼不能“邪淫”?這六個內容,道出了緣由

因此,犯“邪淫”的人,不但資糧耗盡,而且也是重業,所以,也會墮於惡道。

正因為如此,無論是修行者還是非修行者,最好還是不要犯“邪淫”,因為“邪淫”的業報有多重,我們從以上這六個內容就知道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問過藍天

【問過藍天】專注國學、佛學,每天都有內容更新,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選關注,歡迎收藏,歡迎讚賞,歡迎轉發。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無量壽經》《金剛經》《楞嚴經》《心經》《大悲心陀羅尼經》《阿彌陀經》《阿含經》《華嚴經》《大念處經》《法苑珠林》《現觀莊嚴論》《瑜伽師地論》

Tags:邪淫資糧佛教修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