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審美需要“眼高”

由 中國教育新聞網 發表于 遊戲2023-02-04

簡介青少年時期,實在有必要多讀一些類似於《中國美術五千年》這樣的通識性好書,先“紙上談兵”,在理論上提升審美水平,然後再透過去博物館、藝術館提升實戰經驗,兩者疊加起來,才可能有“眼高”的審美

亂是誰的作品

基礎教育中特別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容易偏向智育。我的學生時代,音樂和美術被視為副科中的副科,上課時間經常被其他考試學科所佔用。當了老師之後,深刻地覺得應該把這欠缺的一課補上。說補上,不是說要學會畫畫,要畫得有多好看,也不是說要學會唱歌,唱得有多好聽。這些都不重要,我更關注審美對一個人生命的影響。

最近讀了《中國美術五千年》一書,這本書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教授楊琪撰寫,是寫給大眾的美術通識讀本,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並從中受到很多啟發。

在我的知識體系中,似乎只是在中學階段學歷史時,記住了一些關於著名畫家及其代表作,看到相應的畫作之後,也能知道這是誰的作品,但是這個作品好在哪裡,從什麼角度去欣賞,就全然不知了。比如,我知道顧愷之是東晉時期的著名畫家,其代表作為《洛神賦圖》。但是,印象中《洛神賦圖》只不過是一幅圖而已,沒想到讀了這本書之後,才知道原來這是一卷“連環畫”,既可以透過人物看到很多故事,又能夠透過人物具體情態去挖掘背後極為細微的情感。這實在是一種由知識到審美的轉變。

楊教授在介紹顧愷之的《洛神賦圖》之後,還進一步介紹了顧愷之作為中國繪畫理論的奠基人,提出了“以形寫神”藝術主張,並梳理了中國繪畫從追求形似到追求神似,以達神形兼備藝術效果的時代背景。這樣一下子就令讀者豁然開朗,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看得更明白,更透徹了。

類似情形在書中比比皆是。在介紹張擇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圖》時,特別提示我們注意中國畫與西方畫在畫面透視關係上有很大區別。西方藝術作品常見的是“焦點透視”,是遊客跟導遊一樣站在那裡不動地定點觀察。而中國畫則是“散點透視”,是遊客跟著導遊一起移步換景的觀察。有了這把欣賞的鑰匙,再加上相應的文字解說,就能真正看懂這幅名畫的妙處之所在了。這部分末尾還著重分析了為什麼《清明上河圖》是中國風俗人物畫發展的頂峰,幫助讀者搞清楚了人物畫發展的來龍去脈。

再比如,2017年在故宮博物院展覽《千里江山圖》,遊客蜂擁而至。但大多數人可能和我一樣,不過是聞其名,看個熱鬧而已。但透過《中國美術五千年》這本書,就看出了很多門道。唐五代時期水墨山水畫大行其道,而宋代卻一變而為青綠山水畫,原因是什麼呢?原來,唐末五代,戰亂頻繁,水墨山水偏於表現對隱居山林生活的追求,而宋代則是太平盛世,青綠山水偏於表現對秀麗江山的歌頌與讚美。

楊教授在這部分結尾的補充說明,更是點睛之筆,不妨照錄如下:“在北宋,山水畫的主流是青綠山水畫,這並不是說,水墨山水畫已經完全絕跡。只是說,水墨山水畫不是山水畫的主流。有些人既畫青綠山水,也畫水墨山水。畫青綠山水是投時尚之所好,畫水墨山水則是表現胸襟。”類似於以上這種看似不經意,但又寥寥數語之間揭示了中國美術發展規律或者時代特徵的評論在這本書中比比皆是。這讓我作為一個美術門外漢不禁眼界大開,一步步跟著走進了門內。

實際上以上所舉只是本書的片段而已。在這本書的後記,對中國美術的發展規律從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三種類型的“初創——繁榮——衰敗”的過程,做了要言不煩的介紹,令讀者對“中國美術的來處和歸路”瞭然於胸。

《中國美術五千年》一共收錄了24個朝代,50位名家,300幅傳世名作。讀了這本書,就能非常清楚地瞭解中國美術的名家名作,系統梳理了中國美術的歷程。對青少年而言,在人生中的黃金時代,接觸並反覆閱讀這樣的書籍,對他們的生命和情感塑造,都會起到莫大的作用。

德國著名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席勒在他的名著《審美教育書簡》中說:“從感覺的被動狀態到思維和意志的主動狀態這一轉變過程,只有透過審美自由這個中間狀態才能實現。”審美教育之於人的生命、人的情感的養成有著無可言喻的重要性。青少年時期,實在有必要多讀一些類似於《中國美術五千年》這樣的通識性好書,先“紙上談兵”,在理論上提升審美水平,然後再透過去博物館、藝術館提升實戰經驗,兩者疊加起來,才可能有“眼高”的審美。有了“眼高”的審美,才可能有出彩的人生。

(作者系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教師)

《中國教育報》2022年11月16日第11版

作者:於曉冰

Tags:美術山水畫審美水墨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