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中西方的墨菲定律VS上得山多終遇虎

由 夜思影 發表于 遊戲2021-10-25

簡介”其實,除了“上得山多終遇虎”之外,中國還有很多諺語都可以反映出墨菲定律,如“多行不義必自斃”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常趕集沒有碰不上親家的”,還有電影《無間道》中的那i典臺詞“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墨黑定律指的是什麼

中西方的墨菲定律VS上得山多終遇虎

墨菲定律注重可能性,強調事物的變化及不確定性。一件事你第一次做役出差錯,第二次也沒出問題,做多了,小機率事件就逐漸變威了必然事件。所謂“上得山多終遇虎”,指的就是這種情況。

在古代,環境還沒有被破壞得像現在這麼厲害,山上有老虎是常有的事。雖然一隻老虎的領地可達數平方公里,但它也不是天天在領地裡閒逛,所以上一次山遇到老虎的機率也不高。但如果每天都上山的話,總有一天會倒黴的。

現在環境破壞嚴重,要“遇虎”,大概只能到動物園去了。但現實生活中,因為心存僥倖而最終“遇虎”的悲劇卻在不停地上演。

明明期邊的提示牌上寫著:水深危險,請勿游泳!但總有人認為自己水哲好、技術高,非要下水。遊一次沒事,遊N次還是沒發生什麼,後來第N+1次就翩水身亡了。

明明路口亮起了紅燈,但還是有人趁著車還遠,趕緊過馬路、N次都沒出意外,第N+1次就發生了車禍。

明明不能酒後智車,但還是有人覺得沒有喝多,神志清醒、反應敏捷,倒毒的事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酒駕了N次都沒出事,第N+1歐就出事了。

明明知道偷竊別人的錢財是違法行為,但還是有人明知故犯。

第一次偷東西很害怕,第二次沒那麼怕了,偷了N次還是能逍遙法外,第N+1次就被抓到了。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上得“山”多,就越做越大膽,越來越肆無忌憚。總有一天,真的遇到了“虎”。

。僥倖心理是釀成很多禍患的條件、誘因、根源。你可以狡猾地

躲過“一萬”,卻難躲過“萬一”;能夠逃過“今天”,但逃不過“明天”。哲學家狄德羅曾說過: “人生最大的錯誤,往往就是由僥倖引誘我們犯下的,當我們犯下不可饒恕、無從寬釋的錯誤之後,僥倖隱匿得無影無蹤。而在我們下一次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它又光臨了。”

其實,除了“上得山多終遇虎”之外,中國還有很多諺語都可以反映出墨菲定律,如“多行不義必自斃”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常趕集沒有碰不上親家的”,還有電影《無間道》中的那i典臺詞“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應時刻謹記墨菲定律,這樣我們會少一點“遇虎”的後悔。如果總是心存僥倖, “墨菲先生”就會跳出來懲罰我們。有人認為,墨菲定律的描述太過絕對和悲觀,缺乏科學依據,很容易被推翻。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墨菲定律乍一看的確絕對而悲觀,這首先是由於東西方文化差異造成的。墨菲定律以一種西方特有的幽默調侃方式描述人、事、物,對西方的語言風格不熟悉的人,自然會覺得太絕對,而熟悉西方文化的人,或是經常看美國大片的人,則會輕鬆理解其中的幽默和睿智。對於是否悲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對於閱歷不同的人來說更是如此,對比後你會發現,你的人生經歷越豐富,就越會覺得誕生於人類盲目樂觀之中的墨菲定律具有普遍性。

一般來說,定律的得出有兩種途徑,一是邏輯推理,二是經驗1菲定律·成功法則歸納。墨菲定律遵從的是第二條途徑。定律的產生不僅證明了它來源的科學性,而且還驗證了它應用的有效性。換句話說,假如一條道理被歸納出來,同時被無數事實證明是有效的,也就可以稱為定律了,而不必達到數學上的精確。

Tags:墨菲定律遇虎明明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