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繁衍、生命、婚姻,古代文人為何如此鍾愛“月”這一意象?

由 豈止史實 發表于 遊戲2021-09-15

簡介一:“月”在先民神話中的象徵1.“月”是生殖崇拜的化身月圓月缺,盈虧相續,原始初民認為月亮具有強大的生殖能力,生生不息

拜月長生是什麼意思

對大自然的崇拜是原始宗教最早的一種崇拜形式,原始宗教是人類把自然力和自然物逐步神秘化和神化的結果。原始人對月亮執行現象,對月相變化、月色、月中陰影、月食等現象不解其謎,而又好奇,故對月產生神秘感,

認為月有一種超越人類的神氣力量,敬而拜之。

繁衍、生命、婚姻,古代文人為何如此鍾愛“月”這一意象?

而在我國的文學作品中,“月”這一意象的超然地位也讓人不經思考兩者之間的關聯。

一:“月”在先民神話中的象徵

1.“月”是生殖崇拜的化身

月圓月缺,盈虧相續,原始初民認為月亮具有強大的生殖能力,生生不息。

月亮的由虧到盈,再由圓到缺,還視女性先民進一步聯想到自己懷胎後日漸膨起,分娩後重新平復的肚子。

先民將人類生殖與月亮相聯絡,將女人與月相繫結,原始人認為女人一定有和月亮一樣的本性,這不僅是因為她們和月亮一樣,都有‘膨脹’的趨向,

而且還由於她們也有與月亮的月週期一樣長的月經期。

人們對月亮的崇拜最初是與早期農牧業生產分不開的,初民認為月亮具有幫助農作物恢復生機和促進植物生長的神性。

原始初民因月盈虧而將其與生殖相聯絡,視月為生殖神,希望借月之神力,祈禱子嗣繁衍。

原始農耕時代,先民認為穀物豐收是月神的恩賜,

視月為地母神,秋收後要舉行“跳月”活動以報答,大概是較早的祭月之舉。

繁衍、生命、婚姻,古代文人為何如此鍾愛“月”這一意象?

繼“天體崇拜”之後的“動物崇拜”,蟾蜍也漸被引入月亮神話。民間也有“兔望月而孕”的說法。月蟾神話實際是生殖崇拜觀念的雜糅,

蟾蜍是人世間多子的動物,受到先民的崇拜,月亦生殖神,因二者之間的相似性而演繹出月蟾神話。

月神話的生殖神性亦視月為女性的象徵,按照陰陽的文化體系,形成了月——陰——女性的象徵體系。

月成為萬物之母,月亮女神神話亦慢慢誕生。

女媧、西王母、嫦娥等月亮女神神話象徵著“生命的繁衍與永恆”。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月中女神都是主司婚姻和生殖之神,是初民心目中混沌的天人合一的神。

後世中秋節中的“走月”、“跳月"及“摸瓜”等民間習俗,是拜月求子嗣,是上古月神生殖觀念在民間的符號化具象,

月老是上古月神在民間婚姻生活中的歷史投影,是月神民間化世俗化的流變和蔓延,是月神由天堂走向民間由神到人的複合形態,這種形態是月為生殖神,生命之神的自然演化, 一種複合的婚姻神型。

繁衍、生命、婚姻,古代文人為何如此鍾愛“月”這一意象?

2.“月”是長生不老的象徵

祈求長生不老,延年益壽,乃人類不朽話題,今人探之, 古人亦然。

然而遠古人類物質生活條件極其低下,無法從科學的角度探索,轉而仰仗神靈,希望借神力能長生。古之有萬物有靈論,月虧月圓,迴圈往復,先民視月具有再創自身,永生不死的能力,是生命死而復生,永不滅絕的象徵。

其中,“不死之藥”在我國是一個傳統的神話主題,而西王母掌不死之藥,嫦娥竊藥奔月為“月精”這類長生登仙的神話,表現了人生圓滿的歸宿,象徵月乃長生之仙境。

伐桂的吳剛,雖被罰伐桂樹,桂樹為不死之樹,吳剛伐之亦當不死。月蟾、月兔也是長生的象徵,搗制不死之藥。

諸多月神話及其意蘊賦予了本為一自然客體的月以神秘的色彩,亦可說古人因對月的神秘性而演繹不少月神話。

人們敬月、崇月、祭月、拜月,對月的宗教信仰,禮儀風俗代代相傳。

繁衍、生命、婚姻,古代文人為何如此鍾愛“月”這一意象?

二:“月”在文學作品中的發展歷程

1.自然形態期

月原型的自然形態期,主要指先秦、兩漢時期。此階段詩中的月原型大都以賦、比、興的方式出現。而且這一階段月在詩中的地位較輕。

月的審美屬性沒有得到較好的表現,它只是作為自然物寄託著作者的思想情感。

2.審美形態期

月原型的審美形態期主要指魏晉南北朝和唐朝。魏晉南北朝是一個審美自覺的時代,自然山水都以自身的美進入詩人的審美視野,主客進一步融合,月原型在這個時代背景下發生了改變。

到唐朝,詩人不僅以審美的眼光看待月,他們更多層次多角度地感受月,為它注入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月原型在唐詩中是頻繁出現的。據鄧國光、曲奉先所編的《中國曆代詠月詩詞全集》,

各時期詠月詩數量如下:商周3首、漢朝5首、南北朝52首、隋朝11首、唐朝493首。

而據電子版《先秦漢魏南北朝詩》和《全唐詩》索引,

“月”在前者出現了1833次,在後者出現了12126次

,除去重複等因素,唐詩中的“月”亦應出現萬次以上。

繁衍、生命、婚姻,古代文人為何如此鍾愛“月”這一意象?

不僅如此,唐詩中月原型的意蘊較之前的更為豐富且具藝術性。

更重要的是,此時期詩人觀察月時心理視角的轉變。在先秦時,詩人多受日月神崇拜及儒家政教思想影響,

月在人們心裡是與秩序相對應的。到魏晉南北朝,月的審美屬性進入詩人的視野。

到唐代,詩人雖也以審美的眼光看待月亮,但同時又站在了社會歷史文化、人生宇宙模式的高度對它進行思考,這與此時期詩人追求詩的意境有關。

這些變化使詩人感受到的月亮是立體的。詩人心中的月原型有時間和空間。上的延展。

3.敘事形態期

宋之後,敘事類文體興起。

月原型在戲曲、小說等文體中的出現方式大致有三:一是作為語境,如男女私會常以月作背景;二是書中人物吟詩弄詞時常引月入詩,這點與前代相同;三是將月神話的有關因素或月的執行週期用到敘事文體中進行重塑與演繹。

最後一種方式暗含了宋以後人們對月原型的重新認知和構建。

在此時期,月的神話屬性和審美屬性逐漸被世俗性代替。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實現不了的願望都借月宮得以實現。此時的月宮不再是遙不可及,即使是凡人也可以入住月宮或與月宮仙子談戀愛。

繁衍、生命、婚姻,古代文人為何如此鍾愛“月”這一意象?

另外,古人心中月死而復生的特徵和月的執行週期在元以後被運用到敘事文體的結構中,

將古人對人生的理解演繹出來。

三:“月”為何能從從神話轉變為文學意象

1.神話是文化作品的結構雛形

弗萊認為“文學是移位的神話”,神話中已經蘊含了後世文學作品中的各種結構模式和形象。

於是,人們在運用原型批評分析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節架構等因素時便自然地把它們與神話連線起來。研究文學作品中月原型的著作一般都借鑑月神話的研究成果,並遵循著相似的思維方式。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便獲得了文化屬性上的“中國的月亮”,透過中國文化的月亮原型,

可以揭示諸多的中國文化的深奧古義和審美意蘊。

繁衍、生命、婚姻,古代文人為何如此鍾愛“月”這一意象?

2.神話原型對民族精神的深刻影響

弗萊將原型從心理領域引入文學領域,提出了神話原型批評方法。這為文學作品等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人們開始從宏觀的、整體的視角研究文學作品,對月神話以及古典詩文中月的研究也因此得以拓展。

20世紀80年代以前,學術界對神話的研究多側重於史料考證和整理。

80 年代以後,尤其是神話原型批評等西方的文學批評方法引入我國之後,人們開始對神話,比如月神話進行全新的解讀,開始探討月神話所蘊含的人類共同情感和原始文化內涵。

當月神話同祈生巫儀聯絡起來,認為月神話所經歷的各種形態和模式,分別暗含著遠古先民對豐產、生殖、婚姻的崇拜與渴望。

在中國的日月神話中,蘊涵了一個由象徵原型建構起來的民族精神模式。

繁衍、生命、婚姻,古代文人為何如此鍾愛“月”這一意象?

且這種民族精神模式由三種象徵原型構成:太陽象徵原型、月亮象徵原型、日月和合象徵原型。

其中月象徵原型便是以嫦娥奔月等神話所暗含的原始文化心理。在遠古先民的心理結構中月就早已同女性、母親、生殖、豐產、長生、婚姻等有了聯絡。月神話存在形態及構成因素的演變見證著這種遠古心理結構的存在與傳承。

四:總結

現實生活是文學創作的來源,構成文學作品的各因素也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改變。月原型在經歷了自然形態期、審美形態期、敘事形態期後,定會在現代文學作品中不斷豐富與發展。

Tags:神話原型月亮象徵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