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的這句俗語有科學依據嗎?

由 讀否 發表于 遊戲2021-08-30

簡介因此,人們也認為當象徵陰的女孩出生在了陽氣最盛的正午時,體內的陰氣會和外界的陽氣衝突而導致身體的損傷

朝霧晴晚霧陰什麼意思

中華民族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文化成果,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我們的祖輩積累了許許多多的生活智慧。舉例來說,勞動人民透過對自然規律的長期觀察,創造出了用來指導農業生產的“二十四節氣”。另外,透過一些細微的徵兆,人們還能大致推算出今後一段時間的氣候狀況,這些都體現在了“朝霧晴,晚霧陰”、“旱怕南雲漲,澇怕北雲生”、“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到”等俗語當中。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的這句俗語有科學依據嗎?

不過,因為缺乏正確科學技術的指導,古人的俗語有的還算有幾分道理,有的就比較令人疑惑了。舉例來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正月剃頭死舅舅”、“玩火尿炕”等等,都讓人覺得十分不靠譜。在靠譜與不靠譜之間還有一種俗語,那就是有關於風水玄學的,它們稱得上是信則有,不信則無。在令人難以解釋的同時,這些俗語在生活中似乎又常常應驗,如“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就被不少人認為是有一定道理的。那麼,這句俗語是真是假,有科學依據嗎?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的這句俗語有科學依據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想表達個什麼意思。在沒有鐘錶的古代,人們為了表示時間,就把一個晝夜交替,也就是二十四個小時劃分為十二段,每段稱為一個時辰,摺合現在的單位就是兩個小時。為了更方便地表示每一段時間,人們又用“地支”代替數字來給時辰命名,這便是影視劇中常說,老人們常用的的子時、午時、丑時等等。

在唐朝以前,一天的開始和今天一樣都是凌晨十二點,也就是說,那時的子時是凌晨十二點到凌晨兩點之間。唐朝以後,子時的概念變成了深夜十一點到凌晨一點,與之對應的,午時就變成了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的代稱。弄清了這個概念,我們就可以對“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進行初步解釋,即女孩害怕是正午時分出生,而男孩害怕是夜半子時降臨人間。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的這句俗語有科學依據嗎?

之所以有這樣一個結論,我們還要搬出另一個著名的理論,那就是“陰陽調和”。作為我國上古時期就出現的古老概念,陰陽被認為是萬物的本源和規律,它們既相互對立,又能調和統一,極具樸素辯證思想。在陰陽理論當中,萬物都有其屬性,如太陽代表陽,月亮代表陰、白天代表陽,晚上代表陰、男人代表陽,女人就代表陰。而在一天當中,正午時分是陽氣最重的時候,子夜則陰氣最重,所以容易滋生邪祟。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的這句俗語有科學依據嗎?

在此基礎上,人們提出了陰陽衝突的概念,也就是當代表陰的事物和代表陽的事物相接觸時,可能就會導致互相之間的傷害。在影視劇和小說中,我們常能看到用黑狗血驅邪驅鬼的場景,這是因為狗是“至陽之畜”,其血液中蘊含大量陽氣,而鬼怪都是陰氣纏身,所以接觸到陽氣重的東西就會元氣大傷。

因此,人們也認為當象徵陰的女孩出生在了陽氣最盛的正午時,體內的陰氣會和外界的陽氣衝突而導致身體的損傷。同理,陽氣大盛的男嬰如果生在了陰氣瀰漫的子夜,也會遭遇陰氣的侵蝕。總之,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如果生得“不是時候”,都會被認為容易導致體弱多病、精神不振等情況。

其實,從現代科學的角度而言,新生兒普遍身體都會非常虛弱,如果出生後沒有得到及時的保護就會容易引發各種疾病。因此,我們能夠看到醫院會準備有保溫箱,防止剛出生的嬰兒體弱導致體溫過低。所以說,從科學角度出發,或許古代的男嬰女嬰都應該害怕在半夜出生,畢竟那時保溫措施比較落後,嬰兒可能容易著涼而生病。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的這句俗語有科學依據嗎?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認為出生時間和嬰兒毫無關係,相信人的一切活動都是有科學理論作為依託,而非由出生時間、星座、血型、屬相這些隨機因素來決定。與此相對的,也有很多人認為“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有著一定的道理,因為自己身邊就有類似的例子。甚至還有第三種觀點認為,女孩午時出生會更加堅強和陽剛,男孩子子夜降世則會更加文靜內向,而這都是陰陽調和在起作用。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的這句俗語有科學依據嗎?

總的來說,陰陽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其中蘊含了不少珍貴的哲理,如對立統一關係;也潛藏著古人的生活智慧,如重視身體的陰陽平衡,注意寒性、熱性食物的攝入等等。不過,其中也有著許多科學無法解釋的內容,如所謂陰氣、陽氣對人體的影響,風水、五行對運勢的影響等等。對此,我們也只好秉持信則有,不信則無的態度,尊重每個人相信或懷疑的自由。

Tags:陽氣子夜午時陰氣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