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春秋時期發現的“傳國之寶”和氏璧,它的最終去向是哪裡?

由 古辭風雲 發表于 遊戲2021-08-02

簡介傳國玉璽仿製品秦王嬴政楚霸王項羽塑像和氏璧,又稱和氏之璧、荊玉,是中國古代一塊著名的璞玉石,相傳為楚國人卞和所發現

和氏璧是哪裡的

春秋時期發現的“傳國之寶”和氏璧,它的最終去向是哪裡?

傳國玉璽仿製品

春秋時期發現的“傳國之寶”和氏璧,它的最終去向是哪裡?

秦王嬴政

春秋時期發現的“傳國之寶”和氏璧,它的最終去向是哪裡?

楚霸王項羽塑像

和氏璧,又稱和氏之璧、荊玉,是中國古代一塊著名的璞玉石,相傳為楚國人卞和所發現。

有關和氏璧的最早記載,在《韓非子》《新序》等書中著述:

春秋時期,楚國人卞和看到鳳凰在一塊青石上棲息,他認為這是塊寶玉,便把這塊璞石進獻給楚厲王,楚厲王讓玉工辨認,認為是塊普通石頭,以欺君之罪砍去了卞和的左腳。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獻寶,被以相同的罪名砍去了右腳。到楚文王時,聽說卞和每天在荊山下抱著璞石涕血痛哭,便派人剖開了璞石,得到了一塊絕世寶玉,經名師雕刻成璧,史稱“和氏璧”。

戰國劉向《戰國策》載:“周有砥厄,宋有結綠,梁有懸愁,楚有和璞。”

西晉傅鹹《玉賦》說:“當其潛光荊野,抱璞未理,眾視之以為石、獨見知於卞子。”

唐代李白《古風》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國,見疑古所聞。良寶終見棄,徒勞三獻君。”

春秋時期發現的“傳國之寶”和氏璧,它的最終去向是哪裡?

古玉

和氏璧在流傳的數百年間,被奉為“天下所共傳之寶也”(史記),圍繞著它還有“完璧歸趙”這樣的千古佳話。和氏璧最終流向了何處?

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諫逐客書》中提到:“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隨、和之寶”,即指“隨侯之珠”與“和氏之璧”兩件當時著名的寶物。可見最後和氏璧落入了秦王之手。

據《史記》記載,秦王破和氏璧,在上面雕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成為傳國玉璽。劉邦率兵入關後,子嬰將玉璽獻給了劉邦,此御璽成為“漢傳國寶”。到漢末董卓之亂,御璽先後落入孫堅、袁術等地方豪強之手,再經傳魏、晉等朝代,到五胡十六國時,一度流於割據的諸強之手,後被南朝承襲。隋亡後,御璽被隋朝蕭皇后帶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御璽歸唐。傳到五代十國時,天下大亂,石敬瑭攻打後唐,後唐李從珂滅國時把人玉具焚。按照玉的物理特性來講,此寶玉耐高溫,應該落入了石敬瑭的手裡,而後成了他的陪葬品。

春秋時期發現的“傳國之寶”和氏璧,它的最終去向是哪裡?

秦始皇陵

另一種說法是:和氏璧被作為隨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內,並沒有作為傳國玉璽流傳後世。如果這樣的話,隨著科技的發展,將來發掘秦始皇陵墓地宮時,我們有機會看到和氏璧的絕世風采。

還有一種說法是: 秦朝末年,項羽率兵佔領咸陽,大肆劫掠,和氏璧可能落入其手。在後來的楚漢戰爭中,項羽被劉邦打敗,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玉璽可能埋在項羽稱“西楚霸王”後所建的都城彭城(今江蘇徐州),也可能遺落在劉邦圍困項羽的垓下(今安徽固鎮)。

不論上述的推測正確與否,可以肯定的是能耐1300度高溫的這塊寶玉應該仍在人間。無論它是歷經滄桑深埋地下,還是顛沛流離散落海外,一定有這塊“傳國之寶”重現人間的一天。

Tags:和氏璧玉璽御璽項羽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