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晚潮|多依樹的天上人間

由 小小愛歷史 發表于 遊戲2021-06-11

簡介一次旅行就是轉換幾天生活狀態,不要執著於事先做好的攻略,多依樹的美好喻意、哈尼族的四季生產調、十月收割後的水田美食,哈尼人從馬背到山地裡的華麗轉身,都在攻略之外,卻留給我們無窮的回味

今天的霧什麼時候散開

□葉青

上帝不小心打翻了他畫畫的調色盤,掉落到人間,著陸在雲南巍峨連綿的哀牢山。哀牢山元陽梯田因此聲名遐邇。

想體驗一下大地雕塑的視覺震撼,去年國慶長假,我們穿行於雲霧繚繞的哀牢山區,自駕到哀牢山南部的多依樹景區。

一千三百多年來,紅河哈尼族人在這裡生生不息,用雙手創造出來的世界農耕文明奇蹟,是人類的一場浩大持久的修行。它召示著我們前往。

天黑抵達。我們住進多依樹峭壁上寬敞溫馨的民宿。收拾好行裝,下樓圍坐在客廳米黃色軟墊沙發上,一位哈尼族婦女正在給壁爐添木柴。她戴著古樸的帶有刺繡圖案的尖頂三角頭帕,藏青色左大襟上衣的領口、袖口、斜襟上都鑲有彩色刺繡花邊,傳遞著民族豐富的文化資訊。

火燒得很旺,噼噼啪啪,散發出果木特有的香氣。餐桌上的銅鍋,已經傳出湯沸了的撲哧聲。那晚,熱騰騰的銅鍋魚湯溫潤了我們的臉色,炸得金黃的野生黑蜂蛹噴香可口 ,是我們舌尖上初戀。純白色成板的蜂房,整齊劃一,嚴絲密縫,不由感嘆哀牢山連黑蜂都是能工巧匠。

天麻麻亮,隔壁陽臺傳來低聲絮語,那是同行的旅伴早起坐等奇景了。我興奮地裹起睡袍,衝向陽臺,期待一場變幻的默片。仙境的序幕將徐徐拉開,我會是最虔誠的觀者。

雲團撲面而來,如大海的浪濤,翻滾、衝擊、聚攏,跌宕起伏,綿延不絕。它們似乎演練過,合榫合卯,無縫無隙。我扶住欄杆,淹沒在雲霧中。

九點,女店長上樓請我們下去用餐。

她深深的酒窩露出來淺淺的微笑,寬慰我們說,多依樹的梯田很經典,秋末初冬來這裡全靠運氣,這運氣就是天氣——風大了才能把雲霧吹開,才能看到你們心目中的大地雕塑。現在已經給稻田放了水,太陽出來時,朝霞和雲彩倒映在梯田的水面上,光影五顏六色。25年前,一個法國旅行者來到這裡,看到眼前萬畝梯田的壯美景觀震驚得不得了……你們眼裡的絕世風景,是我們祖祖輩輩的日常生活,只是這裡的氣候變化無常,不知道雲是不是能散開。

這麼說來,能否看到元陽梯田的真容還有點玄。

飯後,我們坐在客廳,看書、聊天,給壁爐新增木塊,貌似悠閒,卻不時向外張望,或踱步視窗,來來回回。大約11點左右,房間光線突然明亮起來,我們奔出門外,懸崖對面蘑菇形的屋頂和黃褐色的群屋在上下雲層之間露了出來,有千年蘊色的美麗,那是哈尼人的村寨。一片雲從村寨前掠過,世外桃源般地飄緲,似神靈的居所。從峭壁往下看,莽莽蒼蒼的山谷層層遞進,有萬千線條盤旋在一半銀一半金,不,一半寶石藍一半瑪瑙紅的土地上。我們激動地搶抓相機手機奔向樓頂。當我們氣喘吁吁跑上三層高的平臺,天空瞬間落下帷幕,白茫茫的雲霧鋪天蓋地。

店長說,不要急,先讓元陽的田螺、竹蟲、銅鍋魚和建水草芽養養你們的胃。

銅鍋裡魚湯噗噗作響,有鯉魚、編魚、鯽魚,這些魚從禾穗抽漿到稻米收割,一直受禾穗滋養,肉質細膩滑嫩,因為有一股禾花花香,統稱為禾花魚。

建水草芽同樣白白胖胖。店長知識面很廣,她說,你們從浙江來,南宋杭州叫臨安城,我們紅河州明朝有臨安府,建水草芽就是臨安府所在地的特產,當年可是十分輝煌。原來這裡的小美食還有大背景。

午後休息,為我們添柴火的哈尼族大姐幫我們看著天上的動態。都說沒有訊息就是好訊息,今天沒有訊息意味天空沒有新動作。

雲依然沒有開啟的跡象,雲層比昨日濃厚,天還下著雨。我們乾脆圍攏在餐桌上與員工聊天,店長拿出一套建水古城的紫陶壺為我們泡茶 ,一位二十幾歲的哈尼族小妹哼起歌來∶

還沒做好準備

三月已悄然來臨

又到栽秧的季節

田裡的秧姑娘

早已等不及

要出嫁了……

哈尼族姐妹一起“哈尼哈吧,哈尼哈吧”地伴唱,姑娘的歌聲朗如明月。

她聽說我們下一站要去蒙自,告訴我們自己畢業於蒙自市職業高階中學。剛才唱是的《哈尼族四季生產調》。高中畢業後正逢元陽梯田在第三十七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政府號召唱響哈尼古歌,發展紅河旅遊。自己就回到多依樹,從事旅遊業,現在還沒到旺季,就在店裡幫忙。

“我們的先輩遠古時是西北氐羌部落,生活在西北高原,是馬背上的民族。因外族入侵,一路向南,經過漫長的遷徙在隋唐時期渡過紅河,來到哀牢山下,從遊牧民族變成農耕民族。先輩們在哀牢山向陽的緩坡上開挖旱地,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透過平整和種熟土壤,變旱地為旱田,再挖築檯面,堆壘泥土,形成田埂,引高山樹林集水,透過水渠逐層流入田塊,形成水田,水流匯于山腳河流,形成一個水汽迴圈系統,滋養一代代哈尼人。如今元陽梯田的神奇和壯觀,就是我們哈尼族人世世代代櫛風沐雨,日夜雕琢,化腐朽為神奇的一部史詩。”她描繪著這片土地千年凝聚的美麗,訴說先輩從馬背上躍下來,變貧瘠山地為肥沃水田的艱辛,勾畫一代代哈尼人匍匐弓耕的凝重背影,我們沉浸其中。

風拉斜雨線,白蓬蓬的雲被天空的腳踩得溼漉漉。一位皺紋已在臉上肆意縱橫的哈尼族老人勸慰我們:見與不見都是緣。

我們暫時拋開調色盤,學著唱春季開秧,夏季蔥蘢,秋季收割,冬季休耕的《哈尼族四季生產調》,一起隨樂作舞。

晚上,我們一行六人都在研究天氣預報:霧,西南風一級,下面一行小字是小雨。但沒有一個人有離去的意思,或是燈火可親,我們已是閒坐於峭壁的家人,或是還存一絲絲僥倖,明天突然刮一陣風,見雲開霧散。

早餐後,我們穿上羽絨服,扒在陽臺的欄杆上,渴望有一雙穿透雲層的眼。店長一上樓,就被我們抓著問:天光要顯露了嗎?不,我想帶你們去一個地方。店長露出了羞澀的笑容。

兩天下來,我們知道她是四分之三哈尼族血統,四分之一彝族血統,是原住民。

我們跟著她在沒有硬化的村道上繞行,雙手下意識地撩拔著雲霧,鑽進了多依樹迷離的世界。

多依果滿山遍野。見過玉環文旦果壓彎了枝頭,落地化泥,沒見過一棵果樹上結百千個果。店長說,多依樹也叫雲南移,十月正是多依果收穫的季節,一棵多依樹三到五年就能結果,十年老樹可產幾百公斤甚至一噸的多依果。果子可生吃,也可在泡菜壇醃製,或加工成果脯。多依果泡酒可舒活筋絡,降血糖血脂。

我們隨手摘下一個形似鴨梨,青黃中泛著橘紅的多依果,象酸酸的蘋果,又象家門口的青梅。

我們繼續在雲霧中穿行,來到一棵近十米高的多依樹下,店長停住了腳步,拔開多依果,樹身上刻著的“哈彝”兩字清晰可辨。店長說,哈尼族戀人約會地點不是你們城市裡的影院、咖啡吧,是多依樹。我站在村頭第幾棵多依樹下等你,不見不散。這是哈尼族小夥子向心儀姑娘發出的愛情訊號,這裡的每棵樹,都見證過無數哈尼人的愛情。這顆樹就是當年我和彝族帥小夥約會的地方,十年了,當年邀約之人已是蒙自過橋米線店的老闆,我留戀多依樹,各自一方謀生活,但每年都要一起來撫摸一下這棵樹。

甜蜜之地,雲樹纏綿,原來這裡是人間的伊甸園。

她引領繼續往上走,到達多依樹觀景臺,這最佳觀景點,因有密集的多依樹而命名的。我靠在樹上,閉上雙眼,紅河哈尼梯田五彩斑斕的奇觀撲面而來……朝霞燒紅了天空,萬千川流匯成天空之鏡。

我們時常離開眷戀的城市,去尋找神話,探尋自然和人類文明的奇蹟,感知天地的震撼和生命的偉大,等待,追尋,希望飽覽所有的風光。但在博大的自然面前,我們很渺小,若有片刻的擁有便是永恆的存在。一次旅行就是轉換幾天生活狀態,不要執著於事先做好的攻略,多依樹的美好喻意、哈尼族的四季生產調、十月收割後的水田美食,哈尼人從馬背到山地裡的華麗轉身,都在攻略之外,卻留給我們無窮的回味。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Tags:哈尼族我們店長梯田哀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