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食

曾被大量打撈,而面臨絕跡,才得到重視,如今野生稀缺,全靠養殖

由 鄉下鐵事 發表于 美食2023-01-10

簡介為了更好地控制局面,有關部門把抗浪魚列入《野生動植物保護名錄》嚴禁一切捕撈,為了更好的發展當地漁業,經專家研究,對抗浪魚進行轉移到水庫人工養殖,歷經2年時間最後取得成功,才控制了局面,之後不得不靠人工養殖來維持當地的漁民收入,鼓勵更多人進行

抗浪魚是什麼魚

從古至今“民以食為天”而說到吃,無非離不開農村這塊寶地,農村有著各種農產品,以及漁業產品,比如有淡水蝦、福壽魚、鯉魚、小螃蟹等等食物,還有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都是每家每戶家常菜。可是不管人還是動物,對於食物的追求也是極致,甚至要求更高。

一旦追求高了,卻不會滿足眼前的這種現狀,甚至有些人為了滿足客戶的舌頭和市場供給的要求,特別是對於野生動物進行大量捕殺,賺著黑心錢,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久而久之就會導致野生動物的頻危和絕跡。而在漁村有一種魚曾被大量打撈,差點面臨絕跡,才得到重視,經阻止得到控制,如今野生少,全靠養殖,

到底是哪一種魚呢?

曾被大量打撈,而面臨絕跡,才得到重視,如今野生稀缺,全靠養殖

這種魚大家應該並不陌生,其實叫做“抗浪魚”,又被稱為“鱇浪白魚”,身體比較細長,寬如大拇指般,最小也就100釐米,最大長到200釐米就不再生長了。抗浪魚是一種淡水魚,是撫仙湖的特產,肉質非常鮮美,當時在雲南是家家戶戶請客的必備菜品,也富裕了當地的一方漁民。

假如沒有圖片,光看名字大家可能會絞盡腦汁去憑空想象,是否長得像浪花一樣魚,其實拼不是,抗浪魚的得名是因為它在產卵期間,會反著浪的方向遊至岸邊產暖,也就是逆流而上,強有力的抗擊浪的拉回力,因此得名。

曾被大量打撈,而面臨絕跡,才得到重視,如今野生稀缺,全靠養殖

經過人們長期對抗浪魚的研究,發現它有個獨特的規律,在漁汛期的時候,每十天當中,只有三天游到湖邊,另外七天游回深水裡,當地人把這規律稱為“來三去七,所以在這魚汛期間才有機會捕撈,一旦過了這個期間就很難再捕撈到了。

在70-90年代期間,特別是90年代初期因為大面積捕撈,到2000年差點面臨絕跡,甚至有人會以炸魚,非法手段進行捕撈,導致生態環境的嚴重被破壞,這種行為是不好的,應該合理捕撈,在休漁期間應該要讓資源迴圈,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資源,拒絕一切非法手段。

曾被大量打撈,而面臨絕跡,才得到重視,如今野生稀缺,全靠養殖

為了更好地控制局面,有關部門把抗浪魚列入《野生動植物保護名錄》嚴禁一切捕撈,為了更好的發展當地漁業,經專家研究,對抗浪魚進行轉移到水庫人工養殖,歷經2年時間最後取得成功,才控制了局面,之後不得不靠人工養殖來維持當地的漁民收入,鼓勵更多人進行人工養殖,如今想要找到野生的更少,所以要杜絕一切捕殺野生動物生物的人,為了更好保護生態環境,一旦發現大家一定要報警舉報。

根據以上情況,大家對此事有什麼看法,不妨留言一起交流,禾木解說會為你一一解答,如想了解更多三農資訊,不妨點選上角關注和分享,你的分享和關注是對我最大的支援,謝謝。

Tags:抗浪魚捕撈養殖絕跡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