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食

制約數字貨幣成為全球化通用貨幣的三大瓶頸

由 牛牛識途 發表于 美食2022-11-29

簡介從長遠來看,隨著中心化交易所選擇採用無需許可的流動性協議以便利其交易並最大程度地減少開銷,我們甚至可能會看到人們開始認同Protocol Sink(注:Protocol Sink意為具有自動清算保證的合約協議比如DeFi協議,越來越成為社會

4096兆位元組什麼意思

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區塊鏈技術正開啟一個嶄新的時代。這個時代的革命強度可能是網際網路革命的十倍百倍。它使我們可以自己個人擁有自己的資訊。網際網路只是資訊交換,而區塊鏈時代有了價值的交換,我們可以產生資料的市場,每個人擁有自己的資料,然後在交換的過程中產生新的價值。它完全變革了生產關係,使遙遠陌生人(或機器)可以互相信任並協同。

分散式記賬技術產生的演算法是一種強大的、具有顛覆性的創新。分散式賬本,從實質上說就是一個可以在多個站點、不同地理位置或者多個機構組成的網路裡進行分享的資產資料庫。在一個網路裡的參與者可以獲得一個唯一、真實賬本的副本。

賬本里區塊發生任何篡改,牽一髮動全身,都會在所有的副本中被反映出來,反應時間會在幾分鐘甚至是幾秒內。在這個賬本里儲存的資產可以是金融、法律定義上的、實體的或是電子的資產。

在這個賬本里儲存的資產的安全性和準確性是透過公私鑰以及簽名的使用去控制賬本的訪問權,從而實現密碼學基礎上的維護。根據網路中達成共識的規則,賬本中的記錄可以由一個、一些或者所有參與者共同進行更新。

賬本記錄網路參與者之間的交易,比如資產或資料的交換。這種共享賬本消除了調解不同賬本的時間和開支,分散式賬本中的每條記錄都有一個時間戳和唯一的密碼簽名,這使得賬本成為網路中所有交易的可審計歷史記錄。

比特幣作為新生的數字貨幣,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其全球化還是有三大繞不開制約因素。一,中心化的穩定幣。二,交易的效率問題。三,中心化的交易所。

制約數字貨幣成為全球化通用貨幣的三大瓶頸

中心化的穩定幣正成為一把懸掛在整個數字貨幣市場頭頂的達摩克利斯利劍

作為遊離於法定貨幣與真正數字貨幣之間的中間體穩定幣。正快速蓬勃發展起來。穩定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數字貨幣。我們常用的穩定幣USDT是Tether增發的用來衡量數字貨幣的價格尺度的貨幣,和與數字貨幣交易的橋樑。

我們長期看好穩定幣的發展前景。

穩定幣流通量持續增長,USDT(穩定幣)已經破圈,從加密資產的交易貨幣發展為具有跨境匯款、支付結算功能的另類貨幣。USDT解耦了美元的特權,在保持貨幣政策制定權不變的前提下,用抗稽核的區塊鏈替代了原有的支付網路,消解了資金流轉的控制權。從小眾的加密領域逐漸走向主流支付。

加密資產價格的極大波動性阻礙了其成為通用的交換媒介和價值尺度,穩定幣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USDT是最早一種由美元儲備支撐的穩定幣,由Tether Ltd。在2014年在香港發行,保證與美元的一對一轉換比率。Tether與美元掛鉤,其中100%的基礎儲備由美元和等值貨幣組成。公司僅充當USDT的發行人,儲備資產的保管人,整合現有區塊鏈錢包和交易所的經理人,以及能夠方便使用者交易的錢包運營商。

作為代美元,USDT轉賬和清算效率更高,能夠點對點地進行交易,節省銀行費用。所有交易記錄都在鏈上記錄且不可篡改,雖具有隱私性但也不失有效的監管途徑。

未來的國際貨幣體系中支付方式的升級會加速變革的步伐,消費者和企業的支付靈活度大大提升,基於移動的支付解決方案和基於區塊鏈網路的資產轉賬會成為人們日常的使用方式。在未來的幾年中,由於穩定幣的出現,我們可能會看到自上而下和市場自發並進的、具有深遠意義的支付創新。

未來每四年一次的比特幣減半後的近十倍暴漲行情,會吸引全世界的眼球。吸引眾多的投資者參與。必然也會帶動穩定幣發行量的大量增長。全球債務危機必然發生,每一次的危機必然帶來眾多的數字貨幣投資者。必然也會帶動穩定幣發行量的大量增長。在未來數字貨幣必然代替法定數字貨幣。穩定幣的全球化通用成為必然。

現在以USDT為代表的穩定幣,不受監管,不公開透明,已經長成幣圈龐然大物的隱形霸主,無節制的增發濫發,不受控制的影響力終究會被用於操縱幣價。

現實一:整個數字貨幣行業,已經被牢牢綁在USDT這輛戰車上。

現實二: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抗拒“鍵盤上敲一串數字就能直接變成銀行存款”的誘惑。

這個兩個事實聯絡起來,讓人既唏噓不已,也令人毛骨悚然。

整個數字貨幣市場

需要另一種去中心化的,價格穩定的,可靠性高的,全球通用的,不受操控的,不受信任危機影響的數字貨幣。

制約數字貨幣成為全球化通用貨幣的三大瓶頸

在一項資產成為全球公認的價值儲存手段之前,有三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分別是效用、信任和採用。比特幣符合所有的標準,在全球經濟陷入困境之際,它可能成為最重要的價值儲存手段

。而支付

效率之差

逐漸成為阻礙其成為全球通用貨幣主要原因

冷靜地觀察10餘年的區塊鏈發展史,本人相信根據積累的事實已經可以作出判斷:區塊鏈最初的“電子現金”目標,即零售支付手段的發展路徑面臨重大危機。

之所以判定“電子現金零售支付”路徑的失敗,在於支付效率和規模上的空前的效率差距 。

我們知道,BTC被中bencong限定最簡單的單筆交易大小必須為250位元組,實際發生的交易還會大於這個數值。

即使按250位元組計算,由於每個區塊大小被中本聰限定最大為1 兆位元組(1024千位元組), 那麼我們就可以算出來,一個區塊最多可以容納4096(即1024000/250) 筆交易。

每個區塊比特幣網路需要大約10分鐘。10分鐘這個規定已經讓比特幣無法成為支付貨幣了,誰會在超市結賬時單單轉賬就要等10分鐘呢。

將比特幣的交易處理規模換算到每秒,那麼 每秒最多處理6。83筆交易 。對比一下支付寶,其交易處理規模大概是比特幣的3。7萬倍,這基本上是一個讓人絕望的差距。

比特幣從發明之初到現在大約一共處理了4億筆交易,而這個交易量,只不過大約是中國網聯1天的交易量而已。

這種差距不僅限於比特幣,以太坊、EOS或者其它公鏈都是一樣,雖然它們相對比特幣在TPS上確實有巨大提升。

然而這是區塊鏈本質所限制的,因為區塊鏈是以“重複重複再重複”來保證系統安全和實現分散式管理的,這是原理上的根本差別,不是用技術手段可以彌補的 。

如果技術提升讓區塊鏈的速度提升了1千倍,那麼中心化電子超算系統的速度提升可能是1萬倍,這個差距,不可能被彌補。

區塊鏈科技的應用又不一定是去中心化。所以不是的,根本上還是效率之差。所有國家都對區塊鏈技術進行過研究和實驗,然而最終的選擇統統是——在零售和轉賬支付中,放棄區塊鏈架構。這自然是區塊鏈的一種危機。

我們看到,比特幣已經轉變成為儲值貨幣和數字黃金的發展方向,而那些堅持比特幣“電子現金和支付手段”方向的,例如閃電網路,目下固然困難重重。

很多模仿比特幣方向的山寨幣,甚至一度成就的主流幣,如果沒有尋找到新的方向,前景黯淡 。在當下的新創新中,例如Defi中的很多方向,也會大浪淘沙,在大量的淘汰中才會嘗試出真正發展出來的龍頭專案,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在這裡我們也可以發現人類發展史上一個多數時候殘酷的真理,那就是“ 效率至上 ”, 公平不敵效率,安全也不敵效率 ,各種不滿於現實的創新,如果在效率上沒有突破,那麼幾乎都會被現實所最終淘汰。所以在選擇投資專案時,問問自己,專案在競爭方向上效率有突破嗎?

制約數字貨幣成為全球化通用貨幣的三大瓶頸

制約數字貨幣成為全球化通用貨幣另外一大瓶頸

-中心化交易所。交易所是數字貨幣全球化繞不開的彎。由於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種種痺端,現階段去中心化交易所還不能完全取代中心化交易所。

在中心化交易所中,使用者將數字資產存進交易所,由交易所集中保管和控制。當用戶進行交易時,會向交易所提交交易指令,由交易所進行交易撮合,並將成交後結果告知使用者。除了充提幣以外,整個交易過程全部是在交易所的伺服器中完成,與區塊鏈沒有互動。

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中,資金在使用者錢包地址或者交易智慧合約中,由使用者完全控制。使用者發起交易時,交易所執行智慧合約來完成交易,資產劃轉在鏈上完成。交易記錄鏈上可查,公開透明。

從上面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到,除充提幣以外,目前中心化交易所是不需要區塊鏈技術的,所有交易都是在自己的伺服器上完成的。而去中心化交易所,是基於智慧合約(例如以太坊智慧合約)建立的,具有區塊鏈的基本特性。

目前,中心化交易所仍然是主流。但是,中心化交易所存在的弊端也很明顯,

(1)安全風險。中心化交易所承擔了託管銀行的角色,龐大使用者群的數字貨幣都處於交易所的實際控制下,容易成為駭客攻擊的目標。

(2)中心化交易所在交易中實際居於主導地位,交易所具有坐莊、操縱市場的能力。

(3)每個交易所開通的交易對數量有限,交易所和數字貨幣都是數量眾多,不同交易所開通的交易對不同,針對不同的數字貨幣、不同的交易對,使用者需要在不同交易所之間切換,拉長了交易流程,增加了交易成本。

當下去中心化交易平臺存在的最大缺點是什麼?

想知道去中心化交易平臺怎麼盈利,畢竟手續費佔很大一部分,如果是去中心化交易平臺,每次交易都需要轉賬,幣圈的轉賬也不算太快,需要幾個節點確認,擁堵的時候就更嚴重了,GAS費用也會被提高,交易平臺賺什麼,提高手續費?使用者會犧牲更多的利益來用嗎?如果速度慢了,體驗也不會太好。期待社長明天的文章……

去中心化交易平臺難題在如何實現跨鏈交換以及交易手續費過高問題。目前去中心化交易平臺就二類,一類用閘道器託管,沒解決資產去中心化,如bts,waves等,手續費解決了,只解決撮合去中心化,資產還是閘道器託管。第二類基於eth的,也沒解決跨鏈幣種交易問題,只能交易eth代幣,且手續費高。

我覺得,去中心化交易平臺之路很長,真正全部去中心化會很難,時間也會很長,一個ETH的TPS都這麼難解決,何況有有這麼牛的技術。一個完全去中心化的交易平臺得要多少TPS支援,所有交易資料和資產資料上鍊,可不是玩的。TPS要求,資料儲存要求,都是目前無法承受的。技術上可以退而求其次,估計走BTS和WAVES這種方式比較容易實現;先撮合去中心化,資產用傳統方式解決,用保證金監管和保險保障機制。這樣不但可以解決交易手續費問題,也可以減少TPS要求,因為只有交易資料上鍊,交易資產不上鍊;但關鍵一定要能保證資產安全(保證金+保險+監管),因為資產上鍊也只是解決了一個資產安全的問題。

儘管DEX的收如比CEX的收入要小很多,但它們還有一個秘密武器:開放,無需許可和透明。世界上任何能鏈入網際網路的人都可以作為交易者或流動性提供者來訪問Uniswap或Kyber。也不需要KYC。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可以知道它們的收入(每15秒更新一次),並瞭解交易引擎下發生的事情。在這一點上,由於多年來不斷修改白皮書,幾乎不可能有人知道幣安的收入。

而Uniswap的預期收入呢?498萬美元。Kyber的呢? 228萬美元。

這就是開放,無需許可的流動性協議的好處。任何人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任何人都可以輕鬆退出。從長遠來看,隨著中心化交易所選擇採用無需許可的流動性協議以便利其交易並最大程度地減少開銷,我們甚至可能會看到人們開始認同Protocol Sink(注:Protocol Sink意為具有自動清算保證的合約協議比如DeFi協議,越來越成為社會基礎)觀點。雖然我們在DEX和DeFi大規模落地方面剛剛開始,但前途很光明。

制約數字貨幣成為全球化通用貨幣的三大瓶頸

本人

認為,

去中心化的穩定幣,和快速高效可靠的去中心化的交易所是一個

超級入口,打造一個全球使用者進入數字金融時代的新入口。

只有這樣,他才能輕易地開發出各種各樣的新商業模式。

當初微信整合支付功能後,就順利打通了面向所有金融行業的入口,從而讓微信可以進入借貸、保險、資產管理等各種金融業務。

DEFI的玩法,技術不是問題,其實不難複製,未來一定有多個類似的區塊鏈系統彼此競爭。

但最終勝出的,一定是規模最大、最自由開放、生態最完備、交易費用最低的平臺。

一旦如此,在一個不會太長的時間跨度上,傳統金融體系將會受到極大的衝擊,無論是投資者又或是從業者,算不上好訊息。

我們應該多一些開放的眼光來認知這個複雜、快速迭代的現代社會。

Tags:中心化區塊交易交易所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