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聚焦語用,落實表達,培養學生“高言值”能力

由 虛空酋長傢俱 發表于 娛樂2023-01-24

簡介涵泳,聚焦於匠心獨運的字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文字中的一些用詞之妙,讓字詞這個關鍵點成為文章情韻的“敲門磚”,磨礪學生對這些語言的敏感度

豚的部首怎麼讀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文教師必須樹立“語用”教學觀,站在“語用”的高度,把目光聚焦在語言文字上,深入解讀教材,發掘隱藏在文字中的語言增值點,創設適切的言語實踐訓練,讓學生的言語技能得到規範化、個性化的運用, 從而生長出豐富的言語智慧,培養學生的“高言值”能力。

聚焦語用,落實表達,培養學生“高言值”能力

那麼,“語用型”的訓練點在何處呢?教材所選課文都有其典型之處,每篇文章獨具特色的語言表達方式就能成為訓練的切入口。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關注文字表達了什麼的基礎上,更要引導學生關注文字的表達正規化和方法,進而探究為什麼要這樣表達。經過長期訓練,學生就會從關注內容轉化到關注表達上來,使言語有效“增值”,從而提升語言建構和運用的能力。

一、入乎其內,掌握“語用”訓練的法門

教材選取的文章各有其特別的所在,所謂“特別”,是指文字的一種特有的精彩,如特別的語言表達、典型的表達技巧與手段等。教師在鑽研文字時,就要抓住這些特別之處。

(一)關注特別的謀篇方式

教材中有很多學生要學習運用的文章結構和佈局方法,如首尾呼應、過渡、倒敘、插敘、總分總等寫作技巧。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關注這些特別的寫法。

聚焦語用,落實表達,培養學生“高言值”能力

1。關注文章的結構

如《趙州橋》一文,課文按照總分總的結構來編排,先寫趙州橋的地理位置及悠久歷史,再寫它的堅固,接著寫美觀,最後總結、讚美勞動人民的智慧。教學時,教師要讓學生髮現文章結構安排的獨特之處——總分總行文佈局合理,一目瞭然。三年級學生可以仿照這樣的結構來進行習作。

2。關注文章的順序

如《父愛之舟》一文,採用了倒敘的寫法。品讀課文已接近尾聲,教師適時出示課文開頭和結尾句,問學生髮現了什麼。學生回答:“首尾呼應。”教師接著問:“如果刪除第一自然段,文章完整嗎?你更喜歡哪種寫法?為什麼?”學生探究後明確了這種寫法是倒敘,能製造出懸念,使文章引人入勝,使人產生熱切的閱讀慾望。

3。關注文章的線索

文字中的線索有時是景,有時是物,有時是人物的心理變化,有時是一個詞、一句話。從線索入手,可以很快把握文章的基本內容。

(二)關注巧妙的語言模本

教材就是學生學習語言的模本,作者採用的特殊化的段落結構和個性化的語言正規化,是學生閱讀、積累、仿寫的優秀資源。

聚焦語用,落實表達,培養學生“高言值”能力

1。關注別緻的句式

如《祖父的園子》一文,教師可將散落在文中的“祖父做什麼,我就跟著做什麼”這樣別緻的表達形式提煉出來,再設計一個富有情趣的對話活動,讓學生在對話中感受句式的特別,體悟表達的深意。

2。關注相似的段落

如《手指》一文中有三個相似的段落,這些段落寫了類似的內容——手指的姿態、性格特點、作用,在寫特點時都是先概括介紹再舉例說明。教學中,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去揣摩思考,進而發現這些段落的特點。

(三)關注生動的描寫方式

教材中一些語言的描寫意蘊悠長,這些生動的語言也是有效提升學生語用能力的重要內容。

1。關注修辭手法

比喻、擬人、設問、排比、反覆等修辭經常會在文章中使用,運用修辭可使文章變得靈動,產生美感。而引導學生去體會其表達效果,掌握寫的方法,才是教學的要義。

2。關注描寫角度

為了更好地描寫人物,我們常常需將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結合起來運用。

總而言之,解讀文字時,不能侷限於一個角度,要從讀者角度、作者角度、教者立場、學生立場等進行深度解讀,關注作者的話語意圖和話語形式,找到文字表達的秘妙所在,如此,才能構建“言意”共生的語文課堂。

二、化乎其中,豐富“語用”訓練的形式

深入解讀文字後,教師就要在此基礎上根據各個學段的課程目標來確定語用訓練的點,即適合本學段學生的知識生長點和能力漸進點,把目光聚焦在“這個”語言的附加值上,設計基於文字語境的說、寫訓練,進而讓學生把學到的語言透過模仿、遷移,甚至創造性地運用,慢慢歸入自己的話語體系,使他們在體驗與訓練中親歷言語智慧的生長。

聚焦語用,落實表達,培養學生“高言值”能力

(一)涵泳——滋養語用訓練的“根基”

“語用”教學涵蓋語言文字的“理解”和“表達”兩個層面,“理解”離不開“涵泳”。 涵泳,是語言吸納、沉澱、積累的過程。言語學習需要媒介,這媒介就是文字中那一個個鮮活的詞、一句句精巧的話。引導學生在語言的叢林中反覆涵泳,玩味其意義、情韻、表達技巧,讓學生與文字的深度對話真正發生,才能夯實運用語言文字的堅實基礎。

1。涵泳,聚焦於匠心獨運的字詞

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文字中的一些用詞之妙,讓字詞這個關鍵點成為文章情韻的“敲門磚”,磨礪學生對這些語言的敏感度。如《桂花雨》一文,文中寫到“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裡的”。句中的“浸”用了通感的修辭,把無形的香氣寫得有形了,讓香氣可感可觸。而“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裡”中的“浸”則表現了村裡人互贈桂花食品、共享桂花帶來的樂。這樣前後一涵泳,同一個詞不一樣的意蘊便了然於胸了。

聚焦語用,落實表達,培養學生“高言值”能力

2。涵泳,著眼於意蘊悠長的句子

每篇課文中總有一兩句含義深刻或意蘊悠長的語句,這樣的句子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去反覆品味。如《慈母情深》中母親掏毛票的細節,教學時,教師先引導學生體會“皺皺的毛票、龜裂的手指”,說明母親兜裡裝的都是零錢,這錢來之不易。而作者看到母親這樣一雙手、這樣的一卷毛票時,他的內心是無比愧疚的。

Tags:學生文字語用教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