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宋旭:雁門雄姿,早期的地名實際上反映了族群的分佈,你知道嗎

由 雁門文叢 發表于 藝術2021-05-19

簡介而雁門山的位置,《山海經》也有確切的記載,《山海經·海內西經》中說:“雁門山,雁出其間,在高柳北

葷粥怎麼讀音是什麼

文 / 宋 旭

宋旭:雁門雄姿,早期的地名實際上反映了族群的分佈,你知道嗎

“雁門”雄姿

早期的地名實際上反映了族群分佈。如商朝人,幾乎將所有做過都城的地方都稱為“亳”,早期遷移到的地方也都命名為“亳”。又如,山東好幾個地方地名都帶“不”(音夫),其實,這反映的是某一族群的遷徙或分佈的特點。

關於“應縣”的來歷,普遍的認為是境內有龍首山、雁門關南北相應而得名。按照這一邏輯,隨便某個地方,只要有山有水,均可謂“山”“水”相“應”,那“應”作為一個地名,可遍及中華大地了。實際上,除桑乾河畔的應縣之外,河南平頂山地區,自商周時代就是古應國。這種“應”地一南一北的分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南北相應”。

筆者以為, 不僅是“應縣”之“應”,包括“雁門”之“雁”,均與上古“應龍氏”有關。

遠古的“應龍”部族

探究“應龍氏”,先從華夏人文共祖的黃帝說起。

黃帝者,《史記·五帝本紀》言其“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說明黃帝部族實為遊牧民族。又言其“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遊牧文化的一大特徵就是以族名為人名,“軒轅”是黃帝的名字,也是部族的族名。先秦古籍中,匈奴被記作“葷粥”(hun yu),“軒轅”與“葷粥”實際上是一個部族不同的記音符號,是同一個族名的異寫。

關於“匈奴”, 《

史記

·

匈奴列傳

》中記載:匈奴,其先祖

夏后氏

之苗裔也,曰

淳維

。唐虞以上有山戎、

獫狁

葷粥

,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夏后氏”乃黃帝后裔。《史記·夏本紀》:“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如此,黃帝,實為匈奴大單于。此說有點玄乎,但在《山海經·大荒北經》就有記:“犬戎與夏人同祖,皆出於黃帝。”

考察匈奴的兵衛建制,《

史記

·

匈奴列傳

》記載,冒頓單于時,“置左右賢王,左右

谷蠡王

,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自如左右賢王以下至當戶,大者萬騎,小者數千,凡二十四長……各有分地,逐水草移徙。”“其大臣貴者左賢王,次

左谷蠡王

,次右賢王,次

右谷蠡王

,謂之四角……”。這實與黃帝“以師兵為營衛……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如出一轍。

宋旭:雁門雄姿,早期的地名實際上反映了族群的分佈,你知道嗎

上古部落聯盟

史籍殘存史料和近年大量的考古證明,在黃帝時代,有一個比較強大並在黃帝氏族聯盟中舉足輕重的部落,曰“應龍氏”。《中國神話傳說詞典》講:“應龍,黃帝神龍。”褪去神話色彩,“應龍氏”應該是黃帝聯盟最重要的“部族”。相當於成吉思汗時期的衛拉特部。《山海經·大荒北經》載:“

蚩尤

作兵伐

黃帝

,黃帝乃令應龍攻之

冀州

之野。”“應龍已殺

蚩尤

,又殺

夸父

,乃去南方處之”《大荒東經》:“大荒東北隅,有山名曰兇黎土丘。應龍處

南極

,殺

蚩尤

夸父

,不得覆上”。以上記錄的,是發生在史前遊牧部族與農耕部族之間的一場戰爭——涿鹿之戰。即《史記·五帝本紀》中的“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

可以看出,涿鹿之戰發生前後,黃帝族群分佈地應該為陝北——晉北——冀北(包括遼西)一線,而處於桑乾河一帶的應龍氏部族很可能直屬黃帝,位於聯盟的中央(這與北元時期的察哈爾部相似,同時,也與後世謂“應龍在五方主中央,五行司土”相吻合)。當蚩尤(古音“tj—”,對應“屠何”)“乃逐(炎)帝,爭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之時,“赤帝大懾,乃說於黃帝”。黃帝派應龍氏部族沿桑乾河一線出擊,與蚩尤決戰於涿鹿。

據《山海經·大荒北經》載,“應龍已殺

蚩尤

,又殺

夸父

,乃去南方處之”。也就是說,涿鹿之戰後,“應龍氏”一路南征,落腳於河南平頂山一帶。“應”這一地名,也隨著族群的遷徙,遷徙於此。巧合的是,平頂山市有一條山脈,也叫“龍首山”。夏商兩代,“古應國”一直存在。《漢書·地理志》、《水經注》、《史記》等書註疏中,都提到《汲郡古文》雲:“殷時已有應國。”今本《竹書紀年》亦載盤庚七年,“應侯來朝”。在殷墟出土的武丁、帝乙和帝辛的卜辭裡,也有應侯的資訊,並且可知商代應國君長是可以稱“王”的。其後,周滅商後,應國的土地為周兼併,周成王改封其弟於應,應國便成為姬姓封國。

宋旭:雁門雄姿,早期的地名實際上反映了族群的分佈,你知道嗎

上古部族

“應”與“雁”的糾葛

上古漢語,“應”與“雁”讀音相同,互為通假。1974年,陝西藍田出土《應侯鍾》,銘文中有“雁侯見工遺王於周。”“朕皇祖雁侯。”等語。此鍾為周昭王時所鑄,是周昭王準備移封應侯見工之時,舉行了隆重的移封典禮,並在鎬京附近鑄鐘紀念。關於《應侯鍾》銘文中的“雁”字,《路史·國名記·戊》釋:“雁,今作應。”“應”的繁體字為“譍”,其字形充分反映了應就是象大雁一樣和鳴:“譍”字字形為上雁下言,表示“應”就是大雁之間的對話,就是雁叫。關於“應”就是雁叫,還可以從另一漢字——“和”字得到旁證:古文獻《埤雅》載:鵝,一名家雁。《說文》載:野雁之鳴為應,家雁之鳴為和。

宋旭:雁門雄姿,早期的地名實際上反映了族群的分佈,你知道嗎

應龍圖騰

到此,不得不提“雁門”之“雁”了。

明《永樂大典·太原志》稱;“代山(即雁門山)高峻,鳥飛不越,中有一缺,其形如門,鴻雁往來……因以名焉。”翻譯成現代漢語:“代山(即雁門山)太高了,連鳥都飛不過去,山中有一缺口,形狀像們,鴻雁從中間往來遷徙……所以叫雁門。”

其實,“雁門”最早只是一座山的名字,也就是雁門山。雁門山這個名字出現得極早,起碼在戰國時就有了,因為《山海經》中就有多次記載。而雁門山的位置,《山海經》也有確切的記載,《山海經·海內西經》中說:“雁門山,雁出其間,在高柳北。”高柳在哪裡呢?就是今天山西省陽高縣,所以最早的雁門山,其實應該是在陽高縣以北的(現在叫“雲門山”)。和現在所說的代縣,差了老遠了。

按照《山海經·海內西經》記載:“大澤方百里,群鳥所生及所解。在雁門北。雁門山,雁出其間。在高柳北。在氐國西。高柳在代北。”大澤,即今內蒙涼城之“岱海”,高柳即今陽高縣。而雁門山在高柳北。《山海經》又云:雁門之水,出於雁門之山,雁出其間,在高柳北,高柳在代北。《水經注·卷十三》:“敦水又東,□水注之,水出東阜下,西北流徑故城北,俗謂之和堆城,又北合敦水,亂流東北注雁門水。故《山海經》曰:少鹹之山,敦水出焉,東流注於雁門之水。郭景純曰:水出雁門山。”少鹹之山即今採涼山,雁門之水即今桑乾河支流“洋河”的源流。

宋旭:雁門雄姿,早期的地名實際上反映了族群的分佈,你知道嗎

雁門山具體位置

由於《山海經·海內西經》中有“雁門山,雁出其間”記載,歷代解釋為“大雁飛出其間”。而少有人將其理解為“應(雁)部落曾在此活動,並由此地遷出”。若按後者解釋,則“雁門”實為“應門”,是應部落乃至整個黃帝部落聯盟的“國門”所在。“應龍氏”就是黃帝部落聯盟“中央護衛”!不得不提的是,關於“應龍氏”與雁門的關係,《山海經》有較為詳實的記載。《山海經·大荒東經》:“有司幽之國。帝俊生晏龍,晏龍生司幽,司幽生思士(土),不妻;思女,不夫;食黍,食獸,是使四鳥。” “思女”即“緦女”,亦即“玄女”,也就是傳說中的“九天玄女”。“晏龍”即“燕僚”也就是“應龍氏”,司幽之國乃是燕僚氏(應龍氏)建立的一個古代方國。據《山海經·北山經》記載:“又北水行五百里,至於雁門之山,無草木。又北水行四百里,至於泰澤。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廣員百里,無草木,有金玉。又北五百里,曰錞於毋逢之山,北望雞號之山,其風如□,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則“幽都之山”即泰澤中的帝都之山的別稱;而泰澤即“大澤”,也就是今天的岱海。按:“都”和“邑”在遠古都是指氏族聚落所在。但是“都”和“邑”又是有區別的。《左傳》:“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也就是祖宗牌位(神主)所在的邑可以叫做都,即國之所在。按此,雁門山在帝都之山的南部,拱衛著黃帝軒轅氏的帝都。

無獨有偶,後世帝王在都城王庭之門的命名上,有三朝五門之說,東漢鄭玄注《禮記·玉藻》曰:“天子及諸侯皆三朝”:外朝一,內朝二;又注《禮記·明堂位》曰:“天子五門,皋、庫、雉、應、路”。而“應門”者,居此以應治也。故史書中有“天子之門曰應門”之說。而在歷代帝王的眼裡,帝都王庭,從來都是濃縮了的山河!

所以,雁門,可謂“應門”。而“應”即為“雁”,是上古時代黃帝部落聯盟“應龍氏”曾經所居之國。

Tags:雁門黃帝應龍氏山海經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