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漲姿勢】這些墨鏡的遮光效果,你都不知道怎麼測量,你知道幾個?

由 移動互聯創業資訊 發表于 藝術2021-05-16

簡介結語在戶外陽光下,用手機對著光照恆定的白紙拍照,對比有墨鏡變色鏡遮擋鏡頭、和無遮擋時的曝光引數(ISO, 光圈,快門),就可以快速計算出眼鏡對光線的阻隔效果

曝光標準為什麼是18%灰

烈日炎炎,你的墨鏡或變色鏡的遮光效果到底如何?選購時,如何才能不被忽悠?看完本文,你就能用手機快速、定量地檢測其品質,賣家也會不明覺厲地服你。

用照度計檢測

作為熱身和對比,本實驗室先用照度計測量了一下手頭的兩副墨鏡和一副變色鏡。

01。jpg

在一個無雲的烈日下,固定好照度計,分別測量無遮擋和用不同眼鏡遮擋時的照度值。(無雲是為了保證陽光強度不會有太大的波動,後面的測量都要注意這一點,包括照射角度也要保持固定。)

02。jpg

烈日下典型的照度是10萬Lux,下午4點鐘的陽光略弱一點,圖中無遮擋時是884(x100Lux,即8。84萬),兩副墨鏡分別是93和89,而變色鏡是246。也就是說,墨鏡只透過了約1/10的陽光,而變色鏡透過了1/3。6的陽光。顯然,這副變色鏡比墨鏡還是差遠了。

順便說一下,遮擋的角度對結果影響不大,只要眼鏡能完全擋住照度計的感光球,讀數都差不多。

03。jpg 用手機快速檢測

方法是對著陽光下的一張白紙拍照,

直接拍幾張 用眼鏡擋著手機鏡頭再拍幾張

拍攝的過程中,保證白紙剛好佔滿整個畫面,相機和白紙的距離及角度儘量固定不變。

下面是拍攝的一些畫面,其中兩張明顯有暗角的,是拍歪了的,要剔除掉,否則誤差會比較大。

04。png

估算方法是看照片屬性裡的拍攝引數:光圈、快門和ISO。下圖左邊是無眼鏡遮擋時;右邊是用墨鏡遮擋時的(偏紅是白平衡的問題,不用理會)。

05。png

通常光圈和ISO不會變,直接拿快門值相比即可。

無眼鏡遮擋時,快門是 1/4270 秒 有墨鏡遮擋時,快門是 1/353 秒所以,阻隔指數是 4270/353 = 12, 即只透過了 1/12 的陽光。這,和前面用照度計測量的1/10有點差別,可以多測幾次,看看平均值。

如果ISO或光圈有變化呢?嚴格來說,(相對的)曝光量應該這樣計算:

ISO x 快門 / (光圈)的平方

故:

無遮擋時:102 / 4270 / 2。0 / 2。0 = 0。00597 有遮擋時:100 / 353 / 2。0 / 2。0 = 0。0708 阻隔指數(透過光線的比例的倒數):0。0708 / 0。00597 = 11。86 更專業、更準確的計算

前面的兩張照片中,左邊發灰的白紙和右邊泛紅的白紙,你覺得哪張”更亮”?

06。png

——答案是泛紅的那張。傳統的半定量的方式是透過“直方圖”來檢視,峰值越靠右邊,說明照片越亮。

那麼,如果把那張拍暗一點,快門可能就會更快,比如從1/353變成1/400或1/500, 這樣測得的阻隔指數可能就變成10。7或者8。5。所以這個因素會影響結果的準確性。

我們很難控制相機讓每張照片拍得一樣亮(見最後一節“中性灰”),但我們可以計算每張拍好的照片的“有多亮”。

直方圖本來是一種手段,但大多數軟體(試過Photoshop CS6, FastStone)並不提供直方圖的讀數(比如峰值的具體位置)。另外,考慮到讓測量更自動化,於是採用了Linux下的命令列工具。

ImageMagick裡的identify可以直接給出平均亮度:

前面是R/G/B三個通道的,最後是總的(亮度)。作為例子,150。042是實際值,而括號內的0。588398是除以範圍255後的相對值。

07。png

可以看到,前面那兩張照片的平均亮度分別是:58。8398%和65。348%,差別還不小。

使用這一工具,寫一段指令碼,可以列出每張照片的曝光引數及照片的平均亮度。

08。png

用Excel整理出如下表格,其中各列的含義是:

曝光量:ISO x 快門 / (光圈)的平方 曝光結果:即照片的平均亮度 比值:曝光量/曝光結果 平均值:無遮擋時的比值的平均值,作為基準 阻隔指數:有遮擋時的比值 / 上面的基準09。png

可以看到,前面快速計算阻隔指數為12的,修正後計算結果為10。73。

總體上,變色鏡的阻隔指數接近3,兩個墨鏡的大約是6和10。 除了墨鏡1外,其它的兩個眼鏡都和照度計測量的比較吻合。

變色鏡兩種測量的是3。6和2。7。 可能是在沒有陽光直射時由於變色的原因,阻隔效果有所降低。

對這個結果為6的墨鏡1,需要更嚴格的測試,或者換手機/相機,因為有可能是墨鏡對不同光譜成分的阻隔比例不同,而照度計/相機對不同光譜的響應又不同,三個因素共同造成的結果。

背景知識:中性灰/18度灰及小實驗

對於(目前還不具備人工智慧的)相機而言,它並不知道雪比煤更亮。對所有場景,它都按照統計上的18%的反射率(即18度灰)來曝光,最後總體上的亮度呈現為中等的灰度。

絕對的中性灰是RGB值都為128(或127),結果是50%的亮度。但18度的反射率曝光後是否為50%的亮度呢?我沒找到權威的說法,再加上這和相機的調校有關,所以實測結果更能說明問題。

下圖是室內日光燈環境下的幾張照片:米黃的桌面,白色的牆,蘋果筆記本(合上蓋和立起來),總體上亮度在54%~62%之間。可見相機並不會機械地把任何場景都拍成50%的亮度,但也不會智慧地把白牆拍成90%的亮度。

10。jpg

前面也看到,對於拍白紙這一場景,曝光的總體亮度有大約10%的波動。對於粗略的測量,忽略這一波動是可接受的;想更準確,把它計算進去更好。

結語

在戶外陽光下,用手機對著光照恆定的白紙拍照,對比有墨鏡/變色鏡遮擋鏡頭、和無遮擋時的曝光引數(ISO, 光圈,快門),就可以快速計算出眼鏡對光線的阻隔效果。

想要更準確,可以用實際拍得的照片的平均亮度進行補償。根據相機的18度灰的原理,亮度的波動不會太大,大約在50%~70%之間(不同相機的調校可能不一樣)。文中提供了程式碼可用於計算分析。

實際測得,普通變色鏡的阻隔指數大約為3(即1/3光線透過),普通墨鏡的阻隔指數大約為10(即1/10光線透過)。

作為參考,烈日下的光線(照度)是陰天的10倍以上,是良好照明的室內的300倍。所以,墨鏡,尤其是變色鏡,再黑點總是好的。

有了測量阻隔指數的方法,連續拍照測量就可以測出變色鏡隨時間變化的變色曲線了。

Tags:墨鏡變色鏡亮度10阻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