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一代英主開創霸業,因寵愛小兒子,竟被活活餓死

由 觀史鏡 發表于 藝術2023-01-25

簡介趙武靈王一生中最偉大的成就無疑是推行“胡服騎射”使得趙國成為了可以比肩秦國的強國

胡服最早是由什麼引入中原的

要說中國歷史上的最為波瀾壯闊的時代,那無疑是戰國時代。周王朝微弱,群雄並起,欲試九鼎之輕重。這一時期國與國之間弱肉強食,兼併征伐不斷,各個霸主你方唱罷我登場,結盟背叛層出不窮。縱橫家們來往於各國之間,或連橫、或合縱,出則諸侯驚,安則天下息。

這一時期文臣武將如群星閃耀,或遠交近攻、或伐國屠城。這是一個亂世,亂世遍地白骨枯!這一時期奴隸主階級的統治趨於崩潰,新興的封建地主階級開始興起。這更是一個變革之世。

一代英主開創霸業,因寵愛小兒子,竟被活活餓死

戰國時期的君主都先後進行了不同方面的改革,比較著名的如商鞅變法,使得秦國一躍成為戰國群雄之首,後秦國掃六合,橫掃宇內蕩清四海何其壯哉!

自我改革和蠻夷漢化

縱觀歷史,推行改革的目的無疑是使本國富民強從而對周邊國家形成軍事上的優勢。中國歷史上的改革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統治階級未來緩解國內矛盾而進行的自救性質的自我改良,如宋朝的“王安石變法”和明朝中後葉的“張居正改革”。這類改革大都發生在王朝的中後期,改革的主要目標是緩和階級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也大都體現在土地問題上。

另外一種則是落後文明全面吸收先進文明的經驗,進行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方面的徹底改革。這類改革大都是落後的少數民族政權向先進的漢人政權學習,最為典型的莫過於“北魏孝文帝改革”了。

這裡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一旦少數民族政權準備拋棄野蠻,向漢人學習文明的時候,那麼這個政權離滅亡已經不遠了。

向漢人政權學習固然能夠學習到先進的科技文化,但同時本民族自身中悍勇的特質被遺棄,取而代之的則是漢人政權中的腐朽和繁文縟節。同理,當少數民族政權學習了漢人的政治框架後,這些被漢人王朝視為蠻夷的少數民族更是無師自通地學會了政治鬥爭,這些政權也開始陷入到政治內耗中,無力威脅漢人政權了。

全盤漢化對於少數民族政權來說是一劑甜美的慢性毒藥,這也是中華民族為何能延續千年的其中一個原因。

改革一般是落後的學習先進的,但歷史總有例外。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推行的“胡服騎射”可以看做是先進的漢人文明學習落後文明的一個例子。

威強敵德曰武。

在中國歷史上,諡號中帶“武”字的君主大都非等閒之輩。《東周列國志》中就記載:趙武靈王身長八尺八寸,龍顏鳥咮,廣鬢虯髯,面黑有光,胸開三尺,氣雄萬夫,志吞四海。

一代英主開創霸業,因寵愛小兒子,竟被活活餓死

趙武靈王也確實不是等閒之輩。趙武靈王曾謀劃進攻秦國,為了熟悉秦國的具體情況他假扮成出使秦國的使者進入了秦國。這位膽大包天的君主不僅一路上檢視秦國的山川地形風土人情,還進入了大秦國的都城咸陽,甚至在朝堂之上面見了秦國的國君秦昭王。

秦昭王覺得這個使者氣度不凡,非尋常人。趙武靈王發覺自己已被懷疑便連夜出逃返回趙國,秦昭王申問趙國的侍從才知道趙武靈王竟假冒使者進入秦國刺探情報,不由得大為震驚。

從這件小事也能看出趙武靈王做事從不循規蹈矩,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不按套路出牌。

一代英主開創霸業,因寵愛小兒子,竟被活活餓死

趙武靈王一生中最偉大的成就無疑是推行“胡服騎射”使得趙國成為了可以比肩秦國的強國。

趙國的前身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後韓、趙、魏三家分晉才有了趙國。趙國周邊更是強敵環伺,左邊強大的秦國正虎視眈眈隨時準備東進;位於趙國下方的韓、魏更是和趙國積怨已久;更不用說在趙國的右邊還有一個更為富庶的齊國。更為雪上加霜的是,本就是四戰之地的趙國還長期面臨遊牧民族的南下侵襲。

出於防禦他國入侵和戰國亂世爭霸的需求,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就成為了趙武靈王乃至趙國的剛需。

一代英主開創霸業,因寵愛小兒子,竟被活活餓死

雖然在戰國時期鐵器已經應用於軍事中,但是中原各諸侯國還是無力剋制遊牧民族的騎兵。趙武靈王首先在邊境上修建長城試圖阻止遊牧民族的南侵,然而事實證明依靠長城進行被動的防禦依然不能遏制遊牧民族的南侵。趙國的步兵和戰車部隊對遊牧民族的騎兵來說行動緩慢,毫無威脅。

為了有效地遏制遊牧民族的侵襲,趙武靈王決定效仿胡人推行“胡服騎射”,可看作是“師夷長技以制夷”。

所謂“胡服”是指當時中國北方遊牧民族的服飾,多為短衣短袖,長褲皮靴,能夠輕鬆地在馬上進行騎射等活動

一代英主開創霸業,因寵愛小兒子,竟被活活餓死

但是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遭到士大夫階層的抵制,認為穿胡服有違周禮。為了順利推行“胡服騎射”趙武靈王說服自己的叔父公子成,並讓自己的叔父帶頭穿胡服出行。最終“胡服騎射”的成功推行使得趙國的軍事實力取得了長足的提升,趙國在對遊牧民族的戰爭中逐漸取得主動權,也使得趙國成為了戰國七雄中不可忽視的強國。

廢長立幼以致兄弟鬩牆

趙武靈王寵愛王后吳娃,便將吳娃所生公子何立為太子,將原先的太子公子章廢掉,這也為後面兄弟反目埋下了禍根。後趙武靈王見作為哥哥的公子章要向弟弟公子何行臣禮,有點於心不忍。趙武靈王甚至準備將趙國一分為二,由兄弟倆分別統治,但又遲遲不肯決斷。

最終導致“沙丘之變”,趙武靈王坐困於沙丘行宮中,最後竟被活活餓死。

縱觀趙武靈王的一生,他頗具膽識,隻身入秦探虛實;更是勵精圖治,使趙國國力大增。但趙武靈王一代英主卻在繼承人問題上栽了個大跟頭,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Tags:趙武靈趙國秦國遊牧民族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