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美術館如何面對社會,外灘源探討“美好生活”

由 澎湃新聞 發表于 藝術2023-01-23

簡介美豐大樓一樓,是為《美好生活》特別創立的一個異託邦生活社群“OO區”,屬於第14章節“假裝在某處”回到外灘美術館,作為上海民營美術館的先行者之一,自2010年起,美術館與外灘街區相伴了12年,近年來更是見證了城市更新中舊改過程和原住民的離開

187街區館現在怎麼了

什麼樣的社群是我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的願景是什麼?

9月28日,上海外灘美術館年度特別專案RAM Highlights第五季“The Good Life”(美好生活)在外灘源開幕,本季專案以近幾年面臨的全球動盪為背景,重新思考美術館的社會性以及它與不同社群之間的關係。在此“美好生活”是一個美術館與藝術家、公眾共同探討的話題。

美術館如何面對社會,外灘源探討“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第七章節“生之一側”,錄影裝置《一個大袋子》。9月底的外灘源街區,透著節日的氣氛和年輕的氣息,上海外灘美術館Highlights“美好生活”專案在此展開、延伸。不同於往年只在外灘美術館建築中進行,本季Highlights以“裝置”和“發生”兩個主體部分共同構成,其中,“裝置”部分主要位於安培洋行,“發生”部分則呈現於美豐大樓。對於展覽與活動範圍的拓展,本次專案總策劃、外灘美術館顧問策展人朱筱蕤(X Zhu-Nowell)認為是“把美術館工作帶上街”,讓更多公眾參與其中,也提示“美術館的立場要遠遠大於建築和展覽本身”。

美術館如何面對社會,外灘源探討“美好生活”

“安培洋行”的圓形辦公區域。“美好生活”第五章節“重新認識影象”若是要尋得所謂的觀看路線,以圓明園路的“安培洋行”為始是一個選擇。安培洋行大樓建於1907年,在過去很長時間主要用於辦公,二戰後曾是巴拿馬公使館,近年來曾作為上海佳士得辦公和藝術空間。如今,“安培洋行”或方或圓的房間,成為暫時的“裝置”展廳,對於觀眾而言,也是一次特別的體驗。對於“美好生活”的探討在這一個個小房間中鋪陳。

美術館如何面對社會,外灘源探討“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第四章節“平衡動作”中女子天團作品《野餐布》比如在“安培洋行”進門右手邊的房間,被女性化的、色彩豐富的織物填滿,這是廣州的藝術小組“女子天團”、紐約藝術家休·海登和littlecub合作打造的“平衡動作”章節。這是一片互動空間,“女子天團”透過“縫紉的力量”談到女性的社會身份,她們以“縫紉”為切入,將母親、孩子和家庭聚集在一個脫離中國傳統核心家庭單元的環境中。並將在同一空間中休·海登為專案創作的《搖桌》舉辦“縫紉機開放日”,探討人與人之間新的關係。

美術館如何面對社會,外灘源探討“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第十章節“歷史、虛構還是現在?”中藝術團體“44月報”將空間改造成一系列電影場景。沿著這個房間往裡走、一間間房間中,一組組不同“裝置”組合構建出不同章節。“美好生活”共有16個章節展開,參與者有藝術家、設計師、學者、作家、詩人、舞者、音樂人和廚師等。整個專案將為期7周,表演、工作坊、行為、講座等活動也將輪番上演,屆時觀眾可以關注活動日程,做好計劃。

除了“安培洋行”中呈現的12個章節外,“眼對眼”“假裝在某處”章節位於美豐大樓一樓,這是一個沿街的空間,將構建一個異託邦生活社群。

美術館如何面對社會,外灘源探討“美好生活”

美豐大樓一樓,是為《美好生活》特別創立的一個異託邦生活社群“OO區”,屬於第14章節“假裝在某處”回到外灘美術館,作為上海民營美術館的先行者之一,自2010年起,美術館與外灘街區相伴了12年,近年來更是見證了城市更新中舊改過程和原住民的離開,“美好生活”第15個章節“日常物件”,位於美術館六樓,作為2020年發起“客堂間”長期專案的一部分,以物記錄了“附近的消失”。

而位於美術館一樓大廳的第16章節“守夜”,是新加坡藝術家張奕滿的《日食書店》,開幕當天並未開張,它的營業時間是每週五晚10點至次日凌晨4點,這家為夜貓子所開的書店,也為“美好生活”留下了一個懸念。

美術館如何面對社會,外灘源探討“美好生活”

第12章節“沒有積塵,照不出任何存在”值得一提的是,相比白盒子展覽中,每件作品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展籤,以文字或聲音為觀眾釋讀。此次專案除了章節指示外,沒有更多講述的內容,而是讓觀眾融入其中,自己體會和感受。美術館將提供《美好生活指南》作為導覽手冊,伴隨觀眾開啟探索。

美術館如何面對社會,外灘源探討“美好生活”

眾海·休斯,《一個大袋子》,2021年,錄影裝置,40分19秒,由藝術家提供鑑於“美好生活”是一個需要自己體驗的專案,澎湃新聞對策展人朱筱蕤進行了專訪。

專訪|策展人朱筱蕤

澎湃新聞:不同於通常的展覽模式,“美好生活”更重視藝術與生活、與公眾的關係。從展覽策劃角度,談談這個專案的策展與普通展覽的區別?

朱筱蕤:

對於“美好生活”的內部討論是以外灘美術館的年度專案RAM Highlights為基礎,RAM Highlights在2016年開始,最初的想法就是想要可以打破常規的美術館展覽的模式,嘗試從其他的工作方法中找到和公眾的互動性,社群建設,以及不同型別的知識生產。作為一個年度專案,稱之為“hightlights”強調(或高光),其實是希望以一個動詞來“強調”近期發生的事。這個專案很有時效性。

“美好生活”專案從5月開始構思,和美術館通常的展覽相比,籌備期是非常短暫的,但是可以做到以往展覽沒有辦法做到的即性。專案的構思始於美術館和藝術機構的社會性討論。在如今到處都是“展”的情況下,重新回問,什麼是一個有意義的展覽,除了展覽以外美術館的其他工作是否可以建立社群,營造一個在公眾參與下的知識生產,不簡單地把“非專業”觀眾視為“消費者”。“美好生活”專案希望可以發起一系列的討論和辯論,關於一個看似很日常的主題。

美術館如何面對社會,外灘源探討“美好生活”

第13章節“眼對眼”,位於美豐大樓一樓。影像裝置《大聲說出來》呈現了一系列在巴西累西腓市Praa do Hipódromo公共廣場上進行的即興行為。

澎湃新聞:觀眾在參觀的時候,如何更好的參與其中,從策展人的角度希望觀眾獲得什麼?

朱筱蕤:

我們製作了一本《美好生活指南》,希望觀眾可以跟著指南走,同時也參加為期7周的不同的“發生”專案。我們所呈現的內容希望可以啟發大家對於“生活”的思考。我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想象是從何而來的?

在從個人的角度考慮“生活”時,它和集體和社會層面上的“有意義的生活”又是處於什麼關係?在看到不同地區的藝術家們對於“美好生活”的不同敘事時,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更好的掌握自我敘事的重要性?我希望觀眾們可以加入到這個集體敘事的過程中,同時也瞭解到“參與”其實是多方的,是一種選擇,也是自主的。

美術館如何面對社會,外灘源探討“美好生活”

第八章節“健康與幸福的教義”

澎湃新聞:今年的卡塞爾文獻展更多關注了生活,強調社群和參與性,這種出離藝術市場的模式,會否成為未來美術館展覽的趨勢?

朱筱蕤:

很難一概而論,因為每個美術館的工作方法, 定位和決心都很不同。在一個以收藏為基礎的美術館語境下,要遠離藝術市場應該是一個很艱難的舉措。好在,全球美術館形式和目的是很多元化的,除了以收藏為中心的機構,還有很多是以知識產出(其中包括展覽,出版,活動等不同形式),藝術家委約合作,帶有社會性的實驗藝術機構,就像上海外灘美術館。在這樣的一個前提下,我們的工作重心肯定是希望可以更仔細的來思考機構和它的社群(包括藝術家,合作人,觀眾,支援人等)的關係,同時也花更多的時間在知識論的營造上。對我們來說,“art thinking”藝術思考要比“art objects”來得重要。

美術館如何面對社會,外灘源探討“美好生活”

第一章節“如何(以對的方式)用物件把自己包圍”中的《Yugoexport時尚專案:演員》。作品時長約60分鐘,於每個整點準時開始,如同時鐘。

澎湃新聞:今年有近20個專案參加,介紹幾個覺得比較特別的專案?以及是如何把不同藝術專案和實踐整合在一起的?

朱筱蕤:

對於《美好生活》很重要的是,這個並不是一個帶有“主題”的群展,用作品來敘述某些論點。作品本身並不是對於社會問題的一個圖解系統。相反的,這更象是一群來自17個不同地區的藝術家們所做出的一系列的示範。《Yugoexport時尚專案:演員》和《日食書店》是兩個為了《美好生活》而特別呈現的專案,都在黑暗裡發生。《Yugoexport時尚專案:演員》是一個聲音裝置,時長約60分鐘,於每個整點準時開始,像是整個專案鐘塔。塞爾維亞藝術家伊蓮娜·海杜克的工作一直以質疑以視覺為中心的認知輪為重點,塞爾維亞的歷史和西歐不同,在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巴爾幹半島,對於歷史的記錄不是以文字和影象為主,反而是以口述,聲音,音樂,或者是編織,紡織品為主。黑暗中,有視力的人會進入暫時“失明”狀態,此時,聽力便成為一種優勢。例如,在一片漆黑的房間裡,我們很難立即掌握我們遇到的人或物的顯著特徵。在對於《美好生活》做新的敘事時,我們希望可以集結抵抗力量嘗試一種聽覺圖騰,一種口述影象。同樣在黑暗中發生的是《日食書店》。這是新加坡藝術家張奕滿為《美好生活》策劃的專案。每逢週五從晚上10點開放至次日凌晨4點。張奕滿挑選的待售書目包括批評理論、哥特式小說、科幻小說、戲劇劇本、經典文獻等。大家比較熟悉的作品包括:《死亡之匣》(蘇珊·桑塔格,2018年版)、《莎樂美》(王爾德,2019年版)、《守夜》(史蒂夫·金,2016年版)、《弗蘭肯斯坦》(瑪麗·雪萊,2020年版)、《大歷史,小世界:從大爆炸到你》(辛西婭·斯托克斯·布朗,2020年版)等。和海杜克一樣,張奕滿也對現有的知識論的生產有很多疑問,《日食書店》延伸了他的一條創作軌跡,即探索出版社和書商在知識生產與傳播過程中的角色。也暗示了一些我們現在對於“美好生活”理解和嚮往的來源。深夜,《日食書店》為晚上睡不著覺的人點亮一盞明燈。

美術館如何面對社會,外灘源探討“美好生活”

第6章節“向笑聖之樹禱告”,於安培洋行一樓的一間安靜的房間裡,展出的是烏茲別克電影製作人、藝術家紹達特·伊斯梅洛娃的錄影裝置《天圈》,

澎湃新聞:除了從美術館拓展到三棟建築外,本屆與之前幾屆在觀念上有哪些不同?

朱筱蕤:

上海外灘美術館近幾年開始也越來越關注我們所處的地區的建築歷史的特殊性,區域拆遷引起的當地社群的變化等在美術館周邊的發生的變遷,所以也一直在嘗試美術館周邊專案。《美好生活》激活了安培和美豐大樓裡閒置的空間,同時也把美術館的工作帶上街,歡迎更多平時和藝術有一定距離的觀眾參與。同時也是對美術館今後工作的期許:美術館機構的立場要遠遠大於建築和展覽本身。

【注:“美好生活”專案將持續至11月20日,專案地點為安培洋行1-2樓(圓明園路97號);美豐大樓1樓(北京東路108號);上海外灘美術館(虎丘路20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Tags:美好生活美術館專案章節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