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師生用“論文體”爭辯能否遲交作業,這樣的師生交流可以多一點

由 新京報 發表于 藝術2023-01-16

簡介”近日,華東政法大學一許姓同學因故未及時上交作業,寫文論證“遲交作業的合理性”,沒想到其授課老師——法律學院副教授馬寅翔寫了一篇《關於“遲交作業案”的歸入法分析》來回應許同學,師生之間一來一回的精彩“辯論”走紅網路

作業交遲了怎麼給老師道歉

師生用“論文體”爭辯能否遲交作業,這樣的師生交流可以多一點

在精彩的專業術語交鋒之外,吃瓜群眾也被其中蘊含的師生平等交流精神所打動。

文898字

,閱讀約

需2分鐘

師生用“論文體”爭辯能否遲交作業,這樣的師生交流可以多一點

▲圖片來自華東政法大學微信公號。

“如果你能找一兩個角度,論證你遲交作業的合理性,我就接受你的作業。”近日,華東政法大學一許姓同學因故未及時上交作業,寫文論證“遲交作業的合理性”,沒想到其授課老師——法律學院副教授馬寅翔寫了一篇《關於“遲交作業案”的歸入法分析》來回應許同學,師生之間一來一回的精彩“辯論”走紅網路。

最終,馬寅翔老師接受了這份遲交的作業,他表示之所以如此“回覆”,是希望學生能夠理解規則意識,將所學法律知識運用到生活中。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要不要接受一份“遲交的作業”,都是小事一樁。然而,原本微不足道的事情,卻迅速“爆紅”,引發了公眾稱讚,確實頗為意外。

師生之間用專業知識對答固然是一個亮點,但眾多吃瓜群眾關注的並非“專業”術語的精彩與否,更多的是被其中蘊含的師生平等交流精神所打動。

學生尊重老師,老師啟發學生——師生之間和諧相處本是常態。但牙齒都難免會咬到舌頭,現實中囿於諸多因素,個別時刻師生之間也會出現齟齬。

就在幾天前,川大一學生因外公去世向老師請假被拒一事,一度引爆輿論。該老師表示:“你可以回去,必須回去,那是你的職責。你沒來上課,我要扣分,這是我的職責。”隨後,該老師在課堂上公開拿該生隱私做例,並表示:“如果這學期你家裡面有四個人去世,我這門課,你只能重修”。四川大學瞭解情況後迅速要求涉事教師寫檢查並向學生道歉。

無論是遲交作業還是因故請假,都有一定的規章制度。作為老師,當然應該固守基本的原則,進而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但是,規則與人性化處理之間並非截然對立,彰明律令和細察人情,有時也可以兼得。在冰冷的原則之上多一些情感的投入,不僅不是“和稀泥”,還能讓事情處理得更合情合理,也更能體現大學的人文底蘊。

當然,如果再如馬老師一般,在處理矛盾時融入專業知識,引導學生透過對專業知識的“活學活用”來解決問題,自然更是有益。

師生用“論文體”爭辯能否遲交作業,這樣的師生交流可以多一點

▲圖片來自華東政法大學微信公號。

馬老師的處理看上去似乎“順手偶得”,但“事雖小,理不輕”,當中蘊含的尊重學生、平等對話的理念,值得借鑑。而引導學生將專業所學融會貫通,應用於現實場景,更是體現了教育者的良苦用心。

如此看來,“遲交作業”引發的師生論文交鋒,值得“火一把”。

文/胡欣紅(教

師) 編輯 孟然 校對 王心

值班編輯 吾彥祖

Tags:遲交作業師生老師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