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光谷黑科技為園林作物“解渴”,幫受災農田測損,稻穀新品種更耐旱

由 極目新聞 發表于 藝術2022-11-27

簡介光谷企業推出的農險遙感服務平臺(通訊員供圖)黃傑告訴記者,如果農險專員接到報案,平臺可以化身為智慧的協助“測損員”,最快一個小時左右就能計算出一塊投保農田的受災面積和程度,一個工作人員可以同期受理幾千上萬畝的核損理賠

地圖上綠化帶怎麼畫

極目新聞記者 胡長幸

實習生 向可晗 吳昱葳

通訊員 康鵬 郭婷 胡運偉 葉家慶

園林智慧灌溉系統像一個摳門的“送水工”,既給園林植物解渴,又不浪費水;融合“太空相機”遙感衛星測繪功能的農業保險理賠服務平臺,可以幫買了保險的農戶迅速測算受災面積和程度,協助減少旱情損失;藉助“神奇剪刀”基因剪輯技術,光谷生物企業正在培育更加耐旱、抗殺蟲劑的旱稻新品種,預計兩年內上市推廣……

今年入夏以來,湖北持續高溫酷熱天氣、給農業生產、園林養護帶來嚴峻考驗。盛產“黑科技”的武漢東湖高新區企業,為省內各地節水灌溉、抗旱減損提供了光谷版智慧解決方案。

光谷黑科技為園林作物“解渴”,幫受災農田測損,稻穀新品種更耐旱

光谷科技幫助節水抗旱(通訊員供圖)

“送水工”摳門省3到5成灌溉水

高溫天氣下,武漢東湖高新區高新大道,兩側分車綠化帶、中間分車綠化帶等全線種植千餘株樹木、約10萬平方米地被草坪,依然鬱鬱蔥蔥。一旦園林植物“渴了”,地表的智慧灌溉系統會立刻啟動,及時輸送水分,為花草“續命”。

8月25日晚上8時,極目新聞記者來到高新大道光谷生物城段,智慧灌溉系統技術研發方、光谷企業禾大科技的副總經理王育新介紹,為了減少水分蒸發,這段時間他們主要選擇在夜間和早晨做灌溉作業。

光谷黑科技為園林作物“解渴”,幫受災農田測損,稻穀新品種更耐旱

高新大道智慧灌溉系統夜間作業(極目新聞記者攝)

只見他開啟手機上的數字園林灌溉APP,裡面的作業區主畫面類似於一張導航地圖,還可以載入灌溉事件、感測器、控制裝置等資訊。他設定了高新大道中心城東段的中間綠化帶任務:分成若干輪灌組灌水,每組輪灌5-15分鐘,還可設定間隔時間等引數。一點“現在澆水”,對應的噴管裝置馬上出水。

光谷黑科技為園林作物“解渴”,幫受災農田測損,稻穀新品種更耐旱

土壤墒情感測器 (通訊員供圖)

原來,在這些綠化帶中,鋪設著灌溉管網,滴灌帶,滴頭、噴頭,還藏有物聯網感測裝置45個,可實時監測土壤含水量、水分蒸發蒸騰量等影響作物生長的要素。一旦相關指標超過設定值,系統會發出預警提示,建議補水。

王育新介紹,這套系統有點像愛節約的送水工,既給作物解渴,卻又不浪費水。平時,工作人員在辦公室動動手指,或者“數字大腦”指揮遠端澆水,並精準控制灌溉時長和水量。這樣既節省了人力,還能保證水最大限度被土壤和植物根莖吸收,水資源利用率提高20%以上。

光谷黑科技為園林作物“解渴”,幫受災農田測損,稻穀新品種更耐旱

工作人員動動手指就能遠端澆水(極目新聞記者攝)

“我們自主研發,對整個灌溉過程搭建一整套物聯網環境感知系統和控制系統。感知系統可知道植物何時‘渴了’、‘餓了’,後者可用來管理灌溉、施肥、大棚通風等。”禾大科技CEO劉世生透露,目前他們的解決方案,在湖北省內已經應用在武漢、枝江、漢川、應城等地的部分蔬菜、果園基地中,相較於漫灌等傳統灌溉方式,節水30%至50%。

“太空相機”協助遭旱農田測損

8月份,高溫和乾旱影響了湖北農業區中稻抽穗揚花。8月22日,京山市孫橋鎮陳集村農戶楊先生向農業保險公司報案,其投保的218中稻畝地塊受乾旱影響,農戶自己估計有26畝多的水稻受災。

太平財險農險專員史先生當天前往現場,利用手機裡一款自研的APP進行了定位,並在現場勾畫了受災地塊,另外再透過與衛星遙感影像比對,種植地塊的作物長勢和受災程度更清晰。這對接下來引導農戶救災、支援抗旱援助、開展核損理賠等工作起到重要參考作用。

光谷黑科技為園林作物“解渴”,幫受災農田測損,稻穀新品種更耐旱

農險專員利用手機APP定位測損(通訊員供圖)

他介紹,公司承保水稻保險的縣市陸續接到農戶報案。在確定災害時間和受災範圍方面,用上科技手段後,相比原來以人力為主的測損理賠方式,節省了大約70%的時間和人力。站在農戶的角度,此舉就是在幫助他們快速抗旱救災、理賠減損。

這樣的效果是怎麼實現的?原來,今年,太平財險湖北分公司與武漢光谷企業珈和科技合作,開展了水稻完全成本保險承保理賠全流程遙感技術應用。

珈和科技技術總監黃傑介紹,他們2015年前後推出了農險遙感服務平臺,借力“太空相機”遙感衛星的功能,結合地理資訊系統、定位系統、AI演算法、氣象資料等技術和資料,可以為農業險投保物件“拍畫像”,時刻“盯”住它,監測和分析農情資料。

光谷黑科技為園林作物“解渴”,幫受災農田測損,稻穀新品種更耐旱

光谷企業推出的農險遙感服務平臺(通訊員供圖)

黃傑告訴記者,如果農險專員接到報案,平臺可以化身為智慧的協助“測損員”,最快一個小時左右就能計算出一塊投保農田的受災面積和程度,一個工作人員可以同期受理幾千上萬畝的核損理賠。而以前,這個核損理賠的時間,往往是幾周到一個月起步。

據瞭解,這家光谷企業的農險遙感服務平臺,已經累計服務了10多餘家保險機構,為全國15個省份超5000萬畝的農田提供了快速定損理賠服務。在湖北省內,投保了農業保險的農業地塊中,有近70%的面積在接受這家公司的智慧服務。

“神奇剪刀”將讓陸稻更耐旱

“好種子也能幫農民抗旱增收。”8月26日上午,在光谷生物城國英種業園,武漢艾迪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驗室裡,性狀開發總監鄒洪鋒博士手裡拿著一支試管,裡面一株嫩綠色禾苗根莖泡在培養液中。這禾苗,正是在培育的“陸稻”品種,耐旱、耐藥性能優。

光谷黑科技為園林作物“解渴”,幫受災農田測損,稻穀新品種更耐旱

試驗人員手中的“陸稻”品種幼苗(受訪者供圖)

據瞭解,“陸稻”也稱為旱稻,因其耐旱能力強、善於利用天然雨水,所以又被稱作“懶人稻”。“陸稻”通常種植於熱帶、亞熱帶的山區、半山區的坡地、臺地,或溫帶少雨旱地。

“跟一般水稻相比,陸稻在全生長季節可以節水50%左右。”不過,鄒博士告訴記者,由於“陸稻”種植過程中缺乏水層覆蓋,會導致更耐旱的雜草瘋長,無法實現大規模種植,嚴重時雜草會引起40%-90%的產量損失。選育耐除草劑的“陸稻”新品種,很有必要。

光谷黑科技為園林作物“解渴”,幫受災農田測損,稻穀新品種更耐旱

圖為“陸稻”種植環境(受訪者供圖)

2021年,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提供優良“陸稻”品種資源,華中師範大學提供殺草廣譜、低毒、低殘留、環境友好的新型除草劑,武漢艾迪晶針對專利保護的耐除草劑基因位點進行基因編輯,三方共同開展耐除草劑“陸稻”新品種研發。

鄒洪鋒這樣解釋基因編輯技術:所有的農作物都有基因組,就像一個鏈條一樣,編輯技術好比是“神奇剪刀”,可以把鏈條上不需要的地方剪掉,對需要最佳化的地方進行修飾。

他表示,目前的育種研發順利,4個耐除草劑“陸稻”新品種已透過實驗室驗證和在雲南西雙版納的田間小試,表現出良好的抗旱性和除草劑抗性。今年9月份還將進行大規模中試。

光谷黑科技為園林作物“解渴”,幫受災農田測損,稻穀新品種更耐旱

圖為進行小試的“陸稻”新品種 (受訪者供圖)

據悉,新品種透過審定後,將成為湖北乃至國內首個自主研發抗HPPD類抑制劑除草劑的“陸稻”新品種,為旱稻更廣範圍推廣、抵禦自然災害並實現高產穩產提供保障。

鄒洪鋒認為,湖北丘陵山區和鄂北常年缺水田地、低齡茶園、果園等,江漢平原退出的棉田、旱地、麥後稻田、玉米田等,均適宜推廣種植或間套作陸稻品種,保守估計可推廣面積在1000萬畝以上。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

Tags:陸稻光谷供圖理賠農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