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陳琴:素讀經典課堂教學中的“講”

由 華翰文化 發表于 藝術2021-11-10

簡介注重素讀經典學習的章法、技法,透過講、讀、吟、背等環節,把每一篇經典文字的情趣給孩子揭示出來

講筆畫順序怎麼寫的

陳琴:素讀經典課堂教學中的“講”

20多年前開始嘗試素讀經典,到今天依舊只是堅持、堅守著做好這一件事情:素讀經典。

素讀經典,應該注意哪些章法、技法?將課堂流程歸納為“

講—讀—吟—背

”四個環節,有一定的道理。

,是透過故事導航、文白對讀、重點講解等方式,增進學生對文字的理解,但不做過於精細的講解。原則是“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絕對不是今天所說的讀,而是大聲地、快速地誦讀。從20多年的實踐體悟中發現,對於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而言,所有的失敗都是因為缺少誦讀基礎。

,吟誦才是中國古代的讀書方式,只是一個多世紀以來,在我們的母語課堂消失了。有太多的文章專門介紹吟誦,在此不再論述。

,透過講、讀、吟等方式趣讀,這時再鏤空提示背誦,加之日後的反覆誦讀,學生會輕鬆完成經典的學習與背誦。

這種方式,也正是南懷瑾先生所說,人類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個,就是背誦。尤其是讀中國書,更要高聲朗誦(誦讀)。不管四書五經,或是古書,任何一段,都要像唱歌一樣,很輕鬆愉快地背誦,不給他講解,偶爾稍稍帶一點講解。這樣背下去以後,一輩子都有用,一輩子都忘不掉。

講、讀、吟、背這四個環節,講是難點,讀是重點,吟是強化,背才是最終的目的。

要知道,“其實,語文學習的各個環節,最難的並不是語文知識的訓練,最考量功夫的是誦讀量,這是不能靠突擊訓練完成的。一個孩子某方面的語文常識缺失,我們可以透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得以彌補,但積累量和書寫,卻是要靠日久時長的靜養之功。所以,如果小學把誦讀積累和書寫兩方面的功夫做到家了,剩下的就算怎麼缺失也不會有大患。”

積累、積累再積累,才是我們素讀經典永遠的目標。需要透過講、讀、吟、背這樣的環節,讓學生趣讀經典,興致勃勃,樂此不疲。

下面根據多年的實踐與當下經典教學的現狀,結合教學實證與感悟,原生態地談一談經典在教學課堂上,應該如何講。

講,重在有序有趣學語文

很多老師以為,倡導素讀經典就真的只是放錄音給學生聽,不需要講解。其實,只有白話文不需要講解。古詩文要想讓學生喜歡,你講得越有情趣,學生越喜歡。把每一篇經典文字的情趣給孩子揭示出來,有序而有趣地學語文,我們的母語教學才不至於讓孩子覺得面目可憎。

小時候聽外婆說:“學會《易經》走天下,讀了《增廣賢文》會說話。”那時,基本上不懂,只是奇怪,已經會張口說話了,為什麼還要讀《增廣》才會說話。直到讀到裡面的一句“會說說都是,不會說無禮”,猛然有感悟:“難怪大人經常罵小孩子:別亂說!”

小時候背誦“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怎麼也不明白,只覺得好玩。因為外婆從來不解釋,一直不太懂,有的或者是根本不懂。直到初中的某一晚,在一個同學家玩。她家竹樓後邊有個小池塘,起先都不知道月明中天,等追逐到小池邊,突然看到了一個好大好圓的月亮,在她家竹樓邊波光粼粼地漾著,我嘴裡情不自禁地喊出來:“近水樓臺先得月喲!”同學的爸爸豎起大拇指讚個不停。在背會詩文後的第三年,我才在偶然的情境中解開了對這些文字存在已久的困惑。

也許是基於這樣的感覺,現在帶孩子們讀經典文字,都會逐句講解一番,若先前完全不懂,則實在難以記憶。或許是因為有講解的原因,孩子們讀得更有興趣,有時在情境中一到某個點上,就能脫口而出。

講,在增進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講

對於誦讀的內容,不做過於精細的講解,對文中經典格言講解得相對詳細點,而有些深奧的尤其是哲學意味較濃的文句就略說,甚至不說。事實已經證明,任何對經典做過於詳細的講解都是徒勞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讀者自己對經典的解讀才是真正有價值的。要在經典誦讀課上秉承孔子的教言:“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講到什麼程度才叫講?只在學生能理解的程度上講解就夠了。把字面意思疏通,不必深入詮釋。但一點也不講,顯然也不對,因為孩子不理解,對記憶是沒有多大幫助的。而且,有些內容理解了,對不太熟知的內容會有帶動作用,讀著讀著,就一併理解了。

所以重點在讀,而不是講。但如果全不講,有的孩子確實會滿頭霧水,讀起來就很困難。理解了大意,讀起來就流暢。

詩詞怎麼講

1.換種方式教詩詞。

這週上完教材第五單元的課,算算時間,準備背完《聲律啟蒙》上冊就停下來複習,還有些時間,可以繼續古詩詞之旅。

為了教曹操的《短歌行》,先帶孩子學完了《子衿》和《鹿鳴》,一節課就完全會背會吟誦了,聽課的老師很驚訝。都說,原來詩歌真的可以這樣教!

其實,哪有什麼玄妙的教法?

讀讀原文,對照譯文讀讀詩意,再讀讀原文,帶領學生跟著老師吟誦幾遍,鼓勵孩子試著背誦一下,一首詩就熟悉啦。詩歌教學,對小學生而言,其中核心目標應該只有一個,就是背誦,就是牢牢地記住。

2.文白對講。

把《橘頌》放到小學一年級下學期學習,這樣的做法已經延用到了第三屆學生。

許多人認為這太難了,因為這首詩的內容即使是高中生也不太讀得懂。嘗試過後,三節課下來,一般都能背誦也能懂了。其實,難點不在理解字面意思,而是對整首詩的記誦。這首詩的行文方式有些特別,許多詞是單字表義的,給我們習慣了雙音詞表義的現代漢語確實有不同。給孩子們通講之後,發現他們都會理解。當然,常常不只是講一遍,比如什麼是“紛縕宜修,姱而不醜兮”,每次他們誦讀不太通順時,就再次講解,直到有較為深刻的印象為止。當孩子有了深刻印象之後,誦讀起來就會流暢許多。

3.難點詩句重點講。

有次上課只剩下十五分鐘時,讓學生誦讀《蜀道難》。許多同學一拿到詩稿馬上驚呼:“哇,好難喲!好多字沒見過!”

先聽我讀,同時大家給不認識的字一一注音。然後跟讀三遍,讀音基本順了。但是,那幾個平時就有點心不在焉的孩子依然是班上最慢跟上來的,讀的時候連句子都讀不太順,只能依賴熟練的孩子帶動著讀。

老師講解了所有的句意,吟誦的時候還故意誇張地把“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之類的重、難點句子用動作來表示。

下課鈴聲響時,快速分小組輪讀,發現大多數孩子能很流利地讀出來了,有幾個孩子還會用動作來詮釋自己的感覺。

古文怎麼講?

1.故事導航,講出駢文之美。

像《滕王閣序》這樣美輪美奐的經典篇目,想讓二年級的孩子愛到非背下來不可的程度,那就一定要預設很多情景。

用了一節課專門講王勃的少年美名,也順便講了他恃才敢為的個性與初唐四傑,同時學了與之相關的杜甫的《戲為六絕句之二》:“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滕王閣,離杭州很近,但去過的孩子卻不多。即使是去過,如果不讀讀這篇《滕王閣序》也不一定能感受得到王勃筆繪的山川美景。對孩子們而言,時空的真實感失卻,唯一能拉近他們體驗感覺的就是此文中的文句。大家都覺得美,那美在何處呢?

用典的美:幾乎每一句都是典,都是故事,都是歷史,也都是常識;對仗的美:駢文體的工整之美,長賦的文辭之美,對聯的精確之美;傳奇之美:都督閻公賞句的雅興傳說,王勃恃才的豪壯,閻公女婿的好記性,都點綴了此文的“趣”聞。

孩子在讀文中是需要有美的驅動力的,沒有離奇的故事,沒有可感的畫面,沒有頓悟的愉悅,文字是進不了他們的內心的,也不能從他們的口中琅琅誦出。

所以,《滕王閣序》不是一篇文章,而是一個故事。因為是故事,孩子們才喜歡反覆地讀;因為是故事,他們才知道“豫章故郡”與“南昌故郡”是怎麼樣的關係;因為是故事,他們讀“潘江、陸海”這樣的詞語時才可會心一笑。

在《昆明大觀樓長聯》中讀到過“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再來讀王勃的“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老師利用這種“化功”的力量,不少孩子便有所頓悟,這樣的感覺真好。有一天,這種課堂上若有所思的神采,讓你堅信孩子們吃下去的十幾萬字都會這樣一點點幻化出新的綺麗錦緞。

2.文白對講,講出散文之美。

學習《曹劌論戰》,見到“劌”這個字,問孩子們在哪見過這個字?鵬遠說:“在《道德經》裡有!”思韋馬上說:“是的,‘廉而不劌’”。於是,帶著孩子們背誦了《道德經》第五十八章,把“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這幾句再複習了一遍。

先了解這篇文章的背景。講述了一下《左傳》與《春秋》的關係,再講這篇文章的出處,並對“曹劌”這個貧民參政給予肯定。

接著,對照譯文來初解《曹劌論戰》。孩子們讀譯文,我讀原文。點撥個別關鍵詞,比如“肉食者”“遠謀”“犧牲玉帛”“小信未孚”“小大之獄”等,使孩子們基本上能對照譯文理解其含義。比如講到“遠謀”是怎樣的謀時,思韋說:“就是深謀遠慮”;講到“彼竭我盈”時,源源說:“竭,就是洩掉了,沒了,歇止了”,種民說:“盈,就是盈滿”。孩子們說:“就是敵人的勇氣沒有了,而我們的勇氣很充足。”

二十分鐘左右,講完了《曹劌論戰》的大意,理解了重要的詞句,但來不及誦讀,留待第三節課進行。第三節課,我們把《曹劌論戰》誦讀十遍左右,接著開始講《中庸》第一章。

注重素讀經典學習的章法、技法,透過講、讀、吟、背等環節,把每一篇經典文字的情趣給孩子揭示出來。讓素讀經典變成趣讀經典,最終實踐素讀經典積累、積累再積累的目標,從而有序而有趣地學習語文,習得母語。

Tags:經典孩子誦讀講解素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