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古詩賞析第十首李賀《馬詩》

由 傳統手工技藝 發表于 藝術2021-11-07

簡介成語典故“嘔心瀝血”這個成語原是兩個詞,“嘔心”兩個字出自李賀的故事,“瀝血”兩個字出自韓愈的作品

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志向

鈺軒俊成歷史文章

馬詩(二十三首之五)

唐·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作者簡介

李賀(790~816),唐代詩人,字長吉,祖籍隴西。李賀是唐宗室遠支,其家世早已沒落,生活困頓。李賀少年時就已才華橫溢且勤奮苦學,但有人忌妒他的才華就毀謗說他父親名晉肅,他應當避父諱不得參加進士科舉考試。韓愈曾為此作《諱辯》一文,駁斥流言。但無奈李賀還是因此而仕途偃蹇,不能應試中第,只擔任過從九品的小官。李賀又體弱多病,死時年僅二十七歲。

李賀的詩作喜歡在神話故事、鬼魅世界裡以大膽、詭異的想象,構造出虛幻迷離的藝術境界,抒發好景不長、時光易逝的感傷情緒,因其部分作品情調陰鬱低沉,故李賀被後世稱為“詩鬼”。

創作背景

作者李賀所處的唐代中後期,藩鎮割據非常嚴重,中央政府對藩鎮勢力幾乎無能為力。詩中的燕山代指河北幽州一帶藩鎮肆虐最為嚴重的地區,作者以詠馬來表達希望建功立業,平定割據的理想,同時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作品賞析

這首詩主要運用比興手法,借馬抒情,透過詠馬來表現志士的能力、抱負以及懷才不遇的感慨。

詩的前兩句描寫了極富邊地特色的景物,描繪出一幅寧靜曠遠的畫卷。邊地的燕山山脈連綿不絕,清秋的晚上,一彎明月懸掛天空;荒涼的沙漠戈壁平坦無垠,砂礫在月光映照下彷彿霜雪一般,給人清冷的感覺。“月似鉤”中的“鉤”是武器的一種,從彎月聯想到武器的形象,說明詩中包含著作者疆場殺敵,報效國家的內心活動,戰場環境惡劣,但卻是英雄用武之地。這兩句的背景描寫,用了兩個比喻,同時以景物引出抒情,又是運用了“興”的手法。

詩的後兩句是抒發感情,詩人想象駿馬何時才能披掛全副武裝,裝備起來馳騁疆場,建立功勳。因為當時邊氛未靖,作者有才而不能伸,企盼建功立業而不被賞識,所以詩中既有鬱鬱不平的悲憤之氣,又不免雄心勃勃,躍躍欲試,想要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金絡腦”是貴重的裝飾,象徵的是受到重用。“何當”一詞,強烈地傳達了詩人的無限希冀之意。“快走踏清秋”一句,則形象地突出了輕駿矯捷的良馬風姿,表達了作者苟能世用,致遠不難的感慨。

文學常識

長吉體:李賀詩歌創作長於樂府,多表現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憤。在詩作中善於運用神話傳說,熔鑄詞采,馳騁想像,創造新奇瑰麗的詩境,在詩史上獨樹一幟,其風格被稱為“長吉體”。

成語典故

“嘔心瀝血”這個成語原是兩個詞,“嘔心”兩個字出自李賀的故事,“瀝血”兩個字出自韓愈的作品。

《新唐書·李賀傳》中說,李賀從小就喜歡寫詩,常常騎著驢到處遊覽,見到好的題材,便立刻動手記下來作為資料,放入隨身攜帶的書囊中,回家後再將詩歌素材集寫成篇。他的母親知道兒子由於寫詩過於勤奮而嚴重地損害了健康,便關切地說:“是兒要嘔出心乃已耳”(這孩子要把心嘔出來才肯罷休啊)!

“瀝血”出自韓愈《歸彭城》:“刳肝以為紙,瀝血以書辭”。意思是割下肝來作紙,滴出血來作墨以書寫詩文。

人們把“嘔心”和“瀝血”合在一起,表達費盡心思,用盡心血。現在也指認真從事教育事業,或苦心鑽研科技、刻苦研討技藝等。

李賀其他作品選讀

馬詩二十三首其四

唐·李賀

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雁門太守行

唐·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Tags:李賀瀝血清秋作者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