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栩栩如生的“泥人張”,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由 匠粉 發表于 藝術2021-10-27

簡介徹底乾燥後要入窯烘燒,溫度達700攝氏度左右,出窯後配上顏色,濃妝淡抹總相宜

傳統泥人怎麼捏

泥塑,又叫彩塑、泥玩,

是一種古老傳統的民間藝術。

它以泥土為原料,手工捏製成形,

或素或彩,以人物、動物為主。

2006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說起這門手藝活兒,

你一定聽說過大名鼎鼎的“泥人張”!

栩栩如生的“泥人張”,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泥人張,一般指天津泥人張。

是一種深受百姓喜愛的民間藝術品,

泥人張-張明山只須和人對面坐談,

搏土於手,不動聲色,瞬息而成。

形神畢肖,栩栩如生。

馮驥才曾在《泥人張》裡說道:

手藝道上的人,

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

栩栩如生的“泥人張”,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泥人張創始於清代末年,

至今已有

180年曆史。

說起“泥人張”的起源,

那是因為創始人叫張明山,

生於天津,由於家境貧寒,

從小就跟父親學做捏泥人,

以此來養家餬口。

張明山不僅心靈手巧,

而且善於觀察,勤於練習,

他捏製出來的泥人個個逼真不已,

一時傳為佳話。

他一生中創作了一萬多件作品。

憑藉這獨特的藝術風格蜚聲四海,

人們親切地稱呼他為:

泥人張。

栩栩如生的“泥人張”,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隨著時代更迭,

人們的審美趣味也不時的變換。

雖然已經發展了100多年,

泥人張依然散發著勃勃生機。

它是怎樣做到經久不衰的呢?

栩栩如生的“泥人張”,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這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小泥人,

不僅形神兼備、簡雅明快,

更是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其中,

泥人張創作題材廣泛,

或反映民間習俗,

或取材於民間故事、舞臺戲劇,

或取材於《水滸》《紅樓夢》等古典文學名著。

栩栩如生的“泥人張”,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泥人張的用料也十分講究,

所捏的泥人可儲存久遠,不燥不裂,

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首先是

打坯。

選用含沙量低、無雜質的純淨膠泥,

經風化、打漿、過濾、脫水,

加以棉絮反覆砸柔而成為“熟泥”。

接下來就是

塑形。

捏、擠、拉、抻,全靠手感,

神態樣貌皆形成於妙手之間。

最後一步是

烘燒上色。

徹底乾燥後要入窯烘燒,

溫度達700攝氏度左右,

出窯後配上顏色,濃妝淡抹總相宜。

栩栩如生的“泥人張”,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古老的手作之所以能夠流傳下來,

全靠匠人的那份初心和堅守。

它在時間的河流中緩緩流淌,

成為我們不可多得的寶藏。

希望在手藝逐漸流失的今天,

人們依然還會記得並欣賞,

一種叫做“泥人張”的民間藝術。

無論你是喜歡收藏的還是喜歡工匠作品的,都推薦你新增:匠粉,我們每天都會不停的輸出對匠粉們的精神食糧,如果文章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希望你給我們評論提出,匠粉期待你寶貴的意見!

為了讓身邊更多人瞭解非遺,歡迎轉發匠粉此文章!

Tags:泥人張泥人張明山匠粉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