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方建勳|臨帖的“形”與“神”

由 人生五味 發表于 藝術2021-06-28

簡介尤其臨習者久學書法,技法較為熟練後,臨帖的過程就會越來越輕鬆、自然,自我個性也會流露得越來越多,這種個性就會化為臨本的形與神

碑碣是什麼意思

「來源: |蘭亭書會 ID:lantingshuhui1982」

臨帖的“帖”,是何意思?

清人梁章鉅在《退庵隨筆·學字》中說:“今人臨摹古人書者,統曰‘臨帖’。不知帖之名,起於晉而盛於宋,秦漢以前之鐘鼎款識,及石鼓等,皆當謂之金石文字。李斯各篆刻,但當謂之摩崖。至兩漢以後,樹石書丹者,則謂之碑碣,而皆不可以帖名。帖者,始於絹帛之署書,後世凡一縑半紙,珍藏墨跡者,皆歸之帖。宋以後閣帖,如鍾、王、郗、謝諸書,皆帖非碑。”“帖”本來是指書寫於帛、絹、紙上的墨跡,以及宋以來的刻帖。後來,我們所說“臨帖”的“帖”,既包含了帖,也包含了碑,以及銘刻於青銅器等載體上的文字。“臨帖”於是成為臨帖與碑的泛指。即使是照著碑上的字寫,也可說是“臨帖”。

臨帖,就是照著範本字帖寫。又因為範本往往是古人的碑帖,所以也叫“臨古”。臨帖也常被稱作“臨摹”。其實,“臨”與“摹”是兩個概念。“臨摹”合用,成為“臨”的指代,是後來的習慣。宋人黃伯思《東觀餘論·論臨摹二法》中提到:“世人多不曉臨、摹之別。臨,謂以紙在古帖旁,觀其形勢而學之,若臨淵之臨,故謂之臨。摹,謂以薄紙覆古帖上,隨其細大而拓之,若摹畫之摹,故謂之摹。又有以厚紙覆帖上,就明牖景而摹之,又謂之‘響拓’焉。臨之與摹二者迥殊,不可亂也。”臨,是對照範本寫;而摹則是用另一張紙覆蓋在原帖上,先勾寫字的輪廓,而後填墨。摹的方法有點類似今天的影印機(鐳射掃描),能準確把握範本的形體、點畫位置。

方建勳|臨帖的“形”與“神”

圖1

如唐太宗時期馮承素摹王羲之《蘭亭序》(圖1為區域性)、武則天稱帝時(萬歲通天二年)弘文館摹《萬歲通天帖》(圖2為摹王徽之《新月帖》、圖3為摹王獻之《廿九日帖》),均達到了“下真跡一等”的逼真程度。

方建勳|臨帖的“形”與“神”

圖2

方建勳|臨帖的“形”與“神”

圖3

對書法學習者來說,臨與摹兩種方法不同,效果也不一樣。

南宋書家姜夔的《續書譜》中曾比較過兩種方法的差別:“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臨書易進,摹書易忘,經意與不經意也。”臨,容易得到古人的筆意、筆法;摹,容易得到字形之準確。不過,書法以用筆為上,筆法的重要性要勝於結體。初始階段,在字形的精準方面,臨書的方法固然比摹的方法欠缺一些;但是從長遠來看,對於書法的提升,臨的方法要強於摹。摹久了,容易依葫蘆畫瓢,成為不動腦子的“體力勞動”,也容易形成“描畫”的習慣。儘管摹熟了以後,“描畫”的痕跡也會相應地減少,但是書法的“書寫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實現,主體精神意趣很難施展,遠不如臨熟了以後那樣有很大的自由性。

方建勳|臨帖的“形”與“神”

圖4

有許多書法學習者,會摹不會臨,所以到了書寫創作階段,就舉步維艱;反之,以臨為主事者,自己創作即能遊刃有餘。臨之愈久,主體性之自由愈可更大地舒展,如王鐸53歲時臨王羲之《闊別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圖4為王羲之《闊別帖》、圖5為王鐸臨王羲之《闊別帖》)

方建勳|臨帖的“形”與“神”

圖5

因之,對於書法的學習,一般還是主張臨,不主張摹。不過由於摹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習者把握字形的準確度,因此在初學階段,可以把摹作為臨的輔助手段,以更好地體會和把握字的間架結構與位置。

範本之形神與臨本之形神

臨帖過程中的形與神可以細分為兩層:範本的形神和臨本的形神。我們臨帖是為了學習範本中的優秀之處,即學習範本的形與神。有的人臨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一上來就自己任性書寫。如觀其所臨,會發現絲毫未得古人之形神。以這樣的學習方法與思路,即便臨習千遍《蘭亭序》,也只是成為“抄書公”,根本領會不得右軍書法之妙,臨帖的意義也就不復存在了。所以臨帖,首先要放下自我,虛其心意,空其所有,才能接納範本。尤其是在臨帖的初期,要盡最大可能地以“無我”的態度去臨習範本。如果方法正確,又能以無我的態度去臨帖,就會逐漸與範本接近,範本的形與神在臨作中也會體現得越來越多。

方建勳|臨帖的“形”與“神”

《蘭亭序》虞世南臨本

所謂的“無我”指的是在臨帖時不有意強化或突顯自己的心意(初學書法階段尤其如此)。其實我們臨帖時,儘管不必刻意突出自我,但是心意仍然會不自覺地流露出來。例如,同一個班的學生一同臨習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但最終的結果是所有人的臨本都會有些差別。時間久了,指導老師更是能一眼辨別出哪個臨本是誰臨的。臨帖畢竟是人在書寫,不是機器複製,總會不自覺地流露出一些個性特徵。尤其臨習者久學書法,技法較為熟練後,臨帖的過程就會越來越輕鬆、自然,自我個性也會流露得越來越多,這種個性就會化為臨本的形與神。

臨帖者技法無論如何高明,臨本的形神絕無可能與範本的形神一模一樣。正因如此,臨本的形神其實包含了範本作者之形神和臨習者之形神這兩個層面。

方建勳|臨帖的“形”與“神”

縱向看臨帖過程中形神之變化發展

從縱向的、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臨帖在形的方面大致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一開始學力不夠,點畫與結構的技法均不熟練,雖很想臨得像,但是費盡心力,點畫、結字與範本仍有差距(這時不僅臨本的形與範本不像,神也尚缺乏);而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形開始像範本了,神也漸漸有了;隨著技法進一步熟練,形越來越接近範本,神也越來越充足。結合前文來看,一開始臨帖,我們追求“無我”;隨著臨帖的深入,“我”之性情、精神與氣質自然流露得越來越多;等到技法熟練的時候,臨帖從容有餘、不再費力,範本已經成為“變化由我”的“素材”, 臨帖者之神與範本之神合二為一、不分彼此。

我們臨習書法,目的是要學習前人造就美感的方法。如果從一開始就一味地自由臨帖,不受範本的約束,那麼就學不到書法的共性法則與精髓。神固然高於形,但是要想獲得神,仍然離不開形這個前提與基礎。“遺貌取神”是在得形似之後的更高境界。形逐漸相近後,神也會跟著接近,逐漸從略有神到神全。神全之時,形反而不和範本那麼相似了。而這時的神既含古人之神,也含自我之神。明代董其昌把書法的這個境界謂為“妙在能合,神在能離”。無論我們臨的是誰的帖,最終都要褪去其“影子”。臨帖的最終目標是與範本即合即離——不離古法又有自家神采,“從心所欲而不逾矩”。與古人相合的是書法的理,如筆法、字法、章法、墨法的基本理則;與古人相離的是精神氣質,要顯現出自我的精神氣質。這時,臨帖便成為一個自由的境界。說是臨帖,其實也是創造。到了這一層次,自我創作的作品中的點畫章法等便能合乎書法的基本理則。學習書法就是這樣一個從開始的我與古“離”,逐漸走向我與古“合”,最終又走向我與古“離”的過程。一開始的“離”是學書者學力不及,法度不熟,距古人的形與神遙不可及;最終的“離”,是法度諳熟,不寄人籬下,自出神采,筆法、字法、章法、墨法均有自家特色,卻又無不合乎書法之理。

基於以上理解,我們再看前人臨帖的作品時需要注意:

一是古人的臨帖作品能夠儲存至今的,大多是書家中後期的作品,所以神采燦爛,而形則與原帖不太像或者大體像;二是有些書家會發出“臨帖不必形似”之類的理論,這是就他們實踐來說的,其實他們也走過一個“從不像到像”的過程;三是臨帖的終極目標並不是像,而是從像再到大體像或者不像。這後來的不像是自立門戶,與一開始的不像有著本質的差別。臨帖如果一開始就追求不像,那麼書法學習就難以入門。

方建勳|臨帖的“形”與“神”

圖6

在當下,臨帖有兩個比較極端的傾向。其一,一些人從未臨得像,並且以臨不像為榮,認為這樣是在表達自我的性情,能夠很快確立個人風格。這看似有道理,實際是自欺欺人。這樣形成的書法風貌固然獨特,但習氣、俗氣滿紙,毫無格調與境界可言,缺乏一種真正的審美價值。其二,另有一些人認為臨帖不可不像原帖,於是在形似方面下足功夫。這自然無可厚非,但可惜的是這些人將“像”視為臨帖的最終目的。事實上,我們很難做到像影印機一樣臨摹範本,行、草書更是不可能。因為想要臨出神採,必然要行筆暢快,這樣形質就會與範本有所偏差。如明代傅山臨王羲之《昨書帖·月半哀悼帖》(見圖6),神采燦爛,直逼原帖。但是對照原帖(見圖7、圖8),卻會發現兩者在字形方面有很大出入。

方建勳|臨帖的“形”與“神”

圖7

方建勳|臨帖的“形”與“神”

圖8

此外,臨帖者技法熟練後再臨新的範本時,很可能以自家心意與手法去進行接觸。這時,範本更像是一種素材。臨習者往往將臨帖視為一種遊戲,將新的臨習物件統統納入自己的體系中,當然自己也會受到範本的影響。如清代何紹基臨古,以篆法統攝一切。他臨漢碑(圖9至圖12分別為何紹基臨《張遷碑》《乙瑛碑》《西狹頌》《衡方碑》)時,皆以此法為之,所以篆籀氣十足。他臨行書時,也充滿篆籀氣(圖13為何紹基臨顏真卿《爭座位帖》區域性)。

方建勳|臨帖的“形”與“神”

圖9

方建勳|臨帖的“形”與“神”

圖10

方建勳|臨帖的“形”與“神”

圖11

方建勳|臨帖的“形”與“神”

圖12

方建勳|臨帖的“形”與“神”

圖13

形神兼得之法

把握大感覺,點畫求形似。

臨帖,要想神形兼得,有什麼要領呢?一生臨帖不輟的董其昌在談到臨帖的方法時說:“臨帖如驟遇異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頭面,而當觀其舉止、笑語、精神流露處,莊子所謂‘目擊而道存’者也。”

書法學習者容易走入一個誤區,臨帖時總盯著一些點畫的細節,卻忽略了整體的藝術感覺,忽略了作品整體的神采,以致因小失大。譬如有些人臨《禮器碑》,筆法與結構都掌握得不錯;但是一看作品的氣息,總覺得與原碑有些距離。清代王澍在《虛舟題跋》中評價《禮器碑》:“此碑尤為奇絕,瘦勁如鐵,變化若龍,一字一奇,不可端倪。”又贊此碑“無美不備,以為清超卻又遒勁,以為遒勁卻又肅括。自有分隸以來,莫有超妙如此碑者”。這種整體的感覺是碑帖的藝術特色,也體現出其精神之獨特處。對整體感覺的把握是我們臨帖的方向。只有抓住臨帖的大方向,我們才能透過日積月累的努力,最終得到收穫。譬如林散之臨《禮器碑》(圖14為臨作區域性),字形固然不十分相似,但是原碑中的那種清超、瘦勁的美感特質已全部顯現出來。抓住了大感覺,就能把握住方向。雖然一開始難以展現出細節,但只要經過努力,臨本就會越來越接近範本。

方建勳|臨帖的“形”與“神”

圖14

所以,臨帖要先抓其大者,再逐步完善細節(小者),這是臨習的基本原則。清代梁說:“臨摹用工,是學書大要。然必先求古人意指,次究用筆……” 這裡的“意指”即一件作品整體的藝術感覺,如神采、氣韻等。而用筆等細微處,常常是作者在揮毫時為了整體的藝術感覺或有意、或無意地展現出來的。

方建勳|臨帖的“形”與“神”

圖15

例如臨習“二王”行草書,不可總盯著牽絲引帶。牽絲引帶相當於一棵樹的枝與葉。除去二者,剩下的部分才是主幹。我們要把著力點放在主幹上,即字形點畫的主體部分,次要著力點才在牽絲引帶上。以牽絲引帶為主要著力點,可謂捨本逐末。如董其昌臨王羲之的《奉橘帖》(見圖15)、王獻之的《送梨帖》(見圖16),“二王”原帖(圖17、圖18為區域性)上有的牽絲引帶,臨本中或有、或沒有;而臨本中有些牽絲引帶,原帖中根本就沒有。由此可以看出,董其昌注重的是點畫形跡背後的基本筆法動作,而不是直接可見的形跡。在學習這些用筆動作的過程中,他有自己的理解,產生了合理的偏差,得到的臨本雖與原帖在形質上不完全吻合,但下筆肯定、果斷,甚得原帖書法之神。

方建勳|臨帖的“形”與“神”

圖16

方建勳|臨帖的“形”與“神”

圖17

方建勳|臨帖的“形”與“神”

圖18

唐代孫過庭在《書譜》中寫道:“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臨帖過程中,細節和形似確實很重要,但整體的感覺仍然是第一位的。不論處在臨帖過程中的哪個階段,都不能迷失範本的大方向。沒有對整體方向的把握,臨帖就會逐漸淪於技術層面,缺乏鮮活的氣息。在一開始的臨古階段,由於技法非常稚嫩,形也難以與原帖相似。即便如此,我們對範本整體感覺的觸控與把握仍然不可或缺。也就是說,心要走在手的前面。一開始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透過堅持不懈的臨習,我們會逐漸縮短心與手之間的距離。對這種大感覺的把握,亦即對範本之“神”的體悟與仿效。無論“形”相像到什麼程度,均不能迷失“神”的方向。因為,“神采為上”是書法審美的主導方向。

Tags:臨帖範本書法臨本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