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這些簡明的腳註讓我們深深感受到李長之在寫作孔子的故事

由 奮鬥的小二哥 發表于 藝術2021-06-14

簡介第27節“整理詩歌和音樂”敘述孔子向師襄子形容他所理解的、相傳是周文王所作音樂的感受腳註就說:“見《論語八佾》篇,第二十三章

腳註內容怎麼寫

"李長之所使用的史料不僅有文獻,還有出土資料和實地的考察印象,他寫第5節“和老子的會見”,腳註就說“參考漢武梁祠畫像,並依照宋洪适《隸續》對此圖的解釋”。第27節“整理詩歌和音樂”敘述孔子向師襄子形容他所理解的、相傳是周文王所作音樂的感受腳註就說:“見《論語八佾》篇,第二十三章。鄭注:始作謂金奏時,聞金作,人皆翕如變動之貌。

這些簡明的腳註讓我們深深感受到李長之在寫作孔子的故事

我覺得這樣和翕如”的意思不太符合,此間以我從前聽自祭孔時的音樂印象,意譯如此。”這些簡明的腳註讓我們深深感受到李長之在寫作孔子的故事》一書時爬梳史料之細緻、動奮、道嚴。不能說李長之的《孔子的故事》在史料的運用上就完美無瑕,但李長之畢竟透過他的《孔子的故事》把孔子一生基本的輪廓給我們相當翔實生動地勾畫出來了。

這些簡明的腳註讓我們深深感受到李長之在寫作孔子的故事

李長之在文學批評上主張感情的批評主義,他說:“感情就是智慧。在批評一種文藝時,沒有感情,是決不能夠充實,詳盡,捉住要害。我明目張膽地主張感情的批評主義。”(我對於文藝批評的要求和主張》,見《批評精神》,南方印書館,1942年版)這使他人物的評論敘述往往充滿感情色彩。他是詩人,又是寫散文的高手,他的筆鋒也帶有濃厚的抒情意味。

這些簡明的腳註讓我們深深感受到李長之在寫作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中的孔子並不因為李長之在文獻上的言必有據而顯得古板無生氣,恰恰相反,在他的筆下,二千五百餘年前孔子栩栩如生的面影經常活躍在字裡行間。《孔子的故事》往往引用《詩經》和《(論語》上的話,李長之把它們譯成流暢生動的現代漢語,不僅準確地轉譯了原意,而且將口吻神態也惟妙惟肖地傳遞了出來。尤其是他的筆鋒帶情感,傳遞孔子的原話使人不覺,用得巧妙。

這些簡明的腳註讓我們深深感受到李長之在寫作孔子的故事

他寫孔子從事教育時的循循善誘,筆調從容和緩,有著人情的溫暖和雍容博雅的風度;寫孔子外交上的鬥爭,其勇毅果決的精神見於筆下,痛快淋漓慷慨激昂;而寫孔子的死,則舒緩安詳,不啻是一篇肅穆低迴的輓歌:一天清早,子貢來看孔子,孔子已經起身,正揹著手,手裡拿著揚杖,在門口站著,像是等待什麼的樣子。孔子一見子貢來了,就說道:“賜可,你為什麼來得這麼晚呢?”於是子貢聽見孔子唱了這樣的歌:泰山要倒了樑柱要斷了,哲人要像草木那樣枯了爛了!這是孔子最後的歌聲,“哲人”是孔子最後對自己的形容。孔子唱著唱著就流下淚來。子貢感到孔子已經病重了。子貢趕快扶他進去。

Tags:孔子李長子貢腳註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