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天價犁刨的製作過程】探秘:探秘天價犁刨製作者jim leamy的故事!

由 老嚴侃木頭 發表于 農業2021-05-16

簡介我們可以看到螺紋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在木製工具上面,上圖的犁刨中,靠山的調節已經可以用螺紋來實現精細化操作

刨木頭的工具叫什麼

本來今天想聊聊天價犁刨的製作者——Jim Leamy的故事。但是聊製作犁刨你得先知道什麼是犁刨吧?等解釋完了犁刨,出於求生欲,還要順便解釋一下中國的槽刨。

等這些都聊一遍後才發現,這篇文章已經挺完整了,於是只能把Jim Leamy的故事往後推一下了。

閒話說木工:西方的犁刨,東方的槽刨,其實都是一回事

Jim Leamy,我們下次聊他

編者注:因為起線刨與槽刨的形制非常相似,一些組合刨甚至會透過更換刨刀的方式,來實現起線與開槽之間的轉換。因此,本文中可能包含了部分起線刨,為了表述方便,一律按照槽刨處理。

首先,什麼是犁刨?

許多人會認為,歐刨是在採用全金屬結構以後,才變得越來越複雜的。但實際上,在木刨時代,西方就出現了一些十分複雜的刨種,這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就是犁刨。

犁刨(plow plane),相當於東方的槽刨。因其在使用時可以像犁地一樣,在木頭上開出溝槽,犁刨由此得名。

閒話說木工:西方的犁刨,東方的槽刨,其實都是一回事

這是西方早期的犁刨,時間約為18世紀。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刨刀以外,通體為木製。刨子分為兩部分,一是主體刨床,二是可調靠山,靠山用刨體上方的木楔進行堅固。

通體採用廉價的木結構,材料基本靠撿,調節基本靠敲。除刨刀以外,金屬部件基本沒有。這是前工業時代木工工具的普遍特徵。

閒話說木工:西方的犁刨,東方的槽刨,其實都是一回事

隨著工業化程序的深入,工具的迭代也不斷加快。我們可以看到螺紋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在木製工具上面,上圖的犁刨中,靠山的調節已經可以用螺紋來實現精細化操作。同時,金屬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

閒話說木工:西方的犁刨,東方的槽刨,其實都是一回事

這是美國專利局的一份歷史檔案,檔案顯示在1875年9月14號,專利局批准了一份木工刨的申請。我們從可調靠山和刀狀的刨底可以判斷出,這應該是一隻傳統犁刨。下面是這種刨的產品實物,刨體已經變成了全金屬結構,另外還配有四隻不同用途的刨刀。

閒話說木工:西方的犁刨,東方的槽刨,其實都是一回事

這是著名的史丹利55號萬能組合刨,人送外號“組合刨之王”。

它於1899年開始生產,1962年停產。這種刨最多配有3個靠山,數十把刨刀,可以解決從修邊到開槽的所有問題。是我心目中最具有現代工業美感的手動工具,沒有之一。

可能有人會問了,這麼漂亮的工具咋就停產了呢?唉,這事說來話長了,我只能告訴你,該刨死於電木銑的暴擊。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我們可以找時間詳細聊一下。

閒話說木工:西方的犁刨,東方的槽刨,其實都是一回事

與其它刨種一樣,西方的木工刨,依然經歷了全木、木金各半、全金屬這三個過程。由於犁刨結構多樣,可供匠人發揮的餘地很大,所以一直是古董工具市場的寵兒。

也正是由於犁刨的結構相對複雜,可供發揮的餘地非常多,因此,給許多工具黨人提供了大量的創作靈感,優秀作品層出不窮。

我們欣賞一下以Jim Leamy為代表的,現代制刨匠人制作的仿古犁刨。

閒話說木工:西方的犁刨,東方的槽刨,其實都是一回事

閒話說木工:西方的犁刨,東方的槽刨,其實都是一回事

好了,透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歐式犁刨的發展脈絡有了一個粗略的瞭解。但這還不能算完,出於某種考慮,我還必須再講一下中國傳統的槽刨。

我這滿滿的求生欲啊……

由於資料有限,我只能按照我的經驗來理順中國傳統槽刨的脈絡,如果有不準確的地方,還請及時指出。

閒話說木工:西方的犁刨,東方的槽刨,其實都是一回事

這是我收藏的兩隻中國傳統槽刨。也分為主體刨床和靠山兩部分。主體與普通起線刨類似,靠山為整木裁製,刨刀為民間鐵匠手打。對於這種刨,我認為最大的問題是靠山導向板過短,使用門檻較高。

閒話說木工:西方的犁刨,東方的槽刨,其實都是一回事

這是網上找到的比較傳統的中式木刨圖片,與上一種相比,這種槽刨體積要大許多,足夠安裝推把。但是,一方面要保持雙手的平衡,以保證開槽不斜;另一方面還要保證靠山貼緊木面。這樣的操作方式,想想都上頭,沒個十幾年經驗怕是掌控不了吧。

閒話說木工:西方的犁刨,東方的槽刨,其實都是一回事

這是國產某品牌的成品廣式槽刨,我們可以看到,其結構與早期的傳統歐式犁刨相差無幾。廣式,或者稱為港式木作工具,有許多都可以看到西式工具的影子,估計與對外開放的時間較早有關。

閒話說木工:西方的犁刨,東方的槽刨,其實都是一回事

這是網友龍小木工家傳的槽刨。我們可以看到,先人曾試圖對傳統槽刨作出改進,比如在刨體上摳出手柄,但對整體影響不大。

閒話說木工:西方的犁刨,東方的槽刨,其實都是一回事

這是北方地區流行的槽刨式樣。這是典型的日式刨,日語叫“機械作裡刨”。看字面意思,大概是“賽博朋克風格的刨子”的意思。

這種刨是在明治維新後,日本匠人們在傳統木刨的基礎上,吸收了歐刨的機械螺紋結構,能夠實現精細調節的一種中西合壁的刨子。

可能有人又會罵了:你胡說,我爺爺就用這種刨,怎麼會是日本的呢?

這是因為日本對中國北方的影響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了。從1913年開始,第一批日本移民開始在中國東北落戶,最早定居點位於遼寧大連金州區大魏家鎮內。

閒話說木工:西方的犁刨,東方的槽刨,其實都是一回事

隨著日本侵華動作的加大,日本商人的足跡也開始擴充套件,從最初的遼寧,擴充套件到東北三省,最後又輻射到京津冀一帶。除了日本匠人會帶來他們隨身的工具以外,對於一些為他們做活兒的中國匠人,日本人也習慣於贈送一些日式工具作為禮物。

當時日本已經開始了工業化程序,雖然木工工具仍然以小作坊生產為主,但由於鋼材質量好,做工優良,肯定會受到中國民間匠人的喜愛。

這與氣節無關,廣大工具黨最有發言權。

閒話說木工:西方的犁刨,東方的槽刨,其實都是一回事

這是臺灣省的一種槽刨。它採用是中式推把和靠山,但採用了日式刨慣用的鐵楔一體結構,並與日式的機械作裡刨一樣,在刨刃前端添加了勒刀。

實際上,就像傳統臺式刨就是把日式拉刨安裝上中式推把一樣。在臺灣,這種中日合壁的木作工具也有很多,滿滿的殖民地風格。

好了,今天的話題就聊到這裡,我是愛侃木頭的老嚴。關注我,一起了解隱藏在木頭背後的故事。

Tags:靠山工具刨刀日式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