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河馬"甩便"的原因是什麼?"甩便"對它們來說有何好處?

由 簡單也隨便 發表于 農業2021-12-11

簡介不管是非洲野生河馬,還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動物園裡面的河馬,它們大多數時候的排便方式都是會甩起來的,很多人對它的這項“絕技”究竟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後天習得的非常感興趣,因此有科學家做了相關的調查研究,發現無論是雌性還是雄性,以及河馬幼崽,“甩便

時間鎖定狗怎麼捕捉瘋狂動物園

之前有人討論過,關於動物世界裡面的一些獨特行為,有哪些是你認為超“噁心”的?其中河馬的“甩便”行為赫然上榜。在所有動物裡面,河馬的這種行為也算是特立獨行了,在其他的動物身上基本上都看不到。

關於河馬的“甩便”現象,其實是有一個典故的,在非洲的傳說裡面,河馬原本是肉食動物,尤其喜歡吃魚,後來向神祈求能在水裡居住,代價就是放棄吃魚,為了證明自己履行了諾言,它們在每次排便的時候都會瘋狂地“甩”起來,就好像是說“看!我們的糞便裡面沒有魚類殘渣”。

不過傳說歸傳說,但河馬會“甩便”卻是不爭的事實,不僅僅是野生河馬,動物園裡麵人工飼養的河馬也會這個動作,相信有不少人在動物園裡面看河馬時都觀察到了這一現象,有些對河馬習性不瞭解的遊客,甚至成為了現場的“隨機幸運觀眾”。

那麼河馬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樣做對它們的生活來說有什麼好處?以及河馬的“甩便”行為,究竟是像呼吸、吃飯一樣與生俱來的,還是像捕獵等技能一樣,是後天學習而來的呢?這些問題就是我們接下來要弄清楚的。

“甩便”對於河馬的重要性

我們絕大多數人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都帶有目的性的,或者說是有什麼驅動因素讓我們這麼做,這種驅動因素可以是興趣愛好,也可以是為了獲得回報,甚至可以是單純的為了打發時間,這類行為在動物的身上亦能看到。河馬的“甩便”既然是這個物種的普遍現象,那麼這種行為對這一物種來說就一定極為重要,或者說其後背就一定有更深層次的東西,為了弄清楚這一現象的原理,無數的研究者們前赴後繼,目前來說,河馬“甩便”的原因基本上算是弄清楚了。

糞便甩得越散,領地範圍越大

自然界裡面絕大多數的動物都具有領地意識,也都有著一套屬於自己的劃分領土方式,拿老虎、獅子等捕食者來說,它們標記領地範圍的方式就是用排洩物,噴灑在樹幹或者岩石等物體上面,並時常檢查及加深標記。

河馬也是一種領地意識極強的動物,但是它的領地意識,與大多數動物又不一樣,它們是以河段來劃分的,簡單來說在水裡時,不管是雄性河馬還是雌性河馬,對同類的容忍度都很高,幾乎不存在領地意識,所以我們經常能夠看到某片水域裡面有密密麻麻的河馬。但是一旦上了岸,河馬的領地意識便“甦醒”,如果隨便越界,極有可能發生爭鬥。

河馬是大型雜食性淡水物種,大部分時間都泡在水裡,但是有些時候是會上岸的,比如進食時。其實不難理解,種間競爭在自然界裡面普遍存在,小到兩棵樹之間競爭陽光,大到東北虎積極捕殺灰狼,河馬在岸上守護了自己的領地,就意味著守護了自己的生存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河馬越往更深的陸地上行走,其領地意識就會變得越弱,所以一般來說,河馬的領地通常是某段河岸,裡面要包含10頭河馬以上,長度約260米左右,當然這個範圍不是固定不變的,取決於多種因素。

大多數動物都是透過排洩物來標記領地,河馬也不例外,但是與其他動物一樣的是,河馬是糞便甩得越散,標記的領地範圍就越廣。

無論是獅子、老虎,還是灰狼,它們基本上都是到一個地方,精準標記,但河馬例外,它用“甩便”的動作,將糞便甩得到處都是,就意味著所到之處,皆是自己的氣味,這樣別的河馬過來時就知道這片土地有主了,從而達到盡最大可能的標記屬於自己的領地。

糞便甩得好,不愁沒女友

對於動物來說,繁衍是大事,甚至是動物們畢生的使命,所以在求偶這件事情上,它們會使出渾身解數,各種奇招百出,比如某些鳥類,雄性在求偶階段會用鮮花、糞便和一些菌類將自己的巢穴裝飾得漂漂亮亮,企圖用“房子”吸引異性,有些則是來一段舞蹈,或者將自己身上漂亮的特徵亮出來,也能夠幫助它們吸引到異性。

對於河馬來說,它即沒有漂亮的外表,也不溫柔,那麼它們怎麼辦呢?只能出奇招,那就是“甩便”。

對於河馬來說,“甩便”是一件可以拿來攀比的事情,正所謂糞便甩得好,不愁沒女友,將便便甩得又高又遠,是實力和身份的象徵,能夠吸引更多異性的關注。

我們通常在一片水域裡面看到大量的河馬,會本能地認為它們是群居動物,但事實上並不是,只是它們在其他事情上面的容忍度比一般的動物高。

通常來說,河馬是允許同類在自己領地裡面玩耍、睡覺,甚至是覓食的,但只有一件事情上絕對不會讓步,那就是交配權的歸屬,為此它們會“大打出手”。

不過河馬之間的爭鬥,除了針鋒相對瘋狂啃咬之外,也可以用“甩便”這種方式來解決,當兩頭河馬發生爭執時,它們沒有選擇直接打鬥,而是來一段“甩便”,看誰甩得又高又遠,一旦輸了的那頭,就會對勝利者表現出順從的態度,勝利者之後也不會太過為難輸家。事實上在人們的研究裡面,河馬的“甩便”行為用處極大,在很多場合下都能夠用上,比如當雄性河馬遭到挑釁的時候,會瘋狂“甩便”展示自己的實力;當一頭河馬想要對另一頭河馬示好的時候,也會表演一下“甩便”。

會“甩便”,不迷路

前面說過,河馬一天中的大多數時候都是在水裡度過的,但有一件事情必須要上岸,那就是進食的時候,每到黃昏階段,河馬便會走到岸上進食,它們食量巨大,一頓要吃大量的青草,但在青草較為匱乏的季節裡面,河馬會往更深的陸地上走,從而吃到足夠的食物。

這樣做就會引發一個問題 ,那就是河馬的視覺很差,極容易迷路,一旦無法返回水裡,河馬是承受不住非洲毒辣的太陽的。

怎麼辦呢?好在河馬嗅覺靈敏,如果沿途有氣味標記,那麼它們就能夠返回原先的河流裡面。

事實上利用氣味標記線路,在許多動物的身上都能夠看到,比如家犬,可能農村的朋友會更熟悉一些,狗在跟著主人外出的時候,基本上每隔一段距離都會“方便”一下,小時候我們不解,難道它不會一次排乾淨嗎?長大之後才知道,這其實是狗狗的標記行為,不管是去到任何一處陌生的地方,它們都能夠透過尿液的標記返回家中。

河馬也差不多,它們會在進食的過程中“甩便”,這樣即便是不知覺來到了陸地的深處,河馬也能夠透過“濃烈”的氣味尋找到來時的路。

當然“甩便”相對於狗狗的“點殺”式尿液標記,有兩個極大的好處,一是味道覆蓋的範圍更大,這樣河馬也能更容易尋找到“路標”;二是不容易消失,很好理解,如果將排洩物標記到一株植物,或一個地方上,一旦這株植物被破壞,氣味標記就消失了,而河馬將糞便甩得到處都是,即便一處被破壞,還有千千萬萬處,所以它們也能大膽放心地去陸地深處吃草了。

河馬“甩便”是天生的嗎?

不管是非洲野生河馬,還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動物園裡面的河馬,它們大多數時候的排便方式都是會甩起來的,很多人對它的這項“絕技”究竟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後天習得的非常感興趣,因此有科學家做了相關的調查研究,發現無論是雌性還是雄性,以及河馬幼崽,“甩便”都是常規操作,同時也觀察到在動物園裡面土生土長,沒有與其他河馬有過任何接觸的個體,也出現了“甩便”的行為,由此研究人員初步斷定,河馬的“甩便”技能是天生的,並不需要學習就會。

當然,河馬也並非每一次排便都會甩,這取決於它們排便的場所,一般來說,只要沒有待在水裡,河馬排便就有極大的機率會甩起來,目前人們所觀察到的,河馬沒有“甩”的情況,多發生在水裡,即河馬在水中排洩的時候,就有較大的機率不會甩,或者說尾巴擺動的幅度太小,看起來相對靜止而已。

不過需要特殊提及的是,這裡面說的在水裡,指的是河馬臀部完全浸泡在水中,一旦它們浮在水面上,排便同樣也是會甩起來的。

河馬糞便的生態作用

其實關於河馬糞便的話題,遠遠不止於“甩”這麼簡單,2018年5月16日《自然通訊》上面的一篇研究論文將河馬的糞便推上了學術討論與環境保護的風口浪尖上。

在坦尚尼亞和肯亞的一個交界處裡面,每當河水上漲的時候,就會有大量的死魚被衝上岸,剛開始人們以為是河流上游的農田過量使用殺蟲劑等造成的,後來生態學家們進行了細緻的調查,發現並不是那麼一回事,最終研究人員將目光鎖定在了馬拉河的河馬身上。

卡里生態系統研究所的生態學家艾瑪·羅西等人,用了5年的時間研究了馬拉河上的河馬,發現在馬拉河的肯亞部分裡,生活著大約4000多頭河馬,這些河馬分佈在主幹道、支流上面大大小小的171個河馬水潭裡面,這些河馬每天所產生的糞便量就高達8500千克,如此巨量的糞便排放到河裡,後果是顯而易見的。

或許在雨季的時候由於河流水量巨大,河馬糞便所帶來的危害較小,可一旦旱季到來,降雨量少,河流的水量下降,水中糞便的密度就更高。

這些河馬糞包含甲烷、硫化氫等各種化學物質,加上水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氣,使得水中大量的魚兒缺氧而死。

不過河馬的糞便並非一無用處,除了能充當小河馬的食物之外,實際上河馬糞對於整個馬拉河流域來說都至關重要。

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的博士後喬納斯等人研究了河馬的生態作用,發現河馬在夜間吃掉了大量富含二氧化矽的水草,然後透過排便的方式將矽這種物質轉移到水中,這對於馬拉河下游的健康度來說至關重要。

一旦河馬糞便減少,河流湖泊的矽含量就會下降,從而導致藻華暴發,水中魚類又會缺氧而死。

其實凡事都應該從多個方面來看待,正如河馬的糞便一樣,過量會使得水中魚類死亡,過少也會導致魚類死亡,不過到目前為止,非洲的7萬頭河馬每天上岸吃草,將糞便排放到河裡,被人們認為是有益的,它們將營養元素從陸地上轉移到了水生生態系統裡面。

在馬拉河流域裡面,每年都有大量的野生動物死亡,這些動物屍體跟糞便,滋養著整個塞倫蓋蒂平原。

(關注我,看深度動物知識。)

Tags:河馬糞便裡面領地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