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雲南省這個劃為7區1市6縣新1線城市享有“鮮花之城”之稱

由 旅行1226965654 發表于 農業2021-10-22

簡介” 安寧市來歷名稱 唐武德元年(618年)東川人阿寧牧牛砥出鹽井,特改連然縣為阿寧州,阿與安音近,又改安寧

石林縣是幾線城市

雲南省這個劃為7區1市6縣新1線城市享有“鮮花之城”之稱

地名如人名,

一個名字代表著一個地方的特色,

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淵源與意義。

地名,

就是一座城市的身世。

歷史緩緩向前,

流傳中,許多地名已非原意。

雲南省這個劃為7區1市6縣新1線城市享有“鮮花之城”之稱

五華區

來歷名稱 1956年9月,昆明市四個轄區中的第二、第四兩區合併,以境內五華山而命名為五華區。

雲南省這個劃為7區1市6縣新1線城市享有“鮮花之城”之稱

盤龍區

來歷名稱 1956年8月,昆明對4個城區進行合併,原一、三區合併為盤龍區,以盤龍江自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

雲南省這個劃為7區1市6縣新1線城市享有“鮮花之城”之稱

官渡區

來歷名稱 官渡區因滇池古渡口“官渡”而得名。官渡古稱蝸洞,系滇池東岸突起的一個小丘。唐南詔閣羅鳳築拓東城後置東都,便往返於此,取道水路,遂在蝸洞建渡口。宋大理封開國元勳高方泰為嶽侯,封地於鄯闡(今昆明),子孫世襲,至高智升時,在蝸洞築城郭,置府第,建法定禪寺。元阿佐梨楊慶建立妙湛寺,普祥撰《建立妙湛寺碑記》雲:“……鄉士大夫遊賞纜船於渡頭,吟嘯自若,陶陶而忘返,故有停舟之賦,乃古拓東演習高侯之苗裔生世攸之所也。”從此,遂有“官渡”之名稱。

雲南省這個劃為7區1市6縣新1線城市享有“鮮花之城”之稱

西山區

來歷名稱 原屬昆明縣,1953年併入昆明市,1956年設西山區,因境內西山得名。

雲南省這個劃為7區1市6縣新1線城市享有“鮮花之城”之稱

東川區

來歷名稱 唐時南詔置會川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會理縣。唐大中十三年(859年),南詔王蒙世隆自稱皇帝,改國號為“大禮”。置東川郡,因位於會川都督府以東,故名東川。

雲南省這個劃為7區1市6縣新1線城市享有“鮮花之城”之稱

呈貢區

來歷名稱 元憲宗六年(1256年)立呈貢千戶所。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呈貢縣。2011年撤銷呈貢縣,設立昆明市呈貢區。呈貢,系彝語“扯過”、“柴谷”的諧音,意為“稻灣”或“稻壩”,意思是“盛產稻穀的海灣壩子”。

雲南省這個劃為7區1市6縣新1線城市享有“鮮花之城”之稱

晉寧區

來歷名稱 唐武德四年(621年),在以晉朝曾為寧州治所的滇池縣置晉寧縣。據《徐霞客遊記》:“至唐武德中,以其為晉時寧州統會之地,置晉寧縣,此州名之所由始也。”

雲南省這個劃為7區1市6縣新1線城市享有“鮮花之城”之稱

富民縣

來歷名稱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富民縣,屬中慶路。據民國《富民縣誌冊》:“按富民二字取義,以境內尚覺富庶,故以富民稱之。”

雲南省這個劃為7區1市6縣新1線城市享有“鮮花之城”之稱

宜良縣

來歷名稱 “宜良”含義,康熙《宜良縣誌》釋為:“宜之為言,善也;良,易直也。顧名思義,則邑人朴茂,習俗簡易可知。”

一說縣因紀良山而得名,元代將“紀良”訛為“宜良”。

另一說“宜良”屬彝語地名,其方言讀音是“彌良”,含義是山谷間的開闊地。

雲南省這個劃為7區1市6縣新1線城市享有“鮮花之城”之稱

石林彝族自治縣

來歷名稱 石林原名路南,1998年10月8日路南更名為石林。據《元史·地理志》:“路南州,夷名路甸”,“路”字可能是彝族古代落蒙部住地之略稱或他稱“倮”之轉音異寫。“甸”字在彝語意為平南、平地。元代命名路南州,或因其位於迤東路之南而得名。

1998年10月8日路南彝族自治縣更名為石林彝族自治縣,以境內著名岩溶地貌風景區而得名。

雲南省這個劃為7區1市6縣新1線城市享有“鮮花之城”之稱

嵩明縣

來歷名稱 嵩明又名崧盟,因古代各部族曾會盟於此而得名。一說因蜀漢時諸葛亮南征,與當地部族會盟於秀嵩山麓,故名。又據《元史》:“嵩明,治沙扎臥城,烏蠻東氏所築。白蠻強盛,漢人徙雲,盟誓於此,因號嵩盟。今州南有土臺,盟會處也。漢人立長州,蒙氏改長州為嵩盟部,段氏因之。”以部落為名。

雲南省這個劃為7區1市6縣新1線城市享有“鮮花之城”之稱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

來歷名稱 “祿勸”為彝語“羅好知”,“洪農碌券”的音轉,意為“有堅硬大石頭的地方”。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設州,改“碌券”為祿勸。

另一說,《南詔野史》載:“祿勸為羈糜宗州地,蠻名洪農碌券”。元代,賽典赤主滇,嫌“夷名不雅訓”改碌券為祿勸,祿勸一名由此而來,並延用至今。洪農碌券系彝語“羅洪魯者”的諧音,意為羅婆部族統治下的平民百姓之地。

雲南省這個劃為7區1市6縣新1線城市享有“鮮花之城”之稱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

來歷名稱 原名潯甸,其意為“積水之甸”。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設潯甸軍民府,清康熙八年(1669年)改潯甸州,民國元年(1912年)以多水患,故眾議刪去水點,改為尋甸。民國二年(1913年)降州為縣,設尋甸縣。1979年12月20日,改為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

又據《尋甸府志》:“古滇國地,昔僰刺蠻居之,無郡縣,其部曰仲札溢源。後烏蠻新丁奪而有之,至四世孫,因其祖名新丁,以為部號,名新丁,後訛為仁地部。到唐蒙氏為潯甸部。”

雲南省這個劃為7區1市6縣新1線城市享有“鮮花之城”之稱

安寧市

來歷名稱 唐武德元年(618年)東川人阿寧牧牛砥出鹽井,特改連然縣為阿寧州,阿與安音近,又改安寧。民國二年(1913年),改安寧州為安寧縣。1995年10月13日,撤銷安寧縣,設立安寧市。

Tags:來歷名稱祿勸彝語呈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