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民以食為天,食以谷為主——簡述雙季水稻的古今發展史

由 剛日讀史 發表于 農業2021-06-26

簡介中國南方地區很早就種植了雙季稻,但有記載的成規模種植始於宋代

雙季稻指什麼稻和什麼稻

2016年11月19日中午,在廣東省梅州興寧市,“華南雙季超級稻年畝產3000斤全程機械化綠色高效模式攻關”專案透過驗收,這標誌著我國雙季稻的研發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雙季稻在稻作區的全面推廣又近了一步。這對解決我國糧食問題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

雙季稻是指一年中種一季早稻再種一季晚稻的水稻種植方式。雙季稻在中國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最早見於《山海經》的記載。

古籍中提到的“兩熟稻”和“再熟稻”包括再生稻、混作稻、間作稻和連作稻等,都是雙季稻的不同品種。中國南方地區很早就種植了雙季稻,但有記載的成規模種植始於宋代。

民以食為天,食以谷為主——簡述雙季水稻的古今發展史

(雙季稻)

雖然宋代的雙季稻並不是現代意義上的雙季稻,但宋代確有種植再生稻、間作稻和連作稻三種形式的雙季稻。

宋代雙季稻由於條件的限制,產量不高,但總體上來說比單季稻的總產要高,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南方人民的吃飯問題,被稱為“宋代江南的農業革命”。

一、 雙季稻的歷史

雙季稻是指同一塊稻田中一年之內兩熟兩收的水稻。雙季稻最早始於秦漢時期的兩廣地區,漢代《異物志》上記載“交趾稻夏冬又熟,農者一歲再種”。

隨著時代的發展,雙季稻栽種區域不斷北移,晉代已蔓延到長江流域。

左思《吳都賦》中說:“

國稅再熟之稻”

便是晉代江南地區種植雙季稻的證明。當時江南地區栽種的雙季稻名叫“蓋下白稻”,“正月種,五月獲;獲訖,其莖根復生,九月熟”。

民以食為天,食以谷為主——簡述雙季水稻的古今發展史

(古人種田)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江南地區從福建引進了早熟耐旱的占城稻。

占城稻是一個早稻品種,生育期100天左右,甚至可以在淮南一帶種植。另一早熟稻種黃穋稻生育期大致在三個月左右,喜歡潮溼環境,雖然產量略低於占城稻,但仍是江南多雨之鄉農民的最愛。

當時還有其他早稻品種如六十日、宣州早、赤芒稻等等,成熟期多在六月,所以以“早”命名。這些品種的發現為雙季稻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再生稻是指水稻收穫之後,其莖基部的休眠芽再次萌發抽穗結實,既宋人說的“田收長稻孫”。

再生稻在宋朝被農民加以利用推廣,遍及兩浙、江淮、荊湖等許多地區。

《宋史》載:處州知府楊億有一篇《賀再熟稻表》的奏摺:

“據本州麗水等縣狀申,今年人戶所種早稻自秋初刈後,為雨水調適,元根再發青苗,結實成熟,共得兩收,已具州司別狀聞者,多稼並熟,所謂有年嘉穀再登,斯為上瑞。”

這表明在宋朝浙江已開始種植雙季稻。

朱熹也向皇帝報告過:

“臣所經歷去處,見其早稻未全損者,亦皆抽莖結實,土人謂之‘二稻’,或謂之‘傳稻’,或謂之‘孕稻’,其名不一。”

《會稽志》上也有記載:

“再熟曰魏撩,刈稻之後,餘茬再熟

”。

這是南宋時雙季稻已普遍種植的另一直接證據。

南宋詩人范成大給雙季稻下過定義:“

再熟稻,一歲兩熟。”他還有“吳稻即看收再熟”的詩句。

民以食為天,食以谷為主——簡述雙季水稻的古今發展史

(收穫)

除了傳統意義上的江南種植雙季稻,連地處荊湖的湖北,在南宋時也種植推廣雙季稻。

《宋史》載:

紹興四年十月,“孝感、應城二縣稻再熟。”

《文獻通考·物異考》等史料中也出現了安徽無為軍、江西洪州六縣、淮西路都曾經收穫過再生稻 。

除了再生雙季稻 以外,間作雙季稻和連作雙季稻在宋代也有種植。

宋人編撰的《農田餘話》中曰:“

閩廣之地,稻收再熟,人以為獲而栽種,非也。清明前下種,芒種蒔苗,一壟之間,釋行密蒔,先種其早者,旬日後,復蒔晚苗於行間。俟立秋成熟,刈去早禾,乃鉏理培壅其晚者,盛茂秀實,然後收其再熟也。

這裡再熟稻的最早詳細記載。

另一種間作雙季稻起源於宋代浙江台州,名曰“寄生稻”或者“晚兒稻“。

《太平縣誌》載:

“寄生,以寄種早禾中,故名,一曰晚兒、繼晚

”。《溫州府志》記載了間作雙季稻的栽種方法:“

春夏之交,分早秧曰:插田;又分晚秧,插於空行之中,曰:補晚”。

民以食為天,食以谷為主——簡述雙季水稻的古今發展史

(栽秧)

連作雙季稻是指早稻收割後,經過插晚稻的方式種植的一種雙季稻。連作雙季稻受環境特別是溫度的制約特別大,多在嶺南地區種植。

長江流域也試種過連作雙季稻,但是由於技術和氣候條件的限制,並不成功。直到二十世紀,隨著氣候變化和技術的成熟,連作雙季稻才在江南地區有所種植。

黃省曾在《稻品》記載過一個名叫“烏口稻”的雙季稻品種,是收穫時間比較晚的雙季稻,其特點是“再蒔晚熟”。

烏口稻米色色黑,耐水耐寒,收穫時間晚,但品質很差,“其谷色黑”,所以種植的農民較少,多見於洪澇災害,水田秧苗被淹後作“潦後補種”的救急之舉,並不是農民的首選,種植面積不大。

民以食為天,食以谷為主——簡述雙季水稻的古今發展史

南宋嘉定十六年還出現了一個稻種名叫“第二遍”,顧名思義,這個品種也是雙季稻品種。其特點是“刈去早秥,重複插秧,亦間有早秥未刈之時,插秧其中者,為二遍秥,俗亦混稱曰晚秥,此則再熟秥也。”

根據史料可以證明宋代特別是面宋,雙季稻不僅存在,而且廣泛分佈在嶺南、江南甚至荊楚的廣大地區,是雙季稻大發展的一個歷史時期。

二、宋代雙季稻的種植情況

雙季稻雖然在宋代得到發展,但與普通單季稻相比,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比如南宋時江西南昌附近地區,儘管也有不少農戶種植雙季稻,但一年一熟的單季稻還是佔多數。

史料記載當時南昌附近地區“

襟江帶湖,湖田多,山田少,禾大小一收……豫章所種佔米為多,有八十佔、有百佔、有百二十佔,率數月以待獲,而自餘三時,則舍穡不務,皆曠土。”

民以食為天,食以谷為主——簡述雙季水稻的古今發展史

(挑秧下田)

另一產糧大省湖南的情況也和江西差不多。

《湘潭縣誌》載:“

田為藝稻,一熟之外,土不復耕,雖勸種雜糧,無有應者。

由於產量低,所以雙季稻在糧食生產中的地位也不高。嶺南雖然可以一年二熟甚至三熟,但這是嶺南自然條件優越的結果,而不是雙季稻栽種技術帶來的。

嶺南地區“

天地之氣,冬夏一律。物不凋瘁,生意靡息。冬絺夏葛,稻歲再熟。

所以當地農民“

既種之後,不耘不灌,任之於天

。”可見管理上並無任何技術手段,廣種薄收而已,靠天吃飯,調產有限。

栽種雙季稻可以提高土地面積產量,提升農業生產率,但宋代農民雙倍的投入受技術條件的限制,根本不可能取得雙倍的報酬。

民以食為天,食以谷為主——簡述雙季水稻的古今發展史

(江南水田)

雙季稻中的早稻生育期短,產量一般不高。早稻收穫之後繼種晚稻,由於地力、病蟲害等因素,產量甚至比早稻還不如,一般只有早稻的七成。

朱熹認為,二稻、傳稻、孕稻之類雖然在青黃不接之時,“村民得此接濟,所益非細,但其稻莖稀疏,秕多谷少。”

由於早稻雙季稻在產量沒有優勢,有些地區出現了

“田或兩收,號再有秋,其實甚薄,不如一獲。”的現象。當時不少人認為:“地力不可盡,兩熟之利,未必勝一熟。”

三、宋代雙季稻和單季稻的比較

如果說雙季稻完全不如單季稻也是不科學的。

單季稻產量雖高,但對稻田肥水條件要求也高,“非膏腴之田不可種”,而早稻“不問肥瘠皆可種”,因此在一些自然相對較差的地方,種植早稻,經三月左右再連作晚稻,以彌補早稻產量的不足,縮短與單季稻之間的產量差距。

《永春縣誌》載:

“按二熟之谷,較之一熟所獲亦相當,但二熟之谷少怕亢旱,故種之廣。

民以食為天,食以谷為主——簡述雙季水稻的古今發展史

(車水灌溉)

我們舉一個例子。浙西雙季稻種植率遠不及浙東,這是因為浙西的自然條件、土壤情況都比浙東好,單位面積產量也比浙東高,所以浙西種單季稻的多,浙東種雙季稻普遍。

不過古代農民不太計較勞動生產率,也不介意多付出辛勤勞動,只要能多收三五斗,再苦再累也無所謂。因為對農民來說,多收一斤糧食和少收一斤糧食,有時候就是生與死的差別。

雙季稻在肥水條件較好的情況下,也能得到較好的收成。雙季稻產量不高的原因在於地力不足,

“非土力有餘沃不能全也”

也有些地方在早稻收割後,種晚稻時容易受旱澇影響,也影響了農民種雙季稻的熱情。

雙季稻要求早稻收穫之後,馬上搶收搶種。這個受自然因素和其他因素影響較大,所以在不能保證搶種搶收的基礎上,晚稻的產量也受到影響。這是影響雙季稻發展的主要問題。

《撫郡農產考略》記載:

“凡二遍,遲至立秋栽,則不成熟,得谷少也。”

民以食為天,食以谷為主——簡述雙季水稻的古今發展史

(耕作圖)

宋代經濟比較發展,老百姓的生活在封建社會中還是比較幸福的,所以很多地區存在耕作與休閒並存的習俗。

宋代農民發現,新開墾的土地往往有較高的產量。

蘇東坡說:“

連山皆野草散水,不生五穀,地氣不耗,故發如此。吾以是知五穀耗地氣為最甚也。”歐陽修也認為“久廢之地,其利數倍於營田”。

在這種認知下,宋代農民普遍讓地力得到休閒。這種做法有益於地力恢復,特別是在一些經濟較發達地區更是普遍。這也是雙季稻不能佔據市場較大比例的原因。

四、我國雙季稻的現狀

我國現有的稻區十分廣泛,南起海南,北至黑龍江均有水稻種植。但大部分分佈在秦嶺、 淮河以南。

成都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流域的河谷平原和三角洲地帶是我國水稻主產區。我國有6個一級稻作區和16個稻作亞區。

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和臺灣地區以雙季稻三熟製為主(即一年兩次水稻,一次其它),採用雜交稻高產規範化栽培,利用旱育稀植、拋秧、免耕拋秧等技術,雙季稻兩季綜合平均畝產超過一噸。

民以食為天,食以谷為主——簡述雙季水稻的古今發展史

(我國雙季稻種植區)

江南、兩湖和四川的單、雙季稻亞區稻作面積約佔全國稻作總面積的59%,是我國著名的稻米產區。該區多為雙季稻三熟制或兩年五熟制。

該亞區透過一系列緩和季節矛盾及防避自然災害的技術措施,合理配種,適期播種,培採用旱育秧、直播、拋秧、少免耕等技術連作晚稻,全面推廣省工又節約成本的再生稻。

我國現在種植的雙季再生稻,每畝農田頭季稻需要種子100元、肥料農藥250元、機收90元,小計440元;再生季需肥料40元,機收90元,小計130元,總計570元。

比傳統雙季稻,成本節約近一半。再生雙季稻適合亞熱帶廣大地區,具有省種、省工、高產、高效、米質好、收益高等優點,為解決我們十四億人口的吃飯問題立下了蓋世大功。

民以食為天,食以谷為主——簡述雙季水稻的古今發展史

(尊敬的袁老和他的水稻)

隨著華南雙季稻3000斤技術攻關專案在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華南農業大學等單位的攻關下,採取“超級稻+強源活庫優米技術+缽苗機插秧+機械化病蟲綠色防控”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畝產達到1537。78公斤。

據介紹,這種雙季水稻不僅產量高,米質也非常好,被稱為“中國水稻的未來”。我們相信雙季稻在未來一定有著廣闊的空間,為解決人類“吃得飽、吃得好、吃得健康”而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資料:

*《中國稻作史》

*《閩中記》

* 《三山志-物產》

Tags:雙季稻早稻種植宋代連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