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歐美近代史——法國封建專制的危機以及革命的爆發

由 天涯會歷史 發表于 農業2021-06-14

簡介他們的學說在法國革命思想的準備上起了主要作用,並形成了18世紀法國整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的領導核心

阻礙了法國資本主義發展的人是誰

引言

隨著資本主義在法國封建社會內的成長和階級鬥爭的逐漸尖銳,資產階級的思想意識便逐漸形成起來。法國資產階級思想意識早在17世紀就已開始發生,到18世紀下半期已達到成熟階段。資產階級由於物質生活條件不同,形成了與封建主不同的另一種世界觀。

革命前法國的革命思想意識

它要求發展工商業,因而要求自由貿易,要求新技術與新發明。這種世界觀自然就歸結到反對迷信、反對封建特權和反對一切阻礙工商業發展的封建制度上。

因此,資產階級的力量成長起來之後,便積極要求推翻阻礙資本主義發展的封建制度,建立資產階級的統治。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資產階級一定要和封建專制主義者作決死的鬥爭。資產階級首先在思想上集中力量來打擊宗教和教會。革命前,法國出現了許多傑出的革命思想家,他們的理論和學說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法國人民,推動了革命。因此,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途徑與英國不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方式已經拋棄了“宗教外衣”,公開地在政治基地上作戰

。這就是說,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已經不用宗教迷信來作為擋箭牌,掩飾自己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攻,而是舉起了反對宗教黑暗勢力、爭取人類理性勝利的旗幟來號召人民前進的。

福祿特爾(1694-1778年)是18世紀前期法國啟蒙運動最卓越的活動家之一。他是一位著作家、政論家、史學家和詩人,是教會和僧侶的死敵。他在其著作中辛辣地非難宗教,無情地嘲笑教會神學和君權的神授學說。他認為天賦人權是不能被剝奪的人權。他公開地反對天主教會,罵教會為惡棍,並鼓吹“粉碎這個惡棍”。此外,福祿特爾要求改造法庭,廢除殘酷刑罰,設立陪審制度,實施統一的立法。他仇視封建義務,要求貴族和僧侶交納租稅。由此可見,福祿特爾在反對教會和專制制度的鬥爭中,曾起過巨大的作用。福祿特爾反對宗教但不主張徹底取消宗教信仰,他說:“

當大眾開始議論的時候,就會喪失一切。”他認為“倘若沒有上帝,也要捏造出一個來”。由此可見,福祿特爾對宗教的態度是矛盾的

歐美近代史——法國封建專制的危機以及革命的爆發

福祿特爾的社會政治觀點是溫和的和易變的。他的早年思想主張法國實行“開明的”君主專制,到了晚年,因受國內尖銳的階級矛盾的影響,才轉變為要求君主立憲,甚而對共和國也表現出一定的同情。孟德斯鳩(1689-1755年)和福祿特爾一樣,也是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先驅者。孟德斯鳩出身於貴族家庭,1716年當過波爾多法院的院長。在法院工作時期他就認識到,在封建專制制度下,法律沒有什麼是非曲直。1721年,他辭去法院職務,致力於法學研究。

1721年,他發表了第一部著作《波斯書信集》。這是一部文學作品。在這部書中,他諷刺法國社會政治的腐敗和黑暗,尤為抨擊法國路易十四的專制暴政。總之,《波斯書信集》具體形象地揭露了專制統治的醜惡和危害性。1748年,孟德斯鳩又寫了一部《法意》,這是一部很重要的著作。他在這本書中充分地發揮了三權分立的學說,極力頌揚英國的政治制度。他認為只有按照英國的模型所建立起來的國會制度,才是最理想的國家制度

。但是,孟德斯鳩並沒有真正理解英國的國會制度,因為英國的國會制度實質上也不是三權分立的,不過這已說明孟德斯鳩是一位君主立憲政體的倡導者

孟德斯鳩提出的三權分立的進步意義在於它號召人民爭取自由,否定專制統治,但孟德斯鳩的學說有很大的侷限性。他雖然反對專制君主,但不主張推翻君主制度。因此,他還不是一個革命者,他的思想代表資產階級貴族化的貴族集團和大資產階級的利益,他所發表的政治主張也僅僅是溫和的自由主義和立憲主義思想。

由此可見,福祿特爾與孟德斯鳩都是18世紀上半期法國的啟蒙主義者,都屬於溫和的資產階級自由主義者。他們反對現存制度,但又遠遠地離開了人民,因而他們的思想具有很大的侷限性

。可是,他們的思想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都起過一定的作用。

歐美近代史——法國封建專制的危機以及革命的爆發

盧梭(1712-1778年)是日內瓦一個鐘錶匠的兒子。他沒受過系統教育,主要透過自學。1749年第一學院懸賞徵文,盧梭以“藝術及科學之進步”為題的文章得到褒獎,遂成其名。在這篇論文中,他說明了人類的道德是隨著文化的發展而墮落的。

這篇論文奠定了他後來作品的見解。繼這篇作品之後,他發表了許多論著,其中最著名的是1762年發表的《民約論》

。在《民約論》中,盧梭闡明瞭國家起源的社會契約學說,發展了天賦人權思想。盧梭認為國家的起源基於私有財產的發生,而發生了掠奪就發生了契約關係。

盧梭基於唯心觀點得出了私有財產是社會不平等的泉源,是國家產生的根源的結論,這是正確的。不過,

盧梭雖然承認私有財產是社會一切不平等的泉源,但他並不主張取消私有財產,反而認為私有財產是不能取消的,並且把私有財產視為社會制度牢不可破的基礎,這是錯誤的

。盧梭認為,一個理想的國家制度是基於最初的社會契約所建立的國家組織,主要目的在於謀取公共的幸福。因此,國家的最高權力應代表著社會中所有人們的“共同意志”,這種總的意志應該表現為最高權力。法律應體現人們總的意志,而執行法律就是執行人民的意志。由此可見,盧梭反對行政首領的神聖不可侵犯,主張人民對行政首領有監督之權,並有任命與撤銷之權,對於現有的統治形式有決定權。這就是盧梭的人民主權學說。

由此可見,盧梭與孟德斯鳩不同。

他反對必須保留君主制,而主張共和國的組織形式。盧梭的政治觀點雖然完全是唯心的,但它在法國革命中卻起著激進的作用

。他的平等觀點、天賦人權、人民意志和主權在民等思想,曾激勵了革命的雅各賓黨人,羅伯斯庇爾與聖·鞠斯特都自命為盧梭的學生。總之,盧梭的思想充滿著革命民主主義的思想。

歐美近代史——法國封建專制的危機以及革命的爆發

百科全書派是18世紀法國的唯物論者,其中的代表人物為狄德羅等。他們是與盧梭處於同一時期中的法國革命前的思想家。他們所以稱為百科全書派,是因為他們主編了《科學藝術和工藝的解釋辭典》,以此為中心結合了一切法國的先進知識分子。

他們所以是唯物論者,因為他們承認物質是離開人們意志而獨立存在的,並承認主觀上的感覺是根源於物質,把物質看成自然的實質,承認運動是物質的天然屬性

。所以,他們是唯物論者,同時也是無神論者。法國唯物論者對於封建專制制度及天主教都作了尖銳的批判與鬥爭。

他們批判了一切科學傳統和政治制度,把這一切都置於理性裁判之下。

他們反對封建制度和教會,把資本主義關係描寫成為合乎“自然的理性”王國,這個王國與“不合乎自然的”和不合乎理性的封建制度相對立

。法國唯物論者所具有的資產階級實質,從這一觀點明顯地表現出來了。因此,法國的唯物論者是機械的、形而上學的唯物論,不是徹底的唯物論,他們在解釋自然現象時是唯物的,在解釋社會現象時便成為唯心的了。縱然如此,18世紀法國唯物論哲學家的思想,對於社會的發展影響很大。

他們的學說在法國革命思想的準備上起了主要作用,並形成了18世紀法國整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的領導核心。總之,18世紀法國唯物論者在歷史上有過巨大的貢獻。

他們的學說大大推動了唯物主義的、反宗教的世界觀,給自然科學提供了理論武器,併為19世紀唯物主義和無神論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思想前提

。梅里埃(1664-1729年)是一位織布工人的兒子,作過鄉。村的牧師。他非常同情受領主壓迫的農民,為了抗議教會的主教和領主對農民的壓迫,絕食而死。死前他留了一本《遺言錄》。在這本書中,梅里埃不僅揭穿了世俗統治的代表,也揭穿了教會統治的代表。

歐美近代史——法國封建專制的危機以及革命的爆發

他指出,宗教和政治是兩個彼此相互支援和相互袒護的,梅里埃在《遺言錄》中,向上帝、國王和富人宣戰。

他尖銳地批判和揭露了法國的封建專制暴政,揭發了等級的不了農民革命、民主思想和空想社會主義,他不主張透過改良的辦法,而宣傳用革命的手段來剷除封建制度

。梅里埃認為,人民的困苦已達到極點,必須起來用革命的方法消滅暴政和專制制度,消滅教會的暴戾和欺騙。他曾寫道;“我願意具有海古力斯的力量,以便消滅這些不公平的妖怪們。”梅里埃還建議將土地交給人民公共使用,號召廢除私有財產,建立起具有新的理論的社會。

在這個新的社會里,所有的成員都應是平等的。這就是梅里埃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總之,梅里埃的思想反映了當時人民群眾的要求。梅里埃的主張是進步的,他對於宗教和教會的批判學說影響了下一代的法國唯物論者。馬勃裡(1709-1788年)是一位僧侶。按他的出身來說,屬於“穿袍貴族”。他寫了許多關於法律和歷史的著作,在這些著作中所表現的是空想社會主義的思想。

他認為,凡是建立在私有財產之上的社會制度,絕對不是自然的制度。他認為,國會議員都是一些無利賣身和買賣選舉票的傢伙

。馬勃裡認為罪惡的根源是私有財產。他大聲疾呼:“私有財產,就是這個東西,才形成世界上這麼多的罪惡,而使立法者轉變成暴徒。”他主張財產公有。

總之,18世紀法國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的共同特點,就是他們都浸染了均產主義的思想,他們的理論都是空想的。

但是,在資產階級革命前後所產生的這些思想,是有一定進步意義和偉大作用的,因為它們反映了當時人民群眾的一種模糊的理想

。他們的理論明顯地在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之間劃出了一個明確的界線,並指出了它們之間的對立性。法國資產階級在革命之前就與封建統治者展開了思想鬥爭。隨著革命前激烈的思想鬥爭的展開,革命思想便在人民群眾中起了啟發、動員的作用,為革命行動作了思想的準備。

封建專制的危機

1774年路易十五死,路易十六繼位。到路易十六登位時,國內情況已十分悲慘了,國庫非常空虛,並有大批國債,而全國到處發生饑荒,人民騷動時常發生且規模都很大。路易十六是一個軟弱無力而又虛偽狡猾的君主,貪圖享樂,時常把政務交由王后瑪麗·安東尼特處理,因而把國事搞得一塌糊塗。

路易十六剛即位時,鑑於國家財政危機非常嚴重,也曾企圖實行改革

。他任命重農學派信仰者杜爾果作財政總監。

歐美近代史——法國封建專制的危機以及革命的爆發

杜爾果在1774年頒佈了糧食自由買賣法令,取消了科爾伯特時代的控制糧食法令和糧食專賣權,廢除阻礙自由貿易的一切障礙。1775年到1776年,杜爾果又廢除糧食稅的關卡、取消行會制度和特權階級的免稅權。但是,這一改革引起了特權階級的反對,1776年杜爾果終被免職。繼杜爾果的新財政總監是芮克。他的理財辦法是節省宮廷的生活費。為了取得銀行界的信任,以便為政府借債,1781年芮克發表了一個《財政報告書》。在報告書中,他揭露了宮廷的生活,因而遭到宮廷的反對。

1781年5月,芮克也被免職。所有這些說明,一切改革均為貴族和宮廷顯貴所不容。芮克去職後,大多數已經執行的改革也都被取消了。一切不僅按老樣子進行,而且政府的反動政策竟愈來愈加強了。例如,貴族的反動氣焰非常囂張,某些早已被遺忘了的中世紀的封建權利和特權都得到恢復並付諸實施。

貴族從檔案的灰塵中找出這些權利和特權,為的是藉此取得向農民徵收附加稅的法律根

據。1781年,政府頒佈了一項法律,規定只有四代以上是高階貴族出身的貴族才準任軍官。此外,還有對工商業限制的反動法律,例如,1784年,國王命令國內所生產的手帕要長寬一致。

1786年法國與英國締結了一個通商條約,這個條約為廉價的英國商品打開了湧入法國市場的大門,不利於法國的工商業家。

總之,自芮克去職後,法國封建政府的財政危機愈陷愈深,隨之而來的政治危機也不斷地顯露

。繼芮克而為財政總監的卡洛恩於1786年8月20日向國王建議,召集名人會議,向特權階級課稅。路易十六採納了這個建議。1787年2月22日,名人會議在凡爾賽宮開會,出席人數為144人,其中包括親王、主教、高階僧侶、各法院院長和各大城市市長。在這個會議裡,當提出向特權階級徵稅時,遭到名人會議代表的反對。名人會議藉口自己無權解決國家問題,勸國王召集三級會議。名人會議所以提出召開三級會議,是因為在名人會議中有兩派。第一是保守派,

這一派希望僧侶與貴族利用三級會議的即時表決方法,企圖否決國王的方案

。第二是改革派,即具有自由主義色彩的貴族與僧侶,

他們認為召集三級會議可以進一步達到政治上的革新

革命形勢的形成與革命的爆發

1788年,法國發生了災荒,農業歉收,成千成萬的農民陷於破產。1786年英法商約的簽訂,使法國工業遭到打擊,失業者達20多萬人。所有這些,意味著法國的經濟危機異常地嚴重,國家的財政困難更難獲得解決。

就是這樣,國王奢侈浪費依然有增無減,甚而把傷兵醫院救濟風雹災難的難民基金都挪用掉了

。到了1789年國債已增加到45億裡弗,國庫更加空虛了。資產階級不願借款給政府,1786年的英法商約使他們更加痛恨政府了。總之,1788年法國的封建統治者已到了山窮水盡的時期,不得不宣佈國家財政已完全破產,這就意味著上層統治階級的政治危機。

歐美近代史——法國封建專制的危機以及革命的爆發

從1788年底到1789年初,由於災荒與饑饉,法國各省多半都發生了農民起義。3月到4月間,起義的規模甚大,席捲了許多地區,尤其在布勒塔尼與多貝內,同時在北部的敦刻爾克,南部的馬賽、土倫、艾克斯等城也發生了城市平民的騷動,人民要求麵包與降低食品的價格。

這就意味著被壓迫階級的貧困和災難的加劇,激起了群眾的革命意志。所有這些,標誌著革命形勢的形成

。路易十六平服不了這種日益擴大的革命運動,被迫宣佈於1789年5月5日在凡爾賽宮召開三級會議。

1789年初,各省展開了三級會議代表的選舉。

第三等級的代表多半是資產階級,因為有必須交納直接稅者才有選舉權的規定,工人和貧民都被排斥於選舉之外

。選舉運動展開後,每天都有幾十種小冊子、傳單和報紙出現,這些報刊極力批判整個法國的社會制度,其中傳播最廣的有西耶士的《所謂第三等級》,羅伯斯庇爾的《告亞多瓦人書》。西耶士、米拉波和羅伯斯庇爾,均被選為第三等級的代表。

第三等級的委託書基本體現了法國資產階級的思想。他們要求廢除特權階級,取消工商業的限制,頒佈憲法。

第三等級的委託書反映了18世紀資產階級各流派的哲學思想和社會思想

。此外,雖然大多數農民的委託書不是農民親自起草和審訂的(因為他們不識字),但這些委託書也表達了農民對封建專制的憎恨,表達了他們的控訴。

革命的爆發

三級會議於1789年5月5日在凡爾賽宮正式開幕。在開幕上由國王致開幕詞,其中對於改革隻字沒提。

第三等級的代表在群眾革命情緒的推動之下,不顧特權階級的反對,自行開會。特權階級的代表也起了分化,有些低階僧侶代表轉到了第三等級方面來

。1789年6月23日,國王召集了御前會議,擬以威嚇與勸告相結合的手段解散國民會議,使第三等級屈服,結果卻引起了第三等級代表的無比激憤。

歐美近代史——法國封建專制的危機以及革命的爆發

當大司儀官命令代表們遵從國王的命令時,米拉波起而高喊:“你去告訴你的主人,我們在此是出於國民的意志,除了用刺刀外,我們決不退出。”御前會議不能解散國民會議,相反地,它的力量更加壯大起來了,又有計多特權階級的代表轉移到第三等級方面米。四王飯迫允許一切等級共同開會。7月9日,國民會議宣佈自己為立憲會議。國王與宮廷暗中調動軍隊準備訴諸武力。7月11日,國王於極端秘密中把芮克免職。

國王的這些措施加深了人民大眾與資產階級的不滿,許多軍官與士兵也開始傾向革命

。這時傳說巴士底獄已安置大炮,準備對付革命的巴黎人民,並傳說國王要派軍隊到凡爾賽逮捕代表。

7月11日芮克被免職的訊息傳出後,7月12日巴黎人民得到了此項訊息,均認為這是宮廷的新陰謀,企圖用武力消滅國民會議。

巴黎革命群眾最初舉行了一個盛大的遊行示威,在遊行中高舉著芮克的半身像,以示對國王的抗議

。國王的僱傭軍(德國與瑞士人)開始對群眾進攻。

12日晚,革命的巴黎群眾與軍隊發生了最初的衝突。從7月13日早晨起,巴黎上空響起了警鐘。聖·安託尼郊區的工人們武裝起來,並進入了城市的中心。手工業者、小商人、城市貧民、婦女和老人用短刀、矛槍、斧頭和石塊作武器也擁上街頭,另有一部分士兵轉到革命方面來。

人民群眾闖入軍火庫和殘廢軍人院,奪取了2.8萬枝槍及一些大炮,巴黎人民的武裝起義就這樣擴大和加強起來

。到晚上,巴黎市內大部分地區均掌握在革命人民的手裡。7月13日,資產者(巴黎的選民)組成了一個常務委員會,隨後改組為公社。這是一個新的巴黎市政機關。

歐美近代史——法國封建專制的危機以及革命的爆發

結語

常務委員會在同一天決議建立國民軍,這種國民軍也是資產階級的武裝力量。

它的使命,不僅是保衛革命的成果,還要保護資產階級的財產

。資產階級所建立起來的常務委員會還派遣代表去見巴士底獄的司令官,企圖達成協議,以緩和已經開始的起義。

Tags:法國革命資產階級盧梭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