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開啟思政課“引進來”“走出去”的雙通道

由 北青網 發表于 旅遊2023-02-01

簡介例如,在思政教師隊伍中開展以“尋足跡,悟初心,煉本領,提修養”為主題的系列實踐研修活動200餘人次,教師們走進浙江嘉興南湖學習偉大建黨精神,走進福建古田重溫古田會議精神,走進北京香山革命紀念館領悟黨的“趕考”歷程,走進江蘇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

重慶建川博物館怎麼走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五育並舉”的人才培養體系中,承擔價值塑造職責的德育排在第一位,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

思政課建設是一項潛移默化的育人工作,需要不斷改革創新。我們要結合學生實際,在保證思政課教學目標、課程設定、教材使用的基礎上,打好思政課改革創新的“組合拳”,開啟思政課“引進來”“走出去”的雙通道。

引入新模式,為思政課建設注入新動力

以我校為例,我們探索構建思政課建設“五個三”新模式,實現思政課創新發展。“五個三”新模式,即將“三觀”“三全”“三進”“三愛”“三學”融入思政課建設,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三觀”教育為思政課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為思政課建設途徑;以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的“三進”活動為思政課建設總抓手;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三愛”教育為思政課建設主要內容;進而實現培養學生學知識、學方法、學習慣的“三學”思政課建設目標。

開展“五個三”思政課建設,有效推動了思政課向多樣性方向發展,豐富了思政課育人形式,提升了思政課育人效果。在“五個三”思政課建設機制下,我們在傳統思政課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開闢出形式多樣的思政課教學形式,改革此前思政課教師一方主導的灌輸式、說教式教學模式,形成學生課前查資料、課上認真聽課、課下參與實踐活動、活動結束有感悟有收穫的新局面。

彙集新力量,為思政課建設注入新活力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新力量入駐思政課,能夠為思政課建設增添新活力,推動思政課向好發展,幫助學生以更從容的姿態投身其他學科學習,掌握跨學科知識和遷移本領,為順利投身社會實踐夯實基礎。這些新力量既包括其他學科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教師,也包括來自社會各行業領域的新人物、新理念。

以我校為例,學校以引入思政課建設新力量為目的,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有針對性地設定科研配套激勵措施,建立4個課程思政專業教學團隊,有效實現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完成“課程思政”特色課程的課程標準編制,讓61門專業課程飄出“思政味”,其中“導遊業務”課程成功獲批課程思政示範專案、市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透過體系建設、要素融合、分類指導,把思政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了思政課“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課程建設目標。

立足專業,積極推動思政課“走出去”

為了更好地提升思政教師的政治素養,我校採取了思政教師“走出去”的策略,即讓教師和教學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大課堂”。例如,在思政教師隊伍中開展以“尋足跡,悟初心,煉本領,提修養”為主題的系列實踐研修活動200餘人次,教師們走進浙江嘉興南湖學習偉大建黨精神,走進福建古田重溫古田會議精神,走進北京香山革命紀念館領悟黨的“趕考”歷程,走進江蘇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重溫革命先烈的悲壯故事,走進重慶紅巖魂陳列館追憶紅巖精神,走進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領略新時代科技帶給思政課程的巨大變化,走進建川博物館,從身邊的文物探察祖國建設征程中的偉大發展。

提升思政課教師政治素養與提升思政課魅力,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我校全力將思政課打造為青年學生嚮往的熱門課。將思政課堂開設在革命故事的發源地,帶領學生走進紅巖革命紀念館,在感悟歷史、緬懷先烈中堅定理想信念;將思政課搬到熒幕前,組織學生觀看《烈火中的誓言》,真實感受革命先烈的偉大斗爭精神;舉辦《我和我的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畫展,在提升青年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不只是教師學生走出去,還要讓思政課形成的教學成果走出去。師生共創的微電影《初心》從全國294所高校報送的325部微電影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我心中的思政課”——第三屆全國高校大學生微電影展示活動一等獎。

在思政課建設的漫漫征程中,堅持改革創新,開啟“引進來”“走出去”的雙通道,才能為思政課建設迎來更好的明天,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作者:馮伶莉,系重慶商務職業學院講師)(馮伶莉)

Tags:思政課思政課程建設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