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新添“雙胞胎”經開區,溫州產經能否趁勢崛起?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旅遊2023-01-28

簡介鹿城、樂清“先撥頭籌”整合設立開發區並不令人意外,從產業要素、創新資源方面講,這兩地堪稱溫州縣區“雙雄”,它們既是產業轉型的“排頭兵”,也是帶動溫州其他落後區縣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溫州南站到洞頭怎麼去

10月13日,溫州日報訊息稱,浙江省發文批覆同意整合設立鹿城經濟開發區、樂清灣臨港經濟開發區。這意味著,經濟總量處於溫州區縣頭部的鹿城區、樂清市分別增添了一方發展良田。

鹿城、樂清“先撥頭籌”整合設立開發區並不令人意外,從產業要素、創新資源方面講,這兩地堪稱溫州縣區“雙雄”,它們既是產業轉型的“排頭兵”,也是帶動溫州其他落後區縣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不光城鄉絕對差距大,在“溫州模式”勢弱之後,溫州與杭州、寧波城市在“經濟、產業、科創”上的差距也不斷擴大。白雲蒼狗,改開初期興起的“溫州模式”已成絕響,如今溫州要重整旗鼓,以不一樣的姿態扎入時代浪潮。

新添“雙胞胎”經開區,溫州產經能否趁勢崛起?

儘管新世紀初始溫州經濟便已呈現出疲態,但爆發於2011年的溫州區域金融危機可看作是“溫州模式”衰落的重要標誌。這不僅表現為溫州企業延續多年的債務和擔保鏈危機,還表現為溫州產業轉型升級的艱難。雖然以綜合實力判斷,溫州穩居浙江全省前三,但在質效提升方面,溫州仍處於省內落後位次。

從人均GDP看,2020年浙江省人均GDP超10萬元,而溫州僅為7。18萬元,甚至低於全國7。24萬元的平均水平,居全省第9位。從生產效能看,溫州全員勞動生產率近五年均低於 全省平均水平,且居全省後位。溫州全員勞動生產率12萬元/人,約為浙江省平均水平(16。6萬元/人)的3/4,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不匹配。

溫州人均GDP、實際使用外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省內排名靠後。其中實際使用外資全省排名第八,長三角排名第25(倒數第二)。以全國第一座“農民城”、“鎮改市”——溫州龍港為例,46。5萬常住人口,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3萬元,低於全省平均水平,跨入發達經濟體“門檻”阻力較大。

從創新動能看,雖然近幾年溫州研發投入提高較快,每年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均居全省前列,但強度水平依然偏低。2020年溫州R&D經費支出佔GDP比重為2。3%,低於全省平均0。58個百分點,比杭州(3。59%)、嘉興 (3。3%)分別低1。29個、1。0個百分點,也低於省內寧波、紹興和湖州等地。

溫州規上工業增加值總量居全省第6位,僅為杭州的30。5%、寧波的27。4%,也低於紹興和嘉興,分別為兩地的71。3%和53。5%;全市約6000家規上工業企業中小型企業佔比超九成,企業戶均增加值規模僅1200萬元,不足杭州戶均規模1/3。這樣的資料表現,自然是源於產業孱弱。

新添“雙胞胎”經開區,溫州產經能否趁勢崛起?

服裝、鞋革、電氣、泵閥、汽摩配是溫州五大傳統產業。長期以來溫州製造業受困於“低、小、散” 問題,近年來雖然加速改造升級,但總體仍處於全球價值鏈中低端:2020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佔貨物出口總額的比重僅為3。2%,遠低於杭州(17。6%)和寧波(7。5%),產品競爭力、議價能力、抗風險能力比較弱。同時,溫州新動能產業核心競爭力明顯偏弱。

以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為例,目前溫州仍以電子元器件、電子測量儀器等基礎類配套產品為主,產品附加值較低。相比之下,杭州、寧波、 嘉興等地已形成積體電路、人工智慧裝置等新產業叢集。溫州傳統支柱產業增加值佔比46%,大幅高於戰略新興產業佔比(26。4%)——最新整合設立的鹿城經濟開發區、樂清灣臨港經濟開發區試圖扭轉該局面。

開發區正式獲批,對鹿城來說,有利於加速要素集聚、激發創新動能,提升鹿城西部城市功能;對樂清而言,有利於壯大臨港產業規模,打造樂清區域性港航服務中心,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格局。在產業規劃上,鹿城經濟開發區將側重時尚鞋業、智慧裝備和數字經濟核心製造產業,樂清灣臨港經濟開發區將偏重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產業。

資料顯示,去年鹿城鞋都產業園區女鞋產量佔全國四分之一,製鞋相關企業1800餘家,億元以上企業18家。到2025年,鹿城經濟開發區將打造時尚型產業生態圈,推進輕工產業園向智慧裝備、電子資訊等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轉型,“智慧裝備、時尚鞋業、數字經濟核心製造業”成為全區主導產業,佔比達70%以上。願望是美好的,路途是艱難的。

新添“雙胞胎”經開區,溫州產經能否趁勢崛起?

鹿城區由傳統鞋業向時尚產業轉型跨度有點大,但這也是可以闖一闖的路,而文成、泰順等山區縣連這樣的傳統優勢產業也沒有。由於歷史地理原因及周邊虹吸影響,溫州爭奪高階創新資源的能力相對杭州、寧波等城市較弱,而且溫州創新資源還存在各區縣分佈不均衡現象,如文成、洞頭、泰順等地在工業經濟層面相當薄弱。

以溫州樂清為例,樂清市形成了樂成中心區、柳市北白象、虹橋和大荊四大中心,樂成中心城區“首位度”明顯不足,加上將本可整合為1-2個的3個動車站分設在白石、(石帆) 紳坊和雁蕩山,一方面浪費土地資源,不利於集約節約用地,另一方面影響人口有序集聚。強市首位度不足,但照樣可以“吊打”山區縣市。

2020年,樂清市GDP(1263億元)分別是洞頭區、文成縣的 13。4倍、11。3倍;人均GDP最高的鹿城區(10。04萬元)是最低的文成縣(3。89萬元)的2。58倍,高於全省地市人均GDP差距比(2。2倍)。

從三大收入看,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的鹿城區(68545元)與最低的泰順縣(30046元)的收入倍差為2。28,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64);樂清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4。38億 元,是文成縣(10。22億元)的9。2倍;工業強市樂清的規上工業利潤總額為119。19億元,而文成、泰順僅為0。62 億元和0。94億元。

“一產有限、二產受限、三產不強”是溫州山區縣市的現狀。具體來看,一產佔比高,但總量低,且以傳統農業為主;二產佔比低,總量也不高,反映出高新技術產業和生態工業發展滯後;三產佔比高,超過省市平均水平,但總量較低。文成、泰順兩個純山區縣是溫州西部山區主體,兩地的經濟開發區尚在籌建中也是“應有之義”。

新添“雙胞胎”經開區,溫州產經能否趁勢崛起?

自古被稱為“甌越之地”、“蠻荒之所”,“七山二水一分田”是溫州地區的真實寫照。圍繞著家庭小手工製作和專業化市場銷售來促進區域經濟,隨改開而興起的“溫州模式”其實是被“窮”給逼出來的。溫州GDP由1978年的13億元增長至2013年的4000多億元,年均增速18%遠高於全國水平。其中,80年代至90年代,經濟增速維持在20%以上,1993年甚至超過50%。

近十餘年以來,溫州縣域經濟競爭力下滑、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緩慢、外向型經濟發展緩慢、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缺乏,以及由“熟人交易”和關係型治理模式所釀成的區域金融危機,導致溫州與杭州和寧波經濟差距逐漸拉大,溫州再次面臨“窮則思變”的境況。

從外部來講,區域一體化是溫州整體勃興的關鍵。專家認為,雖然在承接上海、杭州相關產業的梯度轉移方面沒有優勢,但溫州可發揮自身在民營經濟方面的優勢,找準自身角色做好產業對接,藉助科技創新協同及市場推動,使溫州更好地融入。溫州聚焦新能源網聯汽車及零部件、智慧裝備、時尚、電氣等四大千億產業叢集,促進溫州產業邁向中高階。

從內部來講,“共同富裕”是溫州區縣發展不平衡的解藥。鹿城、樂清兩家經濟開發區本就是在浙江踐行“八八戰略”,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背景下整合設立。有觀點認為,溫州需要最佳化大都市區空間佈局,讓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及區域產業發展;制定差異化產業招商地圖,避免雷同和無序競爭,以實現都市區內部產業梯度轉移,推進縣域經濟向都市經濟轉變。

去年浙江印發《山區26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強調山海協作、招大引強、突出“一縣一業”等。根據批覆要求,新整合設立的經濟開發區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形成特色鮮明、配套完善的現代產業集聚區,成為區域經濟新增長點。毫無疑問,民間的、自發的“溫州模式”已成過往,但願溫州能念好新時代“山海經”。

參考資料:

我市新增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溫州日報

對溫州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思考。浙江經濟

鹿城經濟開發區獲批 總規劃面積18。24平方公里。鹿城釋出

溫州打造共同富裕示範區市域樣板優勢與挑戰。統計科學與實踐

原標題:《新添“雙胞胎”經開區,溫州產經能否趁勢崛起?》

Tags:溫州鹿城產業開發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