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生態美”促“共同富”!小將鎮大山深處奏響共富新曲

由 紹興抽屜 發表于 旅遊2023-01-21

簡介”小將鎮副鎮長潘輝介紹,與紹興市公用事業集團組建“幫促共富”黨建聯盟,根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總體思路,按照“產業技術相似、資源優勢互補,黨建發展共融”的原則,契約化共建,打破了單打獨鬥、勢單力薄的瓶頸制約,不斷推動該鎮產業專案、

新昌有幾個鄉鎮

青竹層層,群峰疊翠,江面碧波盪漾、一碧萬頃,走進新昌縣小將鎮,如詩如畫的山水美景讓人心醉神怡、流連忘返。“生態美”促“共同富”,低效林改造、來料加工、共富基地……在位於新昌縣東部大山深處的小將鎮,一種全新的綠色共富發展模式正在萌芽生長。

“我們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精準謀劃、資源整合、成果共享,奮力譜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文章,打造‘造血’式村級集體經濟,致力消薄提低,實現強村富民。”小將鎮黨委書記王東峰表示,該鎮改造低效林,開展來料加工,打造共富基地,發展“訂單農業”……一幅令人期待的綠水青山與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新小將圖景正日益清晰。

“生態美”促“共同富”!小將鎮大山深處奏響共富新曲

低效林改造

一次“點綠成金”新探索

從去年開始,一次全新的“共富”探索,在這個以毛竹聞名的山區鎮悄然進行。這場“低效林改造”能否重現竹鄉曾經的輝煌?小將全鎮上下正在翹首以待。

“生態美”促“共同富”!小將鎮大山深處奏響共富新曲

榧農摘香榧

“去年全村流轉了1000多畝竹林,其中200多畝已經種了香榧。”6月23日下午,小將鎮裡東村,村幹部指著遠處的大山告訴我們。大山的一邊依然是茂密的竹林,另外一邊竹林已經被清理,種上了香榧苗。

村民俞金靴是“低效林改造”的支持者,他家裡一共有3畝多毛竹林,在第一時間完成簽約。“30多年前,毛竹也曾是致富林。”俞金靴回憶道,當時毛竹賣四五毛一公斤,從山上背下一根毛竹能賣6塊多,靠著毛竹,小將鎮不少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但30多年過去了,曾經的富裕林卻成為“死”竹林。“30多年來,毛竹的價格一點沒漲。”俞金靴說,毛竹的收益越來越少,大多數村民已經不願意再上山砍毛竹、挖竹筍了,他自己已經有十幾年沒去過毛竹林了。

為了啟用沉睡在大山深處的資源,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去年新昌縣在9個山區鄉鎮啟動“低效林”改造,計劃用3至4年時間改造10萬畝低效林。小將鎮是其中的試點鄉鎮。這意味著村裡大片的“死”竹林有了再次“活”過來的希望,聽到訊息後,俞金靴很高興。

“低效林改造進一步擴寬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渠道,也是小將鎮實現強村富民的一種新探索。”小將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沈劍說,作為欽寸水庫、長詔水庫上游水源涵養地,小將一直重視生態環境保護,低效林改造和小將鎮長期的生態發展模式不謀而合。

新昌全縣14萬畝毛竹林有一半在小將鎮,這是小將鎮大刀闊斧進行全新探索的基礎。該鎮成立工作專班,並以“全鎮聯動、試點先動、示範帶動”為工作思路推動工作,目前,已在19個村開展低效林流轉改造。

據小將鎮人大主席沈德炯介紹,小將鎮推行“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聯合全鎮各行政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組建新昌縣首家強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農戶土地入股、企業集體管理”的執行思路,將各村碎片化的毛竹林資源進行規模化收儲、專業化整合、市場化運作,加快資源變現步伐,實現全鎮“一盤棋”抱團推進、共享專案紅利。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轉20000餘畝,戶均增收超3000元,村均集體經濟增收可達15萬元以上。

“種下的400多畝香榧林都是大苗,估計五年後就能掛果。”羅溪村村委副主任丁寶興介紹,村裡一共流轉了1400多畝竹林,第一年村民們能拿到600元的租金和林木處置費,後期還能按照香榧產量再分紅,香榧林有望成為新的致富林。

小將鎮紀委把推動幹部作風轉變作為重要抓手,針對個別幹部的庸、散、慢情況開展約談,提升低效毛竹林流轉工作效率。針對各村推進工作中的問題,暢通訴求渠道,確保政策落實不折不扣。“截至目前,未發生一起低效林改造上訪事件。”小將鎮紀委書記、監察辦主任徐春霞說。

來料加工

一個“消薄提低”新試點

“不出村,一天就能賺個五六十塊錢。”日前,走進小將鎮裡小將村文化中心來料加工生產基地,村民張梅萍和村裡的姐妹們正在熟練地摺紙盒。

“生態美”促“共同富”!小將鎮大山深處奏響共富新曲

來料加工點

張梅萍雙胞胎女兒出生後,便成了家庭婦女。“這是個簡單易上手的工作。”她說,來料加工點工作時間彈性化,在操持家務的同時,能夠發揮自身價值,享受無壓力勞動的樂趣。這個來料加工生產基地與義烏一家紙盒廠達成合作,於今年3月上旬開工,解決了50多人的就業問題,其中低收入農戶18人。

小將鎮作為典型的山區鄉鎮,大量年輕勞動力外出就業,在家富餘勞動力就業率低,農民增收較困難。據統計,小將鎮有富餘勞動力1500多名,其中城鄉低保邊緣戶佔九成左右,低收入農戶228名。該鎮探索成立“來料加工共富聯盟”,選定裡小將村、中溪口村等5個村作為試點開設來料加工生產基地,組織人員前往寧海、天台、義烏等地承接專案開拓市場,目前已成功洽談意向專案8個,金額超3500萬元。預計到今年年底,實現農民增收500萬元以上。

隨著來料加工點不斷髮展,小將鎮黨委政府立足本地實際,主動出擊,聚焦全域共同富裕,重點建設小將共富基地,全面統籌推進消薄提低。“最近我們將開設新的共富車間,更好地帶動各個年齡層富餘勞動力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小將鎮副鎮長王程昆說,該共富基地是小將鎮盤活閒置資源、挖掘各村資源、助力共同富裕的創新試點。基地重點打造共富車間、共富學校,實現來料加工、技能培訓多元整合,同時涵蓋冷庫基地和竹製品深加工基地等,實現產業、勞動力和資金聚集,全面提振發展能級。該基地自今年5月份正式投入運營以來,共富學校已開班2期,受益群體達50餘人。截至目前,共富車間已引入楊桐、樒樹、裝飾掛件等多個產品,吸納靈活就業人員60餘人,實現每人日均收入50元以上,其中城鄉低保邊緣戶佔比達90%左右。

下一步,共富基地將圍繞“城鄉低保邊緣戶萬人就業奔中行動”要求,開發各類公益性崗位,透過深化產業融合,實施竹製品加工、冷庫建設等專案,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其他行政村來料加工等共富產業發展,實現“1+1>2”效應,切實促進低收入農戶和其他富餘勞動力全面增收。

“目前,我們村裡加工的成品已得到義烏廠商的認可和信賴,未來合作空間將越來越廣。”小將鎮裡小將村聯村幹部董文軍說,下步,該鎮將深入推廣來料加工模式,實現在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多元化,走共同富裕之路。

黨建聯盟

一座“黨建促富”新橋樑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生態美”促“共同富”!小將鎮大山深處奏響共富新曲

村民在共富基地勞作

山之巔、水之源、花之海,小將鎮地處新昌東部,與寧波、台州為鄰,是紹興市區域面積最大的鄉鎮,生態稟賦優異,山水風光秀麗,文化底蘊深厚,鄉賢資源豐富。如何在共同富裕方面,結合實際,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子?

小將鎮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鎮企牽手,依託山區資源優勢,瞄準市場需求,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助推產業振興,先行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發展新格局,開啟了一次共同富裕的新探索。

去年10月,小將鎮與市公用事業集團組建“幫促共富”黨建聯盟。“目前,雙方訂單農業專案已經為全鎮各村增加集體經營性收入50餘萬元,預計一年可帶動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增加180餘萬元。”小將鎮副鎮長潘輝介紹,與紹興市公用事業集團組建“幫促共富”黨建聯盟,根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總體思路,按照“產業技術相似、資源優勢互補,黨建發展共融”的原則,契約化共建,打破了單打獨鬥、勢單力薄的瓶頸制約,不斷推動該鎮產業專案、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工作向縱深發展,尤其在茶葉、冬筍等訂單農業專案上實現了新的突破。

堅持黨建引領、鄉賢參與,進一步堅定發展信心。除了“契約化”共建,小將鎮還推出了“訂單化”共治:依託本地優質農林產品,綜合考慮商會企業、聯盟成員單位消費需求,協商簽訂鎮強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市公用事業集團的農特產品、花木綠植等購銷合同,面向企事業單位開展預訂預售。同時,重新啟用各村低效閒置用房、山林等集體資產,精準匹配整合各村茶葉、香榧、竹筍、高山蔬菜等生態農業、特色產業,按照地緣相近、產業相連的原則以強村帶動弱村,實現聯村抱團發展,並委派專業人員指導落實一業一策、一團一策訂單農業專案。5月6日,市公用事業集團首單茶葉在金村村交付,打響訂單農業“第一槍”。

同時,小將鎮還同步推進“鏈條化”共享。在黨建統領下,訂單農業已成為小將鎮農業生產新風尚,覆蓋全鎮22個行政村,參與農戶2100餘戶,種植面積6000餘畝,訂單品類近20種。“先找市場、再抓生產、產銷掛鉤、以銷定產”模式實現了農戶、村集體、企業、消費者“全鏈條”受益。小將鎮透過高品質農林產品銷售,預計可帶動農戶平均年收益達12000元以上。目前正在謀劃訂單種植示範基地建設,不斷推動訂單農業精細化規模化發展,為更多客戶提供可控、穩定、專業的源頭產品。

此外,小將鎮還與國網新昌縣供電公司開展合作,透過農村光伏“雙倍增”行動、電力數字化賦能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簽訂電力線路走廊維護管理框架協議等互惠共富合作模式,預計可為村民帶來每年19萬元左右的經濟收入,成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拓寬村民增收渠道的新的實踐樣板。

內容來源:紹興日報

Tags:小將共富來料加工低效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