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究竟是為何,韓國人想廢除漢字但又廢不掉呢?

由 邦楠新談 發表于 旅遊2023-01-21

簡介介於這樣的情況,在1910年之前的韓國貴族都以“會書寫漢字”作為與平民區分開的標誌,並且認為有缺陷的“諺文”是平民用的東西,低賤

0到十大寫有幾種寫法

自從高麗國脫離清朝管制、朝鮮分裂為南北兩國後,這座半島對漢字的態度拉拉扯扯,幾經廢止又恢復,對任何中國元素尤其是漢字,是想不用但又不能完全不用。其中韓國表現的尤其明顯。

是怎樣的原因讓韓國如此的糾結呢?

究竟是為何,韓國人想廢除漢字但又廢不掉呢?

14世紀的朝鮮,世宗大王牽頭做了一項工作:將漢字簡化成“諺文”。諺文就是現代韓文的前身,但同英文一樣,諺文只能表音不能表意。也就是說這種文字只有讀音,表達什麼意思需要人為的對映和指派。

諺文和中文的區別在於,諺文學習發音,再記憶單詞的意思。中文則需要認識單詞的意思,再學習發音。也就是說諺文相當於中文的拼音,只有讀音沒有意義,而這樣以來只代表發音的諺文實質上就是“符號”。

究竟是為何,韓國人想廢除漢字但又廢不掉呢?

舉個例子:中文裡,“解釋”“結實”“結石”“節食”每個詞意思不一樣寫法也不一樣,但是讀音一樣,都是“jie shi”。而這個“jie shi”就是諺文。

世宗大王的簡化工作使得老百姓識字變得容易許多,白丁數的減少利於開化治國,但帶來的弊端越來越大。朝鮮皇帝召見地方官員,口音各不相同,看著一模一樣書寫的奏摺意思卻有很多個,經常需要翻譯才能完成溝通。而資訊和交通不發達的古代,朝廷傳遞旨意就是靠著文字,但諺文一個詞彙多種意思讓準確性大大降低。

究竟是為何,韓國人想廢除漢字但又廢不掉呢?

介於這樣的情況,在1910年之前的韓國貴族都以“會書寫漢字”作為與平民區分開的標誌,並且認為有缺陷的“諺文”是平民用的東西,低賤。

1970年之前,韓國在近現代社會向現代社會進步期間,國民對於漢字的左左右右反覆了幾次。朝鮮戰爭的“三八線”劃好之後,韓國宣佈正式廢除漢字。然而“諺文”幾經演變後的韓文,“只表音”的天殘特點依舊存在。

究竟是為何,韓國人想廢除漢字但又廢不掉呢?

棄用漢字後的韓國,地名人名重複的問題開始凸顯,緊接著官媒報紙、新聞等出現了意義混淆的問題。

文學領域也沒有好到哪裡去,韓國人在將大量用中文書寫的古文獻翻譯成韓文時,看到最終成品卻高興不起來。因為誰看到“床前明月光”被翻譯成“chuang qian ming yue guang”以後都不會太開心,還沒聲調兒。

最嚴重的當屬行政法令。法律條文需要精確的意義,但韓文顯然不能滿足,若繼續使用韓文書寫法律,會帶來非常混亂的後果。

究竟是為何,韓國人想廢除漢字但又廢不掉呢?

廢除的訊息一發布,怨聲載道。堅持了20多年後,金大中總統又發表了復活漢字的演講,規定了在特殊場合必須使用漢字。這其中就包括的法律條文、身份證等。

究竟是為何,韓國人想廢除漢字但又廢不掉呢?

作為宇宙第一難學的高階語言,中文與漢字在韓國的影響最終還是沒有歸零。

既討厭又不能不用。韓國人對幾乎所有帶“漢”字的詞語表示不喜歡,於是他們將“漢國”改為“韓國”,“漢城”改為“首爾”,下一步,可能就輪到“漢江”了。

Tags:諺文漢字韓國韓文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