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裝備神機箭的明軍,為何讓清軍按在地上摩擦,屢戰屢敗呢?

由 人間史名人錄 發表于 旅遊2023-01-14

簡介西方火器技術的傳入推動了中國工匠改進火器工藝,神機箭技術也開始進一步完善,在明軍對戰遊牧民族騎兵時大發神威

240萬年前是什麼朝代

眾所周知,明朝時期,火器曾經發展到一個高峰。

明朝甚至前無古人地創立了專用火器的“神機營”。

神機營使用朝廷製造的各種火槍、火炮,其中,

神機箭就是神機營使用的重要裝備之一。

所謂“神機箭”就是一種利用火藥燃燒作為助推力發射的武器,

神機箭的射程遠,殺傷力強,一度成為殺敵利器。

擁有如此多優秀火器裝備的明朝軍隊,

為何在明朝後期被清朝軍隊按在地上摩擦,屢戰屢敗呢?

裝備神機箭的明軍,為何讓清軍按在地上摩擦,屢戰屢敗呢?

明軍火器的興起與全盛

1. 火器在明軍中的興起與改進

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期,明朝軍隊就已經開始重視火器配置。

根據《明太祖實錄》記載,

“凡軍一百戶,銃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槍四十”。

也就是說,在明太祖時期,一個百人隊的明軍中,有十個明軍是使用火銃的,

火器佔比已經達到了10%。

在明朝北部邊防部隊中,

為了對付擅長騎射的遊牧民族,邊防部隊大量裝備火器,比例恐怕遠高於10%。

裝備神機箭的明軍,為何讓清軍按在地上摩擦,屢戰屢敗呢?

例如,《明英宗實錄》記載,“

各邊自洪武年間置神銃、神機箭、火槍等”。

由此可見,早在明朝初年,明朝軍隊中的火器種類較已經頗為多元,明軍也擁有了較高的火器裝備率。

這種火器在面對遊牧民族騎兵時擁有諸多優勢。

因為騎兵的馬匹對於火器的巨大聲威極為敏感,很容易被火器攪亂陣腳。

此外,火器的射程比弓箭長,能夠讓明軍擁有更好的遠端殺傷能力。

據《戚繼光年譜》記載,

“虜馬遠來,五十步內外無不弓箭射我,我今有鳥銃、快槍、火箭,皆遠過木箭”。

由此可見,許多明軍可以依仗火器的遠端殺傷力,應對遊牧民族的騎兵。

裝備神機箭的明軍,為何讓清軍按在地上摩擦,屢戰屢敗呢?

時至永樂年間,明朝火器獲得了長足進步。

據《明成祖實錄》記載,

明朝平定交趾時獲得了“神機槍礮法”,火器製作技藝大大提升。

於是,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城特設神機營,專門使用各色火器裝備,成為明朝後期威名遠播的一支勁旅。

2. 明軍火器的全盛時代與神機箭大發神威

嘉靖、萬曆以降,明朝火器逐漸發展至全盛

。當時,葡萄牙、西班牙人開啟了大航海時代,源源不斷地來到中國淘金,傳入了大量火器技術。

許多人頗為熟悉的“弗朗機銃”就在這一時期傳入中國。

這種弗朗機銃改進了火銃的結構,使得火銃填充時間大大縮短,提高了火銃威力。

裝備神機箭的明軍,為何讓清軍按在地上摩擦,屢戰屢敗呢?

西方火器技術的傳入推動了中國工匠改進火器工藝,神機箭技術也開始進一步完善,在明軍對戰遊牧民族騎兵時大發神威。

此時的神機箭到底是如何製作、如何使用的呢?

據茅元儀輯錄的《武備志》記載:

“造法礬紙為筒,內入火藥令滿實……鐵矢簇如燕尾形,未裝翎毛,大竹筒入箭二矢或三矢。望敵燃火,能射百步……”。

根據上述記載,不難還原出神機箭的運作原理。簡單來說,

神機箭就是利用火藥助推力,發射箭矢殺敵。

由於明代中後期,西方火器技術的傳入,火藥威力有所增強,銃管鑄造技藝提高,

發射神機箭的銃管可以承受更多神機箭,大大增強了神機箭的殺傷能力。

裝備神機箭的明軍,為何讓清軍按在地上摩擦,屢戰屢敗呢?

這一時期的明軍已經學會靈活運用火器和傳統武器裝備。根據《武備志》記載,

明軍在排兵佈陣之時,一般將神機銃、神機箭放在陣前,令騎兵部隊在後。

一旦開戰,明軍就會先用神機銃和神機箭來一波遠端打擊,藉此打垮敵軍前鋒。然後馬上派遣騎兵部隊發起衝鋒,一鼓作氣消滅敵軍。

簡而言之,

明軍火器一度發展成熟,與騎兵、步兵協同作戰,

有力地打擊遊牧民族騎兵的囂張氣焰。

可是,眾所周知,

在明朝晚期,滿洲人對明朝威脅日益加大,明朝軍隊在與滿洲軍隊作戰時也屢戰屢敗,

曾經大發神威的神機箭也不再管用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裝備神機箭的明軍,為何讓清軍按在地上摩擦,屢戰屢敗呢?

神機箭的短板與明軍火器的侷限

1. 神機箭的天生缺陷與工匠的努力

儘管神機箭可以一次性發射多支巨型弓箭,射程也比較遠,可以給對手帶來巨大威脅,但是,神機箭在誕生之初,就有著不少天生缺陷。

眾所周知,射箭需要準頭,

我們總是將古代那些百射百中的弓箭手稱作神弓手,由此可見,準頭好是難能可貴的。

神機箭的最大弊端就在於它的命中率不高。據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記載:

“試火箭,以八十步……歪斜不中”。

裝備神機箭的明軍,為何讓清軍按在地上摩擦,屢戰屢敗呢?

也就是說,在八十步的距離,戚繼光手下計程車兵們就無法用神機箭準確命中目標了,這還是在打死靶子的情況下,

如果換成活靶,那神機箭的戰績恐怕會更差勁。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

神機箭藉助的是火藥燃燒帶來的助推力,但是,古代工匠的技術無法控制火藥燃燒的速率,導致神機箭得到的推力是不均衡的,這嚴重影響了神機箭的準頭。

此外,神機箭的發射需要士兵擁有較高的軍事素養,

而且,神機箭在陰雨天氣無法使用。

根據戚繼光的記載,要想正確發射神機箭,射手需要掌握較好的發射姿勢,這種姿勢需要長期的練習,絕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就,

如此一來,明軍當中的神機箭手就無法普及,神機箭的應用也大大受限。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明朝的能工巧匠發展出了“多箭齊發”技術。

據《明史》記載,在明朝中後期,

明軍中開始使用一種叫“一窩蜂”的神機箭。

裝備神機箭的明軍,為何讓清軍按在地上摩擦,屢戰屢敗呢?

為什麼叫做“一窩蜂”呢?原來,工匠為了克服神機箭準頭差,命中率低下的問題,特地加粗了發射神機箭的銃管,

在這種加粗的銃管中,最多可以貯藏30-40枚神機箭,射程達到300步。

據《火龍經》記載,這種多發神機箭“匯流排一燃,眾矢齊發”,殺傷力頗為可觀,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神機箭的天生缺陷。

除了多箭齊發技術外,明代工匠還琢磨出了不少神機箭的升級換代版本。

例如,《火龍經》中記載,

明代工匠發明出一種射程長達2-3裡的神機箭。這種神機箭被稱作“火龍出水”。

裝備神機箭的明軍,為何讓清軍按在地上摩擦,屢戰屢敗呢?

這種神機箭專門用於水師水戰,用竹子作為龍身,前後各雕龍頭、龍尾,龍身內裝有若干神機箭,神機箭上掛著若干火藥袋。如此一來,

神機箭上的火藥燃燒,產生助推力,就可以將火龍噴射而出,有點類似後世的噴射火箭。

這種火龍的威力頗大,且射程較遠,是明代水師的殺敵利器。

如上所述,即使神機箭有諸多弊端和缺陷,但是,憑藉明代工匠的聰明智慧,明代工匠還是發明出了不少克服神機箭固有缺陷的新版神機箭。

那麼,

我們不禁好奇,擁有如此出色工匠和火器的明軍,為什麼還是會一敗塗地,最終讓清軍的騎射名揚天下呢?

裝備神機箭的明軍,為何讓清軍按在地上摩擦,屢戰屢敗呢?

2. 明軍的故步自封與制度缺陷

實際上,

不是明朝的火器不給力,而是明朝的軍隊和腐朽的政客拖了火器的後腿。

在明朝中後期,明朝國力日益衰弱,

永樂大帝那樣親征遊牧民族,威揚四海的情況再也沒有出現。

如此一來,明軍的邊防就此轉入消極防衛階段。

據《明史》記載,當時的明朝大臣均主張明朝邊軍固守邊疆,利用火炮守城,有些朝臣說道:

“虜所恃惟射惟騎……故箭不虛發,騎追逐如飛……中國豈獨無所長乎?火器也……”。

所謂將熊熊一窩

,正是因為明朝大臣內部瀰漫的這種因循守舊、消極防禦的思想,極大地限制了明朝軍隊在火器上的運用。

裝備神機箭的明軍,為何讓清軍按在地上摩擦,屢戰屢敗呢?

時至明朝後期,面對清軍的進攻,明朝軍隊只有在守城時,依靠守城火器才能勉強應戰,一旦進入野戰階段,

明軍對於火器與傳統武器的配合極為生疏,根本發揮不出火器的全部實力,最終屢戰屢敗。

此外,明朝軍隊有著嚴重的制度缺陷。

自明太祖朱元璋誅殺大將,興起“胡藍之獄”後,明代重文輕武之風日盛,武將地位越發低微。

武將行軍打仗之時大多會受到文臣的掣肘,文臣一般認識不到火器的重要性,

如此一來,武將就無法改變傳統戰術,大規模地使用火器。

裝備神機箭的明軍,為何讓清軍按在地上摩擦,屢戰屢敗呢?

並且,明朝對火器製造嚴加管控。

在明朝晚期,政府還開始派遣宦官作為監管,監督火器製造。

宦官監督火器製造時往往會缺斤少兩,中飽私囊,這導致明朝晚期的火器質量迅速下降。

火器質量的下降導致明軍在與清軍作戰時不得放棄大規模使用火器,轉而與清軍進行傳統兵器的較量,結果就是清軍大獲全勝。

總結

早在朱元璋時代,明軍就已經開始大規模配置火器,此後,

明朝的火器經歷了兩個發展高峰期,一個是永樂時代,一個是嘉靖、萬曆時代。

裝備神機箭的明軍,為何讓清軍按在地上摩擦,屢戰屢敗呢?

在經歷火器發展高峰期後,

明朝的火器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明朝工匠利用中外技術對神機箭做出了許多改造,

克服了神機箭的固有弊端,大大提高了神機箭的殺傷力。

可是,

明朝軍隊和政治體制的日益腐化最終讓火器的進步無法體現,

明朝晚期,明軍根本用不上製作精良的火器,只能被迫和清軍比試騎射、冷兵器作戰,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Tags:神機火器明朝明軍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