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以熱愛 致未來——李書福和畢業生說說心裡話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旅遊2023-01-05

簡介將教育事業作為畢生追求的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透過影片的方式與畢業生探討青春、教育,擇業與未來,寄語大學生腳踏實地,提升能力、把握青春,主動作為,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展示出特別的才華,在未來的人生中收穫快樂、幸福和成功

三亞學院好就業嗎

本文轉自: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6月1日訊息 又是畢業季,鳳凰花似火,雖有離別愁,青春不散場。

今天,三亞學院5000多名畢業生即將奔赴新徵程。將教育事業作為畢生追求的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透過影片的方式與畢業生探討青春、教育,擇業與未來,寄語大學生腳踏實地,提升能力、把握青春,主動作為,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展示出特別的才華,在未來的人生中收穫快樂、幸福和成功。

關於學歷和能力:學歷≠能力學位≠地位

許多人把學歷當能力,把學位當地位,端著高學歷、高學位的架子不願意接地氣,不願意從基層幹起,缺乏實踐精神,那自然就脫離實際。從這個意義上講,北京大學的學生很值得尊重,願意從基層做起的清華同學們很值得尊重。

致實踐——幹成事沒有捷徑

今天的中國每年可以培養超過一千萬大學生了。

人不讀書不行,死讀書也不行,讀書是為了更好地工作,建議同學們一定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學歷學位有用,但找機會幹事、幹成事更重要,一定要在實踐中鍛鍊自己,每次實踐機會都是最好的課堂。同時,幹成事沒有捷徑,要有底線思維和真才實學,否則遲早要“翻車”。

致青年——闖難關找出路

一千多萬畢業生同時畢業,前方一定會出現擁擠的場景,從而面臨各種挑戰,對國家而言,可能需要調整相關宏觀政策,對同學們而言,應該拿出自己的真本領,做出正確的選擇,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各顯神通,不抱怨,主動作為。大家不要悲觀,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使命,每個時代都將塑造一批新人。

大家可以有自己的遠大理想,也應該有自己的宏偉追求,應該腳踏實地,盡最大可能地早日形成自我生存能力,這是你們走向社會的第一步,是追求宏偉目標的第一步,是實現遠大理想的前提。沒有這一步,遠大理想就會葬送在現實的海洋裡。

致教育——經濟轉型與人才培養相匹配

今天中國經濟所面臨的一個大問題就是經濟轉型與人才培養匹配度太低,一方面是大學畢業生工作難找,另一方面是用人單位人才難找。

如何破解這個兩難局面,希望三亞學院繼續帶好這個頭,把相關學科建設好,發展起來,比如電池及上下游產業鏈等三電技術、人機互動、人工智慧、金融科技、醫養健康等新一代技術的人才培養,即使不能培養更多的基礎科學人才,也可以下大力氣培養更多應用技術方面的人才。實踐證明,因為先進的教育觀念和深度的產教融合,三亞學院盛寶金融科技學院的畢業生很受歡迎,60%以上進入了國內一流金融機構就業。

產學研結合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要落實在人才培養的大綱上,落實在學科專業建設上、落實在培養體系上、落實在教材上、試驗實訓上、教師與時俱進上。

致青春——年輕就是資本

雖然現實世界充滿了競爭與挑戰,但是,一個鐵的事實與不可改變的規律告訴我們,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過去的實踐已經證明,三亞學院的畢業生社會適應能力很強,每一屆畢業生的就業率都很高,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訊息,這是同學們理論聯絡實際,為理想而學習,為工作而學習,為能力而學習,為了更好地走向社會而學習的具體體現。

感謝同學們把人生最珍貴的四年青春和回憶留在這所美麗的大學,衷心地祝願大家帶著滿滿的收穫和滿懷信心走向人生新的旅程,衷心祝願你們在未來的人生中收穫快樂、幸福和成功,衷心祝願大家明天更美好!

教育是李書福心底最柔軟的情懷。李書福一直認為,用公益的心辦教育,教育才有報國之功,才有為民之利。吉利將教育定性為社會公益性事業,這個宗旨從未改變。

25年來,吉利以產學融合及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參與中國教育改革。目前已形成了從中高職到研究生的多層次培養體系,創辦吉利學院、三亞學院、湖南吉利汽車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在校學生超5萬人,為企業和社會輸送了超15萬應用型人才,助力更多人實現了更高價值。

Tags:畢業生學院教育人才培養三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