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張園重生:上海最大石庫門建築群煥新歸來

由 新華社 發表于 旅遊2023-01-02

簡介靜安區委書記於勇說,更新後的張園,在盡最大可能保留儲存城市風貌和歷史建築的同時,打造更多高品質的公共空間,努力讓市民在這裡感受到上海“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人民城市建設成果

上海石庫門集中在哪裡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  11月28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張園重生:上海最大石庫門建築群煥新歸來》的報道。

11月底的一天,上海市民、62歲的郎中英和愛人滿勵初受邀回到了張園。摸摸“修舊如故”的清水牆,記憶流淌,老兩口感嘆這個曾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大變樣了,更漂亮了。

衣著鮮亮的年輕人從他們身旁經過,興奮地探尋著什麼。張園之於他們,是最新揭幕、品牌雲集、別具文化特色的城市新地標。

位於上海市靜安區南部的張園,始建於1882年,是上海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種類最多的中後期石庫門建築群,也是上海首個保護性徵收改造的城市更新專案。這片經歷了“海上第一名園”“七十二家房客”的石庫門裡弄,經過四年保護性修繕,以更勝往昔的繁華與生機,正為城市生活注入新內涵,為城市更新再添新註腳。

張園重生:上海最大石庫門建築群煥新歸來

11月25日,曾經在張園居住的上海市民郎中英走在經過修繕煥新的張園中。新華社記者劉穎攝

“海上第一名園”與“七十二家房客”

講起張園的歷史,上海靜安置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時筠侖如數家珍。

1882年,無錫富商張叔和購地後建設了私家園林,取名“張氏味蓴園”,簡稱“張園”。張園對外開放後,一度成為上海市民當時最大的公共活動場所,被譽為“海上第一名園”:百年來,這裡見證了滬上第一盞公共電燈點亮,第一次腳踏車比賽,第一個室外照相館亮相……孫中山、蔡元培、章太炎、馬相伯等都曾在張園發表演講,拳王擂臺賽、賑災義演、籌款園會、時髦展覽等在張園舉辦。

張園的豐富、有趣,在時筠侖眼中還有另一個側面:建築風格。“張園不是千篇一律的,在弄堂裡拐個彎,可能就看到了和剛剛經過的建築不同的風格。”這是因為,張園在20世紀20年代初劃分為28個地塊陸續出售,並由28家業主分別設計建造,由此帶來了28種、170多幢不同風格的里弄建築。

即使在今天來看,張園當時的內部規劃也是井然有序的:主路10米寬、支路6米寬、毛細路3米寬……“我們能從中看到,建設者的用心,也就更加感受到張園的歷史文化價值。”時筠侖說。

張園的歷史,在新中國成立以後“七十二家房客”的煙火氣中延續。65歲的滿勵初自出生就住在張園震興裡,愛人郎中英1982年嫁過來,一家人又在張園生活了30多年。

“公婆、小姑、兒子,我們一家三代、六口人生活在這裡。”“舊時光”裡浸潤著家家戶戶的喜怒哀樂,也伴隨著日益明顯的生活難題。郎中英歷歷在目:老房子設施不完善,門洞裡8家人合用一個灶臺燒飯,還要用手拎馬桶。盼望更好的生活條件,是郎中英和鄰居們共同的心願。

多年來,靜安區委、區政府多次對張園的房屋進行修繕,不斷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2018年10月1日,百年張園迎來新起點——保護性徵收工作啟動,人走房留,至2020年11月23日,最後一戶居民簽約完畢,靜安遵循“保護為先、文化為魂、以人為本”的原則,對張園進行保護性改造。

郎中英是第一批簽約的居民。她捨不得張園,和滿勵初在附近不遠處安了新家,獨用廚衛,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她期待新的張園,關注張園每一點變化。

  “一幢一檔”資料庫

  留住原汁原味的張園

張園保留有13處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24處靜安區文保點、5處規劃保留建築,每一棟建築都有其獨特的歷史印跡。進入城市更新篇章裡的張園,被尊重著、用心對待著。

“動遷工作開始,我們就考慮到整個建築的保護。走家串戶跟居民聊天的同時,我們記錄每幢房子的歷史、構件,並且和老百姓做好溝通,如窗鉤、門把手、原始存在的浴缸等,都是有歷史傳承的,需要留在原處。”靜安區副區長李震說。

留住原汁原味的張園,還原張園的特色,才能讓歷史煥新。在此過程中,靜安探索形成張園“一幢一檔”資料庫,被認為是城市更新的標杆。

自2015年起,上海靜安置業集團為張園內170幢歷史建築建立了“一幢一檔”完整資料庫。僅記載原威海路590弄64支弄1號資訊的房屋檔案就超過了400頁,建築概況、房屋資訊、基礎資料、歷史圖紙、現狀圖紙、物業資料等一應俱全,工作人員還蒐集了老居民的照片、採訪屋主後人留下影像和文字資料,並附上工藝描述、保護控制建議等。

2018年,張園42棟170幢2053個房間的查勘、測繪、記錄、對比、整理、拍攝工作完成,成為上海首個實現“一幢一檔”的成片風貌區。

“全方位、全維度記錄房屋資料並提出保護控制建議,為後續的保護、修繕、利用等系列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李震說,此後,“一幢一檔”的方式在靜安區乃至上海全市得到進一步推廣、深化。

有了“底板”,開發方精準提出歷史建築保護性修繕意見,並十易其稿完善細節。此外,還採用“三維GIS+三維BIM建模”等數字化手段,守護好這片百年裡弄。

全程參與張園修繕的上海靜安建築裝飾公司保護建築事業部經理周祺舉例說,修繕過程中,一塊塊拼花地坪磚被工人們鑿出,在其背面編號,清洗、儲藏,待所有工序完成後再人工鋪貼。樓層間的泥紙筋灰塑雕花裝飾,鏤空部位精雕細琢的泥作機器都做不出,只能參考歷史圖紙,靠工匠靈巧的雙手一個個手工製作、修粉上去。

  張園煥新 繁華更勝往昔

歷史建築完成修繕後,張園在新的功能中被啟用,為其所在的南京西路商圈再添新活力。11月底,張園西區全新揭幕,透過體驗式、引領性的時尚消費匯入,深化海派文化主題,為張園歷史風貌保護區賦予全新商業功能和業態。12月1日起,張園向社會公眾開放,市民可以透過“張園”微信小程式,實名制預約入園時間。此次開放的張園西區16幢建築,包括石庫門裡弄、里弄公館、花園洋房等多種型別。

靜安區委書記於勇說,更新後的張園,在盡最大可能保留儲存城市風貌和歷史建築的同時,打造更多高品質的公共空間,努力讓市民在這裡感受到上海“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人民城市建設成果。

空中俯瞰,張園周圍的南京西路商圈人流如織,既有一處處商業綜合體,又有小馬路上的一家家咖啡館,南京西路、靜安寺地鐵站四通八達。高度複合的業態規劃,融合城市商務休閒功能、消費功能、文化功能,張園在其中亦如一顆散發光芒的明珠,充滿歷史底蘊與無限可能。

歲月的積澱,時尚的活力,正在張園裡交融共生。根據規劃,張園業態分佈以“東靜西鬧、沉浸無界”為核心框架。東部區域相對安靜,未來將設定精品酒店、公寓及創意辦公場所,帶動片區產業升級;西部區域引入國際頂尖品牌入駐,注重“首店”“首秀”“首發”效應,打造中心城區具有影響力和美譽度的商圈商街。

此外,南北區域將分別設定文化演藝中心、潮流中心及美術館等文化場館,整個地塊內還將設定多處公共活動空間,將成為輻射周邊市民的文化活動基地。

“昨日的張園,是上海傳輸全球新鮮事物和理念的視窗,今日的張園,更將成為全球卓越城市面向世界的會客廳,融匯全球元素,面向世界,代表更開放、更自信的中國城市。”時筠侖說。

Tags:張園建築修繕11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