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知勝大咖】太極駕到,遇見絳守居園池汾河畔朝鐘暮鼓遊記

由 三晉生活 發表于 旅遊2021-05-12

簡介據廟記憶體宋人集刻晉右軍將軍王羲之書碑《重修夫子廟碑記》記載,推斷文廟至遲為宋代所建,以後元、明、清屢經增修,現存建築沿中軸線依次為照壁、泮池、欞星門、大成殿、西廂房數間等

絳守居園池怎麼去

渡過宛如緞帶般的汾河,進入新絳,彷彿走進了千年前“朝鐘暮鼓”的歷史畫卷。

新絳縣古稱絳州,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臨汾盆地西南邊緣,北靠呂梁山,南依峨嵋嶺,汾、澮二河穿境而過。絳州是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時曾為晉都,戰國時屬魏。隋開皇三年(583年)州治從玉壁遷至今縣城處,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新絳小手工業發達,交通便利,民間有“七十二行樣樣有”、“水旱碼頭,交通樞紐”和“南絳北代”的讚譽。

【知勝大咖】太極駕到,遇見絳守居園池汾河畔朝鐘暮鼓遊記

絳州在城建佈局上,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它不是中軸為線,而是臨川籠丘,因地制宜,樓、街、塔、觀、廟、院犬牙交錯,層層疊疊,很少講究對稱。就如同一幅酣暢淋漓的國畫,講究山水意境、民情神韻、自然之趣。新絳,如此國畫般的城建佈局,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就形成了。遠眺絳州城從西至東“絳州三樓”、“絳州大堂”、哥特式“天主教堂”、唐代“寶塔”,雄居高垣之上,巧妙利用空間,“創造了生動而變化的城市輪廓與風貌”,這組古建築群成為古絳州的重要標誌。

絳州大堂

【知勝大咖】太極駕到,遇見絳守居園池汾河畔朝鐘暮鼓遊記

絳州大堂,是唐代建立的州衙大堂,也是全國目前儲存最完整的三座州衙大堂之一。唐初,左將軍張士貴奉命在此設帳募軍,寒窯出身的薛仁貴風塵僕僕來投軍,走上了報國平寇的軍旅生涯。全國州衙正堂通例為五間,而絳州大堂獨為七間,全國少見,說明在當時絳州的地位極為重要。近年來,又在絳州大堂內發現了極為珍貴的宋代刻石《文臣七條》。系宋真宗趙恆御製的臣子規範:“一曰清心;二曰奉公;三曰修德;四曰責實;五曰明察;六曰勸課;七曰革蔽。”如此嚴厲完備的文臣規範,倘若當時的臣子都能恪盡職守,大宋江山也不會淪入金人之手。

絳州三樓

【知勝大咖】太極駕到,遇見絳守居園池汾河畔朝鐘暮鼓遊記

目觸所及,眼前的一幢門樓、一座牌坊、一塊匾額、一處臺階……甚至每一片磚瓦都散發著歷史的厚重與滄桑。沿著一條通往絳州三樓的青石板路而上,陽光如水瀉在柏樹柳葉上,灑在青石鋪就的路面上,似一層薄薄的霧罩著,像是裹住一個夢。

【知勝大咖】太極駕到,遇見絳守居園池汾河畔朝鐘暮鼓遊記

絳州三樓係指鐘樓、鼓樓、樂樓。位於山西省運城新絳縣城西部高垣之上。明清時州府縣城多有市樓,俗稱鼓樓,唯絳州三樓並峙,南北鼎形排列,鐘樓在南,樂樓在東,鼓樓偏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鐘樓

【知勝大咖】太極駕到,遇見絳守居園池汾河畔朝鐘暮鼓遊記

據《新絳縣誌》記載,最早為北宋乾德元年(963)所建,後因失火全部毀盡,又在廢墟上重建,元、明均有重修。現存建築為明萬曆年間遺構,清代有修葺。1979年和1994年兩次翻修,使之煥然一新。該樓地勢高峻,臺基聳立,為正方形,樓身四面設有券洞門,嵌有四副石刻楹聯,屋頂為十字歇山頂,剪邊琉璃瓦飾。

【知勝大咖】太極駕到,遇見絳守居園池汾河畔朝鐘暮鼓遊記

觸控這口黑亮的大鐘,怕你猜不出它的分量,這是一口萬斤的巨鍾,是絳州人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自己鑄造的我國現存最早最重的鐵鐘,迄今已有867年曆史,因鑄造技術科學先進,鐘聲清脆、悅耳、宏亮,夜靜可聲聞數十里。絳州素有七十二行,行行俱全之稱。鑄造業自唐代以來就非常的發達,曾以“天下鑄爐九十九,絳州三十”而成為當時鑄錢重地。

樂樓

樂樓,建立年代不詳,現為明代遺構。因年久塌圮,1983年予以搶救性維修。樂樓座南面北,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前簷插廊,臺基高為2。5米,明間寬大,並出抱廈一間,屋頂當心間凸起,猶如閣樓形制,據傳上下可以同臺唱戲。屋頂為硬山筒瓦頂。樓北面有逐階增高的石砌七星坡,此樂樓為酬神演戲之戲臺,又是城內過年過節戲曲活動的主要場所,臺前坡道寬廣呈傾斜狀,觀眾可以就勢觀看演出,不受任何遮擋。像這種兩層建築的戲臺和利用傾斜狀坡道看戲,在全國並不多見。

鼓樓

【知勝大咖】太極駕到,遇見絳守居園池汾河畔朝鐘暮鼓遊記

鼓樓,築在七星坡頂端西側,始建於元代至正年間,明清均有重修,樓身為三重簷,歇山頂。登臨鼓樓,四周風光盡收眼底。

鐘樓、樂樓、鼓樓三樓並峙,而且完好如初地儲存至今,這在全省其他城市並不多見,在全國文化名城中也屬奇觀。這悠久雄峙的絳州三樓,既向後人講述著新絳不同凡響的歷史價值,也向前來觀光的遊客展示著文化名城的獨特神韻。

絳守居園池

【知勝大咖】太極駕到,遇見絳守居園池汾河畔朝鐘暮鼓遊記

新絳之美,美在絳守居園池。此園歷代俗稱“隋園”、“蓮花池”、“新絳花園”、“居園池”等,是我國現存唯一的隋代官家園林。首先它具有豐厚的文史積澱。最早的開鑿是為了吃水和澆灌問題,從城北15公里外的“鼓堆泉”引水入絳,汩汩泉水得以流入城郊和街市。到了隋末,絳州薛雅和聞喜裴文安為抗拒造反的漢王楊諒,築臺壘石,加固城垣,原來的活水入城後在州衙附近形成了一個大水池。唐以後幾經修葺,遂成北國名園。王通、王勃、岑參、范仲淹、梅堯臣、歐陽修、司馬光等文人墨客先後慕名而來,留下了大量的題詠之作。北宋大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曾有“靜境合通仙,消蔭不知暑”的佳句讚美園池。

園以人傳,園以文傳,本是官衙花園的絳守居園池聲名大震,成為眾人嚮往的仙境。其次,它具有佈局之美。居園池分別為春、夏、秋、冬四園,每個景區分別種植了與四季相應的迎春、夏蓮、秋菊、冬梅等花卉,還充分運用棋、琴、書、畫、石、亭、桌、壺等物品來營造春濃、夏豔、秋實、冬寒的人文意境。像絳守居園池這樣可與蘇州園林相妣美的寫意山水園林,在北方可以說是寥寥無幾,在黃土高原更屬鳳毛麟角。

龍興寺

【知勝大咖】太極駕到,遇見絳守居園池汾河畔朝鐘暮鼓遊記

龍興寺位於新絳縣城北街頂端的高崖上。據記載,該寺始建於唐。因其中供有碧落天尊像,故名碧落觀。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改稱龍興寺。至唐會昌五年(公元845年),由於武宗李炎大興滅法運動,拆寺毀佛之風盛行,寺內的建築毀之殆盡,唯只塔院寺幸得以存。宋代時,太祖趙匡胤曾寓居於此,所以改寺為宮。後因僧人佔居,才又恢復了龍興寺之名。該寺基址兀聳,居高臨下,頗有氣勢。

【知勝大咖】太極駕到,遇見絳守居園池汾河畔朝鐘暮鼓遊記

陳列在大殿後的前後碑亭、碑廊內的近十通古代碑刻,都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其中最富價值的,名聞遐邇的唐代“碧落碑”,小篆俊秀,書寫特異,筆法工整,佈局嚴峻,後人難以認讀,為我國書法史上的珍品。

【知勝大咖】太極駕到,遇見絳守居園池汾河畔朝鐘暮鼓遊記

大殿之後,便是赫赫有名的龍興寺寶塔(亦稱絳塔)。據碑誌記載,此塔原為八級,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84年),因年久塌落,重包以外皮,並增高到現在的十三級。塔呈八角形,高約40米,全部是用磨光的青磚砌制。

縱觀該塔,結構精巧,體態秀麗,姿容壯偉。若值和風麗日,遠天碧淨,仰望寶塔,直指藍天,頗有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氣勢。若是清夜來臨,明月高照,銀輝塗塔,景影相輔,虛實相見,極富詩情畫意。當然,如能登上寶塔,一覽古城新姿,山川風貌,也是一種極好的享受和樂趣。

令人感到迷惑而神奇的是,塔頂曾多次騰煙,青雲直上,一連數日,千年來籠罩在人們心頭的這個謎,時下尚未能解開。

新絳文廟

【知勝大咖】太極駕到,遇見絳守居園池汾河畔朝鐘暮鼓遊記

位於新絳縣城內四府街,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佔地面積一萬零六百七拾平方米。建立年代待考。據廟記憶體宋人集刻晉右軍將軍王羲之書碑《重修夫子廟碑記》記載,推斷文廟至遲為宋代所建,以後元、明、清屢經增修,現存建築沿中軸線依次為照壁、泮池、欞星門、大成殿、西廂房數間等。其中尤以大成殿為最壯觀,是一處極具特色的古建築群。其中尤以大成殿為最壯觀。

大成殿是文廟的核心建築,供奉孔子及其四配、十二哲人的殿堂。始建年代不詳,歷代均有修復,現存為明代遺構,重簷歇山屋頂,四周有迴廊,面寬七間,殿宇巍峨,氣勢宏偉,為華北地區同類建築之最。

白臺寺

【知勝大咖】太極駕到,遇見絳守居園池汾河畔朝鐘暮鼓遊記

又名普化寺,坐落於新絳縣城西北40華里光馬村西側。據碑刻記載,重修於唐開元十四年(726),金大定、明昌年間重建,元至正十五年(1355)區域性重修,明清兩代補修,由南向北,中軸線上依次有山門、三滴法藏閣、釋迎殿、後大殿。現存三滴法藏閣,面闊三間,高二層,懸山頂。

福勝寺

【知勝大咖】太極駕到,遇見絳守居園池汾河畔朝鐘暮鼓遊記

位於新絳縣城西北17公里光村。寺區林廕庇日,寺址高聳。建築高低層迭,錯落有致。唐貞觀年間敕建,宋、元兩金代曾予補葺,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大修。鐘鼓二樓 聳峙於寺前兩側,中線自前至後有山門、天王殿、彌陀殿、後大殿四進院落,兩側襯以廂房配殿,規模壯觀,井然有序。

以“懸塑”出名的唐代“福勝寺”,完好地儲存了幾代民間藝術家精心創作的4O餘尊彩塑,成為我國美術苑地中的奇葩。

稷益廟

【知勝大咖】太極駕到,遇見絳守居園池汾河畔朝鐘暮鼓遊記

稷益廟俗稱陽王廟,是供奉后稷和伯益的廟堂。伯益又稱伯醫,相傳為大禹之臣,佐禹治水有功;稷植百穀,傳為穀神,后稷始教民稼穡於此,故建廟祀之。

建立年代不詳,重修於元至元年間,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擴建重修。山門三間,獻亭五楹,舞臺一座,兩廂規整,分設左右兩翼。現存正殿、舞臺均為明代原構。舞臺五間,單簷歇山式,周簷大額枋,臺口寬近10米,梢間空間較大,這種形制是我國戲劇發展史上的重要實物資料。正殿五間六架椽,懸山式屋頂,簷下斗拱五鋪作,殿頂三彩琉璃。殿內樑架前後槽都用大額枋,後槽架於柱頭,前槽設在六椽袱之上,其上又用爬梁承託,結構略如元代建築規制。殿內東南西三壁滿布壁畫,內容豐富,畫工精巧,是明代壁畫中的佳品。

新絳天主教堂

【知勝大咖】太極駕到,遇見絳守居園池汾河畔朝鐘暮鼓遊記

天主教新絳(運城)教區的主教座堂,位於新絳縣城北街頂端的高崖上。新絳是山西省最早傳入天主教的地方,1620年(明朝萬曆四十八年),義大利神甫艾儒略來到絳州,建立山西省第一座天主教堂。

城隍廟

【知勝大咖】太極駕到,遇見絳守居園池汾河畔朝鐘暮鼓遊記

絳州城隍廟位於新絳縣衙坡上,該廟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歷有修葺,在文革時期遭到破壞。現存建築是按照光緒版《直隸絳州志》記載重建,南北長90米,東西寬45米,總面積4050平方米,有兩進院落,依照前朝後寢的形制所建。沿中軸線由南向北依次建有牌樓、山門、獻殿及正殿、養生池、寢殿。前院有東西配殿、獻殿和正殿。後院有東西配殿,娘娘殿,姻緣殿,寢殿,養生池。每年中秋節前後有廟會。廟會期間,蒲劇、社火、皮影、絳州鑼鼓等民間表演將匯聚一處,熱鬧非凡。

新絳民間工藝

除這些人文景觀之外,遺留在民間的各類民間工藝品更是繁華似錦,五彩紛呈。刺繡、剪紙、皮影、木雕、石雕、雲雕、漆器、木版年畫應有盡有,《新絳民間剪紙》的出版,絳州鼓樂《秦王點兵》,打到太原,登上中南海“懷仁堂”舞臺,獲得了全國“金獎”,成為近年來傑出的國樂表演。

新絳木雕

【知勝大咖】太極駕到,遇見絳守居園池汾河畔朝鐘暮鼓遊記

絳州鼓樂

【知勝大咖】太極駕到,遇見絳守居園池汾河畔朝鐘暮鼓遊記

絳州鼓樂為世界三大鼓種之一,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中心列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名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絳州木版年畫

【知勝大咖】太極駕到,遇見絳守居園池汾河畔朝鐘暮鼓遊記

絳州澄泥硯

【知勝大咖】太極駕到,遇見絳守居園池汾河畔朝鐘暮鼓遊記

新絳城,有各類古蹟三十三處,幾乎每走幾步,就可以看到一處名勝。一座新絳城,就是一座完整統一的文物群落,唐、宋、元、明、清,各個朝代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與之相對應的文化古蹟,由此我們不得不驚歎新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完美。

Tags:絳州新絳新絳縣鼓樓三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