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安徽黃山盧村,中國木雕第一樓有故事,盧百萬六房姨太誰是最愛?

由 懂車一族 發表于 旅遊2021-12-10

簡介盧村木雕樓最典型的當屬志誠堂,是盧百萬大房和二房合住的地方

承志堂花了多少錢

安徽黃山風光秀麗,人文歷史厚重,一直是熱門的旅遊目的地,遊客到黟縣來,當然要去世界文化遺產西遞宏村。在宏村附近有個盧村,相比之下毫不遜色卻十分低調。每到陽春三月油菜花盛開的季節,這座花海中的徽派古村落美得難以言表,而更吸引人的,是村裡的木雕樓和首富盧百萬與六房姨太的故事。

來到盧村,要去山坡上的觀景臺看看,這裡居高望遠,視野開闊,是俯瞰盧村全景的最佳觀景點。春天裡的盧村,被一片片金黃的油菜花包圍著,錯落的房屋,星星點點的樹木和遠山一起構成一幅和諧而美妙的畫面。

從觀景臺下來,一條筆直的大道直通盧村,路兩邊翠綠的茶園和金黃的油菜花,豐富了畫面的色彩,將一幅田園詩畫展現在我們面前,還沒進村,村口的風景已經讓我們迷醉了。

盧村又名雉山村,村裡大部分為盧氏家族。盧氏一族最初生活在北方,南唐時遷居到此,距今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盧氏一族祖上“盧玄”為漢代初年開國功臣“盧綰”後人。據《黟縣雉山盧氏宗譜》記載:盧氏與姜氏同源,盧氏之先自太公封於齊,後裔姜高因戰亂曾採食於蘆,為後人牢記艱辛,因此以盧作為姓氏。盧村民風淳樸,崇文重教,名人輩出,北宋時期,盧儲位至禮部尚書,因文筆極佳,北宋太宗讚譽他:“修飾潤色,獻納論思,極一時之至榮”。

經過村口的大道,跨過小橋,我們走進了盧村。村口的石橋名為駟車橋,建於宋代。當時盧村出了一位名叫盧臣忠的人物,宋高宗時特贈諫議大夫,將他與屈原相比,說他“介潔不群,端靜有守,自居信責,達於聞聽”。為了顯示盧氏家族的高貴,以非顯貴者不得乘坐的駟馬高車來給這座橋取名,故名駟車橋。

不同於附近遊人如織的宏村,盧村沒有人來人往的喧囂和商業氣氛,顯得更加安寧平靜。旅遊開發似乎對這裡沒有太大的影響,除了客棧餐館稍多一點,和其他村子並沒有太多的不同,保持著原來的樣子,村裡的人們一如既往過著自己的日子,古村顯得更生活化。

盧村有兩條小溪經過,村西的小溪名為下門溪,村東的小溪稱為前街溪,流到村南匯合成豐棧河。村中有人工修築的水圳,從下門溪橫穿村中,蜿蜒流淌,沿著溪水兩邊是一座座臨水而建的徽派民居,在臨水一側多建有挑出的敞廊,提供了遮陽避雨的空間。

說起盧村,不得不提到盧村的又一個重要人物,這位就是清道光年間被稱作“盧百萬”的四品朝議大夫盧幫燮。盧幫燮早年經商,因人脈廣泛,經營有道,積累了大量財富,為後來從政做官打下了厚實的底子,轉入仕途後,一路順風順水,官至奉政大夫、朝政大夫。名利雙收之後,在家鄉置下房屋田產,至今仍完整儲存著志誠堂、思齊堂、思成堂等宅院。

盧百萬不僅做官經商頗有心得,對高雅的藝術和文化也很有追求,他請來了當時的木雕、磚雕、石雕名家來裝修房子。其中木雕藝術位居徽州三雕(木雕、磚雕、石雕)之首,無論從工藝成熟程度或從質量上都超過了磚雕和石雕。

這裡的木雕雕刻技法有淺雕、深雕、鏤空雕等多種型別,深雕多達六七個層次。其工藝之精湛、水準之高超,形象之生動,寓意之深刻令人歎為觀止,堪稱一座雕刻藝術的博物館,被譽為“中國木雕第一樓”。

據說盧百萬一共娶了六房妻妾,生下了8個兒子,16個女兒,共24個孩子。他修建志誠堂、思濟堂、思成堂和雙茶廳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金屋藏嬌。那麼六房妻妾之中哪個是盧百萬的最愛?帶著疑問,我們在木雕樓群中尋找答案。

盧村木雕樓最典型的當屬志誠堂,是盧百萬大房和二房合住的地方。走進志誠堂正廳,廳堂牆面,天井四周,樑柱門窗都是精美的木雕,每一幅圖案都是一個經典故事。二十四孝、佛家道家典故,神話傳說,甚至三國演義的小說,透過生動傳神的畫面惟妙惟肖地展現出來,人物、動物、植物刻畫細緻,形象活靈活現。

除了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木雕作品中可以看到燈會、舞獅等反映民俗的場景,生動再現了當時的民間生活和社會百態。還有寓意吉祥的群童鬧春、福祿壽喜圖,刻畫歷史人物故事的竹林七賢以及蘇軾賞菊、管仲夜讀、蘇武牧羊、李白醉酒、韓愈招親、陶淵明歸隱、王羲之戲鵝等。還有一組戰事圖,有水戰、有山地戰、有陣地戰,雕刻非常精細。把戰場情景刻成木雕是很少見的,大概和盧邦燮經歷過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有關。這些精美的木雕不僅是用來欣賞的藝術品,也是潛移默化中指點和教誨家人子弟的教材。

走進後廳,是主人父母居住的地方,也稱為“高堂”。不同於前廳,這裡的木雕風格簡潔明快,兩幅楹聯充滿了對子孫的諄諄教誨。在宅院裡,還設定了一處私塾,是供盧家子孫讀書學習的地方,裡面的木雕“冰梅窗”寓意“梅花香自苦寒來”,告訴孩子們要耐得住十年寒窗之苦。

穿過昏暗的過道就是思濟堂,當年是五姨太張雙鳳的住所。因為生了盧家的長子長孫,母以子貴,住所看上去也顯得宏偉大氣。思濟堂也稱官廳,為當年會客的地方。客廳前方的中門也稱“儀門”,只有接待貴客時才打開。思濟堂建築年代較早,和宏村的承志堂的建築風格十分相似,有一種說法說宏村承志堂為官廳的仿製品。

走出大門,穿過深巷,是盧百萬的三、四房姨太住所,名叫“思成堂”。從房子規格看,明顯要小一些,通風口特意做成了葫蘆形,院子裡還栽植了柿子樹,寓意“柿柿如意”。

最有特點的是這間玻璃廳,曾是盧百萬最小的妾室居住的地方。在那個年代,玻璃可是稀罕物,因為盧百萬經商時曾出使德國,所以不遠萬里從德國進口來玻璃裝進房子,地面還鋪設了木地板,中西合璧,在當時可謂獨具一格,在現在看來,這些只有兩三毫米厚的玻璃,做工也堪稱精緻。

在木雕樓裡住著一位老奶奶,是盧百萬的第八代傳人,一直守護著這座祖上傳下來的老房子,用方言鄉語向路過的遊客們講述著老房子的故事,身旁的大貓似乎聽過了好多遍,趴在一邊閉目養神。

時光流過近兩個世紀,昔日風光都不在,榮辱已成過眼雲煙,房子裡的主人換了一代又一代,老房子依然,目睹了古村的興衰,見證了歲月的滄桑,聆聽著還在上演的故事。

離開木雕樓,走在盧村的街巷,彷彿穿越了時光回到現實。古樸的村落充滿了生活氣息又富有歷史感,成為很多電影電視劇的取景地。曾經很受歡迎的黃梅劇《徽州女人》就是以盧村的木雕樓為場景。電視劇《走出藍水河》在盧村拍攝,主演斯琴高娃還被盧村人推選為“榮譽村民”。

油菜花海中的盧村,一次匆匆而過,卻是最美的邂逅。木雕樓裡盧百萬和六房姨太的故事,您找到答案了嗎?

Tags:盧村木雕百萬宏村盧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