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完成“仁宣盛世”的明宣宗 只做了一件錯事 就險些毀掉明朝基業

由 古代歷史的人和事 發表于 旅遊2021-10-15

簡介朱瞻基設定講學堂 教授宦官讀書朱瞻基的這個決定正式賦予了宦官參與政務的權利上文說過朱瞻基在教授宦官文化後,就正式把批示內閣奏章、蓋印的權利交給了他們,行使批示權的宦官叫做司禮監秉筆太監

宦的拼音怎麼寫的拼

如果要說到明朝的治世,“仁宣盛世”則是首屈一指,後世把此比之漢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足見在這一階段乃是明朝發展的最高峰。明宣宗朱瞻基和他的父親明仁宗朱高熾,兩位都是開明仁善的皇帝,十分約束自己的所作所為,不會頒佈一條對百姓無益的政令、也不會做一件有違賢明皇帝身份的事。但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就拿朱瞻基來說,他這一生就做了一個被後世認為十分錯誤的決定,那就是教授宦官讀書。正是因為這個決定讓自己的兒子當了瓦刺人的俘虜;正是因為這個決定讓明朝遭受了“唐之‘安史之亂’”,讓明朝大傷元氣;也正是因為這個決定才開啟明朝大V級權閹陸續登場的局面。

完成“仁宣盛世”的明宣宗 只做了一件錯事 就險些毀掉明朝基業

明宣宗朱瞻基畫像

那麼朱瞻基是在什麼情況下做此決定的呢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傳承了上千年的丞相制度,是在朱瞻基的曾祖父朱元璋那裡宣告結束,這不僅意味著皇權更加集中,也同時意味著明朝的皇帝要比前朝更加辛苦。因此丞相是幫助皇帝處理政務的,如果沒有丞相,那麼全國的奏章都需要皇帝本人處理,這樣就算皇帝是鐵打的身子也吃不消的。所以在朱棣時期,他啟用了內閣代替丞相幫助自己處理政務,先由內閣大臣初步審閱奏章,然後寫下自己的處理意見,最後交由皇帝蓋章批示。但是到朱瞻基時期,他覺得光是批示內閣大臣審閱過的奏章就已經很累了,於是他決定把批示奏章、蓋印的工作交給身邊的宦官代勞。因此明朝的宦官就這樣第一次接觸到了政治的核心。但是他發現這些宦官基本上都是文盲,連字都認不得、更不會寫,怎麼幫自己工作?他決定在宮中設定一個學堂,專門教授宦官讀書識字。

完成“仁宣盛世”的明宣宗 只做了一件錯事 就險些毀掉明朝基業

朱瞻基設定講學堂 教授宦官讀書

朱瞻基的這個決定正式賦予了宦官參與政務的權利

上文說過朱瞻基在教授宦官文化後,就正式把批示內閣奏章、蓋印的權利交給了他們,行使批示權的宦官叫做司禮監秉筆太監;而行使蓋章權利的宦官叫做司禮監掌印太監。在歷史上,這兩個權利有一個專用名詞,叫做“批紅”。當內閣大臣把處理好的奏章交給司禮監後,就由秉筆太監把大臣的處理意見給皇帝讀一遍,然後在皇帝說出自己的意見:同意或者不同意之後,就把皇帝的意見寫在大臣的奏章上,轉交給掌印太監蓋章,最後再返回內閣。做完這些工序後,一個奏章的批示過程才正式宣告完成。

完成“仁宣盛世”的明宣宗 只做了一件錯事 就險些毀掉明朝基業

內閣對奏章的處理及司禮監的批紅

就在這樣的過程中,宦官嚐到了行使權力的美妙,也同時意識到了權力的漏洞。他們有時在向皇帝宣讀內閣的處理意見時,不按照原來意見讀,而是自己臨時編造一個意見,這樣的話如果此意見不和皇帝心意,那麼就會被司禮監駁回內閣不予透過。這就是打壓內閣的方式。

當他們需要為自己謀福利時,就先安排自己的親信假意上奏,按照程式先過內閣這一關,雖然內閣大臣會在處理意見上寫上自己的反對意見,但是到了司禮監時,宦官們就會換一個說法,把壞事說成好事、把內閣的反對意見說成支援意見。這就是宦官利用公權謀私利。

另外,除了內閣奏章交由宦官批示外,在下旨的時候也有宦官代筆完成旨意書寫,最後蓋章,所以也有膽大妄為的宦官行假傳聖旨之事。

完成“仁宣盛世”的明宣宗 只做了一件錯事 就險些毀掉明朝基業

司禮監代筆聖旨並最後蓋章

明朝歷史首位大V級太監,讓明朝遭受重創的人

在朱瞻基時期,宦官的權利得到了擴大,但是整體上皇權還是基本把握在皇帝本人手中,因此沒有出現什麼位高權重、呼風喚雨級別的大太監,但是朱瞻基本人卻給這樣的太監出現提供了機會。

雖然朱瞻基開辦了學堂教授宦官讀書,但是畢竟不如那些先天就有文化的人強。在一次皇宮擴招太監時,有一個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參加了,因為他本身就有一番學識,進宮後很受大家尊重和歡迎,於是朱瞻基就把他派到了太子朱祁鎮那裡,做東宮伴讀。這個好運的人就是王振:明朝歷史第一位權閹、把大明王朝拉下深淵的罪魁禍首、害死二十萬英靈的SI太監(不想寫髒詞兒,用拼音代替下吧)。

完成“仁宣盛世”的明宣宗 只做了一件錯事 就險些毀掉明朝基業

明朝第一位權閹王振

在王振當東宮伴讀期間,他是以一個嚴肅的老師形象出現;而朱祁鎮繼位後,他則恢復了為所欲為、瘋狂斂權的太監形象。因為王振的嚴師形象在朱祁鎮心中烙印太深,再加上朱祁鎮本人性格軟弱,許多事情都聽從王振的安排。所以當王振提出讓朱祁鎮御駕親征,征討瓦刺時,朱祁鎮也答應了。

但是因為軍事行動部署倉促失誤,明軍行至土木堡時遭受瓦刺的埋伏,隨行的諸多王公大臣和二十萬將士全軍覆沒。朱祁鎮本人成了瓦刺的俘虜,而王振本人則死於亂軍之中。此戰即是明朝歷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變”。在此一役後,明朝的核心軍事力量毀滅殆盡,明王朝的元氣遭受重創,從此告別了盛世局面。

完成“仁宣盛世”的明宣宗 只做了一件錯事 就險些毀掉明朝基業

土木堡之變明軍大敗

朱瞻基的善意之舉對明朝後來的影響

在太祖朱元璋之後的三任皇帝裡,朱棣、朱允炆、朱高熾都秉著不讓宦官參政的祖訓,雖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宦官,但是始終沒讓他們接觸國家核心的權力,因此宦官們一直翻不起風浪。但是從朱瞻基開始,不僅把核心權力分給了宦官,而且還替他們掃盲,幫助他們更好的掌握和使用這些權力,最終使得宦官正式登上了權力爭奪的歷史舞臺。很快,在他的兒子當朝時就出現了以王振為首的權閹,禍害大臣、欺壓忠良,無惡不作。在王振之後,司禮監、東廠、西廠每個機構都盡出名噪一時的權閹,如汪直、劉瑾、馮保、魏忠賢。他們逐個一一在舞臺上張牙舞爪,吸食著大明王朝的元氣,將明王朝一步步拖下深淵。

完成“仁宣盛世”的明宣宗 只做了一件錯事 就險些毀掉明朝基業

明朝中後期數位太監凌駕於百官之上

縱觀朱瞻基的一生,他是一位非常勤奮、開明賢能的皇帝,正是他才完成了堪稱明王朝盛世巔峰的“仁宣之治”。但是也因為他的個人疏忽,把宦官帶上了政治舞臺,使得明朝成為宦官禍害較為嚴重的朝代之一。

Tags:宦官朱瞻基明朝奏章皇帝